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什么

L流言
寶寶一生病,家長不僅擔心孩子的健康,同時也為如何喂藥苦惱。為了讓孩子把藥吃進去,很多家長都曾捏著孩子鼻子強行灌藥。然而,網上有種說法,說這么做非常危險,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窒息。那么,給幼兒喂藥時捏鼻子,真的這么危險嗎?
Z真相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晁爽說:“人的咽喉下方有會厭軟骨,呼吸或說話時,會厭軟骨向上,使喉腔開放;吞咽東西時,會厭軟骨向下,蓋住氣管,使東西不能進入氣管內。家長給寶寶喂藥時,捏住鼻子會讓他掙扎哭鬧,這時會厭軟骨可能處于開放狀態,藥液就會嗆入氣管中,嚴重的可能當場窒息,甚至有生命危險。”
晁爽醫生說,除了捏鼻子外,還有些喂藥的方式同樣不可取。“像揪耳朵、把孩子的嘴強行扒開往里灌藥都是錯誤的,其原理跟捏鼻子一樣,都可能引起孩子嗆入藥液而窒息。”
那么,怎樣讓孩子乖乖服藥呢?晁爽醫生說:“對于嬰兒,我們建議輕輕地扒開他的下頜,讓寶寶的小嘴張開,然后用小勺或者滴管將藥液擠進去,再輕輕地把他的嘴閉上,這樣藥就慢慢地咽下去了。對大一點兒的孩子,家長可以跟他講道理,‘寶寶生病了,需要吃藥,藥能夠戰勝你身體內的細菌、病毒。’”
所以,給孩子喂藥時捏鼻子真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專家還提醒家長,藥物是否可與果汁、牛奶混合服用,喂藥后是否可喂白開水等問題,需要提前咨詢醫生,遵從醫囑。
Z真相
拔火罐后之所以會留下罐印,是因為在此過程中,通過物理刺激和負壓會人為地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一般情況下,罐印會在7天左右消散。
至于“罐印顏色越深,疾病就越重”,專家解釋說,這種說法并不恰當。顏色深淺與火罐停留時間的長短、負壓的力度深淺有關系,不一定就說明有風、有濕、有淤。從拔火罐后留下的顏色來判斷是寒氣重還是濕氣重,是內熱還是虛熱,更是沒有根據。
此外,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拔火罐,像患有心臟病、皮膚損傷的人,以及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孕婦、經期婦女等,都不能拔罐。而且拔火罐并不能包治百病,如果拔完幾次后發現沒有明顯的效果,要去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
L流言
拔火罐是我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養生方法,拔過火罐的人都知道,拔完身上會留下很多罐印。有人就說,那些罐印能夠反映我們身體內部健康狀況,罐印越深疾病就越重。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L流言
網上傳言在洗澡水中加點鹽,具有殺菌、去油脂、去角質的作用,從而讓皮膚更健康、光滑。這是真的嗎?
Z真相
如果誰聽信了這個就跑到廚房拿一包鹽洗澡,那可有點傻了。因為食鹽只會讓洗澡水變咸,對皮膚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好處。
其實,能用來洗澡的鹽不是沒有,但不是廚房里的食用鹽,而是專門調配的“浴鹽”。
洗浴用的鹽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鈉,但同時還含有低濃度的鞣酸或水楊酸,并且顆粒比食用鹽要大許多。用這種浴鹽洗澡,可以較為溫和地促進死掉的角質細胞脫落,從而使皮膚光滑細嫩。
但大家要注意,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浴鹽。皮膚科專家們僅建議油性皮膚的人可以用浴鹽,其他膚質則不太適合。尤其是干性皮膚和敏感性皮膚的人,更要避免浴鹽的過度清潔和機械刺激。

L流言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老人把銀杏葉看作治病的寶貝,認為用新鮮銀杏葉泡水喝,可以起到降血脂的作用,這種做法有效嗎?
Z真相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玉英說:“現代藥理研究稱,銀杏葉能溶解膽固醇擴張血管,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頭疼頭暈、記憶力減退、老年癡呆等有非常好的作用。”
看來,銀杏葉確實可以降血脂。那么用新鮮的銀杏葉泡水是否有相同的作用呢?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中心主任醫師曾紅說:“銀杏葉的有效成分,像黃酮類、萜內酯類,要經過嚴格的工序提煉以后才能發揮作用。”
而且,銀杏葉泡水不但不能讓葉子中的有效成分發揮作用,還含有有毒成分,如銀杏酸,對人體有很大的毒害。因此,我們應該到正規藥店或醫院開具銀杏類制劑,如常見的銀杏茶、銀杏片等,這些都是用新鮮銀杏葉經過一系列科學規范的操作提煉而成的,已經做過脫毒處理,符合國家標準。王玉英教授說:“銀杏葉有抑制血小板凝血的作用,如果你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正在吃阿司匹林的話,就不要擅自加銀杏片。因為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就是可能引起出血,銀杏片會增強它的副作用。如果你平時身上就有出血點,胃酸比較多,這時你再服用銀杏片就容易引起出血。”
所以,服用銀杏類藥物正確的做法是到醫院檢查,根據醫生開具的藥方來吃藥,不要聽信一些傳言偏方,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