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福標
摘 要: “新課改背下‘互教互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于2011年9月被廣西教育科學研究院確立為自治區規劃重點課題,由此開始引領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我們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廣西基礎教育中被譽為:“近五年來,廣西最成功的課堂教學改革之一!”
關鍵詞:互教互學 明確任務 把握時機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262-01
“互教互學”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由于它在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等方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開展“互教互學”,常常是這樣引導學生開展“互教互學”,一般采用如下三個步驟:
一、明確任務,調動學生參與“互教互學”的積極性
明確任務是“互教互學”的第一步。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明白本節課學什么,怎么學,達到怎樣的學習效果。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教師要摒棄以往對目標的模糊描述,而是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新理念,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目標的制定明確,讓學生明白本節課所要達成的知識高度,從而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的內容選擇和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明白怎樣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高一物理“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時,筆者就這樣教學任務分析,充分體現了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體現科學實驗是揭示自然規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1.通過對生活經驗的分析及實驗觀察,說明實際的落體運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2.正確地提出問題,研究在真空條件下的落體運動,以及在實際中如何近似地滿足自由落體的條件。
3.揭示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研究在真空條件下落體運動的加速度,探求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通過小組討論、實驗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讓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學會合作與交流,養成嚴謹務實的科學品質。
二、把握時機,提高學生參與“互教互學”的熱情度
開展“互教互學”,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因為并不是所有性質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的。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快速解決問題;而復雜的知識內容,則需要教師的精講,所以“互教互學”內容的確定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慎重考慮。一般來說,重點的問題,應多采用“互教互學”。通過小組內生與生,小組間生與生、師與生的思維的碰撞,進而挖掘學生最大潛能,充分調動師生思維的積極性,使課堂達到高潮,確實感到了“互教互學”的熱情。
例如,在學習高一物理“勻速圓周運動”,筆者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互教互學”活動,既能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示范作用,又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責任心。
1.勻速圓周運動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圓周運動,它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圓周運動可以看作是勻速圓周運動?
2.觀察分析磁帶、涂改修正帶、自行車鏈條等傳動設備中,兩輪軸邊緣各點的線速度有何關系?
3.提供回力玩具小車,玻璃板、建筑黃沙,演示交流,說明汽車車輪的擋泥板應安裝在什么位置合適?
“互教互學”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激勵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學習任務,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和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三、評價激勵,激發學生參與“互教互學”的興趣感
正確的評價與被評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互教互學”意識,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對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信尤為有效。
1.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抓住點滴的閃光之處,在課堂上要賞識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長。讓他們在表現自己的時候,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2.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在發展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勵性評價它不是簡單的表揚、表揚再表揚,而是善意而恰倒好處的激勵,不斷地在學生心中點燃求知的的火花,激發他們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斷使學生品味到成功的快樂,讓學生感受到自信的力量。要注意用情、適量、適度、適時。
3.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技能與方法的形成。當學生們“互教互學”時,同學們思維靈動,解決問題的方法各不相同,學生們的“互教互學”表現也各有不同,我們就要及時點評,對學生給予肯定和激勵,促使學生的“互教互學”更得法,交流更有效。這種評價為學生今后更加積極地參與活動,主動探究問題,不斷提高學習技能和方法。
總之,在“互教互學”過程中,體現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師應以組織者、倡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注重對學生“互教互學”意識的培養、“互教互學”技能的指導,使“互教互學”落到實處,達到真正、實質的有效學習,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蘭.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施策略——以廣州開發區中學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12年07期。
[2]冰潔.課堂中合作小組學習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11期。
[3]唐軍.“程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合作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