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表達出中國對全球發展問題的關切。
我國食品企業也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各食品巨頭紛紛放眼海外,布局“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論壇開幕式,并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等相關活動。外交部長王毅在4月18日外交部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外媒體吹風會上指出,論壇有望形成多項有利于推進全球治理的成果,論壇期間,20多個國家與各個國際組織將商簽多份合作文件和協議,明確合作的方向,推動項目落地,完善金融科技等支撐體系。論壇還將發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北京宣言》。
高峰論壇的全球性意義
屆時,除了各國元首及政府首腦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等國際機構的負責人也將出席。
4月20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2017年春季年會上金墉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表達出中國對全球發展問題的關切。世界銀行與中國政府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而且這種合作關系未來將會進一步深化。
4月20日,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在雅典會見新華社社長蔡名照時說,即將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具有全球性意義,證明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將在推進世界和諧共存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回眸望去 一步一腳印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提出,中國致力于加強同東盟國家互聯互通建設,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愿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4年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俄羅斯跨歐亞鐵路與“一帶一路”的對接達成了共識。
2014年11月,習近平在2014年中國APEC峰會上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
2015年3月,中國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共同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文件。
2015年11月,結合“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和《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中國同中東歐16國共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中期合作規劃》,推動“16+1合作”提質增效。
2016年8月,習近平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稱,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我們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態度積極。
回眸望去,“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給沿線國家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逐漸建立,各國也共同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在這期間,各國之間互聯互通,經濟貿易取得了飛速發展。
經濟發展的“順風車”
各國在享受“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成果時,我國各地也乘上了“一帶一路順風車”。
據了解,陸上絲綢之路沿途涉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新疆、重慶、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廣西、云南、西藏。海上絲綢之路涉及的省(直轄市)為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
國家充分發揮以上各省地優勢,助推一帶一路建設。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
我國食品企業也搭乘了“一帶一路”快車,各食品巨頭紛紛放眼海外,布局“一帶一路”。
據了解,2015年,光明乳業母公司收購了特魯瓦76.7%的股份,特魯瓦的加入,使光明乳業的海外布局更進一步,光明乳業不但可借助特魯瓦加速自身發展,還可以利用特魯瓦的技術優勢,提升光明乳業的市場競爭力。
同樣,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青島啤酒于2016年10月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成功舉辦“青島啤酒斯里蘭卡之夜”上市活動。這一舉動將大大提高青島啤酒的影響力,也為青島啤酒的國際化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