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凱
摘 要: 最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推廣和應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漸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一步得到改善。在全新的歷史時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保證保證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全面進步發展。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課堂教學 課堂氣氛 營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224-01
任何學科教學總是在一定的課堂氣氛中完成的,課堂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主要場所,是社會文明傳承的舞臺。課堂氣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情緒和情感狀態,他是在課堂教學情景的引導下,在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情感共鳴,他反應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課堂氣氛又分為積極的課堂氣氛和消極的課堂氣氛,前者能夠很好的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對學生智力活動影響很大,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保持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積極的思考問題,加大學生和教師交流,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反饋的過程。而消極的課堂氣氛缺乏活力,師生之間缺乏平等的對話交流,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更好融入課堂教學。
一、轉變教師角色,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和學生觀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全面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在這種背景下,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角色,由過去的課堂管理者轉變為課堂引導者和指導者,由過去知識的傳遞轉變為對知識進行總結和評價,讓學生自行探索。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首先彰顯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和教師角色調整以及變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擺脫過去高高在上的角色,要俯下身和學生打成一片,充分融入到教學氛圍中,要和學生坦誠相見,將教師的權威下放給學生。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充分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和教師充分的互動交流。
二、保證學生心理有安全感
首先,教師要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習好,都會學習并能夠學好。在教育領域中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因此,作為教師要充分熱愛和關愛自己的學生,特別是要重點照顧好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要耐心和慎重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輔導和關愛,避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教師要時刻想到自身得一言一行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教師要想教育好每一位學生,就要始終樹立人人都能學好的教育思想,將其作為一種觀念融入到每一堂課中。不同學生群體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性,教師還要充分注意這種差異性,對學生實施個性化教學。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的學生可塑性強,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只要保證對每一位學生教育得當,為學生營造必要的學習條件,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習好;其次,教師的教學姿態要端正,親切自然,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避免學生產生緊張和局促不安的心理,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安全感,保證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開展學習;最后,向學生傾注教學熱情。教師的情緒和行為與積極課堂氣氛營造有著密切的聯系。課堂教學過程中,是以教師和學生的情感為紐帶,降低學生學習的壓力。教師以豐富的情感投入到教學中,學生會從感受到熏陶,放下學生緊張的壓力,啟迪學生有所感悟,這樣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才能被激發出來。教師豐富表情動作、富有情感的語言,積極向上的情緒,都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輕松愉悅的教學情景,促進學生積極好學、反應靈敏、思維活躍。
三、科學評價學生,保證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和智慧的火花,在合適的時機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和鼓勵,讓學學生時常保持一種的愉悅的心理,感受到思維勞動本身所帶來的樂趣。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見得和本節課有關,但是具備一定的學習價值,就是要對學生給予適當的鼓勵,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勇于發言。此外,教師還應該在家長面前多表揚學生,同時在課堂上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實事求是,有疑問就要提出來,更要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嘗試解決而又不能解決的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
結語
總之,課堂氣氛營造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師生情感產生共鳴,使學生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保證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海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 2016(09)
[2]更藏吉.談藏區小學漢語文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
[3]左花.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