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強
古希臘、古羅馬
西方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大多追溯到希臘古時期,古希臘地處亞歐非交界地帶,從事三洲之間的商貿活動,其經濟帶有濃重的商業特征。古希臘的富足給當時的人們提供了較大的財富來消費,所以他們奉行快樂主義,甚至是縱欲主義。經濟的發展為經濟思想出現提供了物質條件,在當時,出現了一些樸素的經濟學思想。如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色諾芬寫了《經濟論》、《雅典的收入》,在《經濟論》中闡述了農業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討論了人們應當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好自己的家產,將消費作為財產管理一個手段。
中世紀一基督教節欲主義
隨著羅馬帝國的滅亡,同時隨著基督教完全融入羅馬社會及其在整個歐洲的傳播,基督教的禁欲主義主導了歐洲社會。《圣經》主張節欲,認為縱欲是罪惡,雖然不反對人們追求財富,但是反對追求財富時罪惡的手段和剝削窮人。《圣經》中說“有錢人要進神的國度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例如代表人物托馬斯·阿奎納,是當時意大利神學家和經院哲學正統派的代表人物,阿奎那利用“自然法”的觀念論證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認為“自然法”是由神性支配,在人為法之上,因此人類要服從它,并從“自然法”中,推演出了聽天由命、苦行寡欲的思想。
重商主義的興起
中世紀后期,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商業的觀念在社會蔓延,重商主義思想開始出現。重商主義開始拋棄西歐封建社會經院哲學的教義和倫理規范,用世俗的眼光,依據商業資本家的行為和經驗去觀察和說明社會經濟現象。它以商業資本的運動作為考察對象,從流通領域研究了貨幣一商品的運動。
在重商主義引導下,人們的欲望開始從基督教中解放出來。后期重商主義部分思想家主張消費,例如,托馬斯·孟在其代表作《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認為“奢侈有利、節儉有弊”。
古典經濟學的興起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思想開始流行,在18-19世紀,古典經濟學興起,由亞當·斯密在1776年開創,主要代表人物有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分析了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將其看作一只“看不見的手”支配著社會經濟活動;反對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出了自由放任原則;分析了國民財富增長的條件、促進或阻礙國民財富增長的原因。古典經濟學開始尋求資本市場的規律,如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大衛·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等。
庸俗經濟學(包括消費經濟學)的興起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濟危機越來越多,為了探索市場規律,解決經濟危機,經濟學進入了深入社會時代。開始對自由市場理論進行批判、補充、修改。其中出現了用效用價值論、生產費用論、供求論來代替勞動價值論。這些理論被馬克思批判為庸俗經濟學。
薩伊將政治經濟學劃分為三個部分,即財富的生產、財富的分配、財富的消費,這就是著名的政治經濟學“三分法”。他把物品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力量”叫做“效用”,認為生產不創造物質,只是創造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物品價值的基礎。薩伊認為生產是由生產三要素:勞動、資本、土地共同協力進行的,價值不全由勞動決定。生產三要素分別提供“生產服務”,從而創造了效用,創造了價值。這就是以生產三要素論為基礎的庸俗效用價值論。對這三種生產要素的使用,要支付代價,也就是對它們各自提供的生產性服務要給予報酬,勞動得工資、資本得利潤、土地得地租。它們組成商品的生產費用,然后,用生產費用來決定價值。
另一位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提出了有效消費及過剩理論,認為:假如生產超過消費,必然會導致人口的大量增加,消費超過了生產,則會導致社會供應不足,人口數量會下降,經濟發展將變得緩慢,若是二者相等,則會導致經濟發展的停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出現是因為生產過剩而有效消費不足導致的。
20世紀20年代后,消費經濟學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凱恩斯經濟學。凱恩斯主義的理論體系是以解決就業問題為中心,而就業理論的邏輯起點是有效需求原理。因此解決失業和復興經濟的最好辦法是政府干預經濟,采取赤字財政政策和膨脹性的貨幣政策來擴大政府開支,降低利息率,從而刺激消費。
凱恩斯之后,許多經濟學家對消費經濟進行了研究,如弗里德里曼、盧卡斯等。消費經濟學目前依然是經濟學的主流。消費經濟學帶來了世俗消費的極度擴張,必然會帶來很多社會、環境和經濟問題,過度消費帶來的是自然資源和環境的破壞,另外同樣會導致很多經濟問題,如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過度刺激房地產消費引起的。
生態經濟學的誕生
消費經濟學對環境帶來的危害,引起了許多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的反思。于是強調保護環境、關懷人類的新經濟學理念開始出現,比較代表性的是生態經濟學。
在資產階級革命以來,人類雖然享受到了自由主義、功利主義、消費主義下帶來的經濟成果,但同時卻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畸形的高消費觀念是地球生態的病毒。20世紀下半葉以來,一些生態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家、倫理學家紛紛提出倡導采用更科學、更合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抑制日趨蔓延的消費主義風習。“綠色消費”的觀念開始形成并日漸被人們所接受。1988年,英國兩位作家JohnElkington和Julia Hailes出版了《綠色消費者指南》一書,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
當前,雖然生態經濟學已經得到了各國的重視,但是已在消費經濟列車上高速行駛的人類很難改變奢侈的習慣,還沒有找到有效地剎車方法來滯緩這列高速的消費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