張婷
摘 要: 微信公眾平臺是針對企業、媒體、機構等團體用戶提供訂閱服務的自媒體平臺。而圖書館作為社會受眾的精神汲取地,也應跟隨時代發展通過多種渠道擴展服務平臺,更好服務大眾。基于此,本文以微信公眾平臺在國內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研究與分析,分析圖書館服務中微信公眾平臺應用。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 圖書館 應用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084-02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其工作是由很多相互聯系的環節組成的,一般包括文獻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務4個部分。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時代到來,將移動媒體軟件與圖書館擴展服務相結合成為當前圖書館建設工作應著重思考的問題,而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更好地為社會受眾服務。
一、微信及微信公眾平臺概述
信息時代,人們的信息交流更加注重互動性,以用戶為中心的各種軟件如博客、QQ、微博等不斷改變著人們信息溝通的方式。在此背景下,2011年1 月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費手機通信軟件—微信。微信推出后,迅速受到人們尤其是年輕群體的喜愛,截止到2015年,微信已經覆蓋中國 90% 以上的智能手機,月均活躍用戶數達到6.9億,日均活躍用戶數達到4.9億[1]。2012年8月微信開發團隊又推出主要面向各類機構的微信公眾平臺。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已有超過800萬個各品牌的微信公眾平臺賬號 [2]。
微信公眾平臺增強其在線互動功能。關注某一公共賬號后,輸入相應的語句,就可以得其預設的回復。與其他媒體相比,微信公眾平臺在機構用于宣傳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用戶數量巨大,操作簡單( 用二維碼掃描即可完成加關注),費用較低。因此,一經推出就受到各類機構的歡迎。微信公眾平臺也在圖書館逐步開展應用,為圖書館服務的拓展和創新提供了新思路。
二、微信公眾平臺圖書館服務應用可行性分析
當今,圖書館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并通過其為受眾提供及時、便利的服務,成為圖書館提升服務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各類APP軟件種類繁多,互聯網的事物不僅受到青年受眾群體強烈追捧,中老年受眾群體對其接受度也日益增加。由于大學生中微信用戶增多以及各高校電子管理系統的完善,使得微信平臺在高校圖書館應用比較普遍。相對而言,其在社會圖書館中的數量和使用率都不如前者[3]。在智能終端不斷普及的當下,開通微信公眾平臺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傳統的個性化服務中,PC(Personal Compute)為主的上網終端和大眾傳播形式是圖書館通常采用的信息傳播渠道。相對于智能移動終端而言,PC端缺乏其所具有的便攜性、感應操作和定位服務等優點。這使得用戶們越來越多的選擇了前者。微信公眾平臺加強了其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等方面的建設。傳統的公眾平臺借助其較強的互動性從而具有了多媒體形式的傳遞功能。因此,通過引入到微信公眾平臺,進而形成具有整合資源優勢的和服務拓展優勢的嶄新的功能應用,更新圖書館服務能力,并把移動圖書館打造成為具有綜合運作模式的服務類型。同時微信公眾平臺進一步擴大圖書館服務范圍,使得圖書館相關資源讓更多受眾感受并了解到,為國家普及文化知識提供幫助。
最后,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推送與交互功能,為圖書館發送相關信息和接受反饋建議提供了便利。用戶在使用初期會發現平臺對自身的幫助意義,進而主動了解平臺并應用平臺,在應用中也可以對平臺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進而不斷地優化現有平臺結構,獲得一個良性的循環。
三、微信公眾平臺在國內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
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除了可以提供微信查詢、辦理電子借閱證、查詢借閱圖書、圖書續借等傳統的線下功能外,也可以提供圖書推選與新書推薦、活動推廣與通知、媒體化的信息發布與推送等新媒體服務。詳細分析如下:
1.微信查詢檢索。圖書館可以將檢索功能設計到微信公眾賬號中,從而實現用戶從移動智能終端進行圖書查詢與檢索[4]。在接收到用戶發送的關鍵詞后,平臺通過圖書館自動化查詢系統搜尋相關圖書,并將搜尋結果及時反饋給讀者。
2.辦理電子借閱證。用戶在圖書館微信平臺的電子閱讀證辦理頁面,輸入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等相關信息,并使用微信在線支付功能進行線上付款就可輕松辦理電子借閱證。
3.查詢借閱圖書。讀者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及時的查詢自己借閱圖書的情況。用戶綁定圖書館微信平臺后,可發送圖書查詢指令,系統在接收到指令后,通過自動化管理系統進行搜尋,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用戶。
4.圖書續借。通過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系統即可辦理借閱書籍的續借業務,不再需要去圖書館辦理。這種便捷的服務形式,當前廣受社會受眾的青睞。
5.圖書推選與新書推薦。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電子圖書館系統從傳統圖書館逐漸衍生出來并不斷發展[5]。圖書館可將微信公眾平臺信息傳播的便利性與自身系統資源豐富性相結合,利用信息化建設設備和網絡平臺,向社會受眾進行圖書推選。同時當新書發布時,也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及時向關注的受眾群體發送新書資料。
6.活動推廣與通知。圖書館微信平臺可將圖書館舉辦的相關展覽會等活動和節假日安排及時推送給受體群眾[6]。一方面方便了讀者,另一方面給社會受體提供一個學習進步的機會。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消息,用戶可及時的通過移動設備或電腦進行查看。這種推廣方式,不僅降低了活動預告的宣傳時間與成本,還大大提高了活動運作效率。
7.媒體化的信息發布與推送。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信息推送媒體化傾向日趨明顯[7]。一方面,信息推送頻率較高,基本達到了新聞媒體的定期推送。另一方面,平臺頁面的內容日益欄目化、版塊化、綜合化。“借閱排行榜”、“專家視角””、“親子共讀”、“文獻知識”等固定板塊的的出現,方便了讀者獲取相關的知識。同時頁面內容可不僅僅局限于圖書館自身,部分圖書館微信推出了“天氣預報”、“城市報道”等非圖書館常規服務。
四、結論
綜上所述,如今讀者在閱讀習慣、閱讀方式、閱讀地點等方面與過去有顯著的不同。因此,圖書館服務理念也應當有所轉變。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在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方面有著很多的優勢,圖書館微信平臺的開通成為其發展的必然趨勢,并且隨著信息化建設進程的進一步發展,其普及率會越來越高。但圖書館也應在建設中,不斷維護公眾平臺建設,完善各項服務項目,以便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受眾。
參考文獻
[1]新浪科技.2015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研究報告.[EB] [2016-3-17].
[2]曾曉晶,樊斌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中的應用現狀研究[ J ]現代計算機( 專業版 ) , 2015, 3:33 一33
[3] 韓冰,白福春.微博、微信在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中的比較和整合研究[J].現代情報,2015(4):108-111
[4] 王昊.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策略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12):179-182
[5]劉夢琦.微博及其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3):3-5.
[6]劉斌,王瑋,楊文娜.微信公眾平臺高級功能在圖書館移動服務中的應用與探索[J].圖書館學研究,2014(11):18-21+29.圖書館
[7]易安寧.移動社交媒體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國內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現狀調查[J].現代情報,2014(10):79-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