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青 林金濤 楊云峰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電子政務終于逐步成長起來。與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相比,電子政務有著辦事效率高、公開公平公正等的優點,當然,電子政務也有不少弊端,因此,只有將電子政務與傳統的政府管理有機結合,揚長避短,才能實現政府職能的真正轉變。政府職能的轉變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地探索可行之路。
電子政務與政府職能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主要體現在它們兩者既有相同處,又有不同處,但是它們的異同并不相互排斥、并不絕對對立,它們是對立統一的存在。它們的有機結合能夠加快政府職能的真正轉變。政府的職能主要包括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合理發展電子政務,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調節經濟,更好地對市場進行監管,更好地為人民提供公共服務。更好地進行社會管理。
電子政務與政府職能的內在關聯
電子政務與政府職能有著不可分離的內在關聯。它們二者是辯證的關系,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具有包容性。電子政務和政府職能有著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共同目標。電子政務是時代的產物,但它的存在是以政府職能為前提的,它的成長與發展要在政府職能這個大框架下進行。電子政務是政府職能的一種新的存在形式,它有極強的共享功能,使得政府工作更加地公平公正化、透明化、高效化和規范化。政府職能與電子政務還有一個共通點便是它們都是以社會職能為主要職能。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政府職能的主要內容。當今社會,社會職能成為政府的主要職能,表現為經濟和社會建設。同樣,電子政務的主要內容也是致力于公共事務的管理和服務。政府職能和電子政務就猶如一個人發展的不同階段,政府職能是青年期,而電子政務是中年期,電子政務顯得更加成熟,而政府職能顯得稚氣未脫,但電子政務僅僅是政府職能的正常演變而已。
電子政務與政府職能轉變
電子政務使得政府更易于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同時也對市場進行了強有力地監管。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而實施電商政務的政府能夠更有力地進行社會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
電子政務與經濟調節。政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掌舵者。政府主要是通過宏觀調控的方式進行經濟調節,但是由于傳統的調控方法存在信息不暢、速度緩慢等缺點,政府并不能及時、有效地對經濟進行合理地調節。電子政務有著信息共享、反應速度快、調節范圍廣的優點,它能夠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政府經濟調節的職能。政府要進行經濟調節的領域眾多,唯有電子政務才能使其有序地進行調控,做到事半功倍。此處以現今盛行的電商經濟為例,電商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最大的不同便是靈活性,電商經濟的靈活性極有利于經濟的飛快發展,但其危害也很多,最直接的便是不利于政府進行經濟調節,從而出現電商經濟和傳統的實體經濟的失衡。經濟失衡是特別可怕的社會現象,極有可能波及社會秩序。因此,電子政務必須要被給予高度重視和發展,這樣經濟調節職能才能真正地得以轉變。
電子政務與市場監管。政府的市場監管職能,是指政府通過法律、法規對各類市場交易形式進行監督、管理的政府管理行為。政府對市場進行有效地市場監管有利于保持穩定的市場秩序,有利于開展有序的市場競爭。我國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在此背景下,我國各級政府實施電子政務,強化市場監管,有利于促進市場經濟長效發展。強化市場監管的具體表現有對市場的買賣行為進行規范,加強對商品的監督管理,并且對違反市場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及時糾正,以及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政府在開展市場監管的活動中,其監管的中心內容應該是市場交易活動中的市場準入、公平競爭和維權。在如今的市場監管過程中,實現以網絡管理為重心的監管形式是必經之路。市場格局日趨多元化,這要求政府監管部門要建立與之相應的多元化信息體系,以便政府統籌全局,更合理地管控市場經濟。同時,市場監管的方式還應不斷地創新、發展,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到目前為止,我國政府實施電子政務在市場監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此處依然以電商為例,眾所周知,我國的網絡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當中也存在許多違法虛假行為,因此,在網絡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市場監管依然必不可少。電商經濟中,投機行為無處不在,相比傳統的實體經濟,電商經濟更具有監管的緊迫性,而且監管難度更大。因此,電子政務還應不斷地探索新出路,為政府職能的轉變出力。
電子政務與社會管理。電子政務的實施有利于新型社會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大的方面:有利于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讓民眾擁有更多參政議政的機會。只有讓人民真正地當家作主,他們才能深切地體會到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才能遵法守法,做真正合格的公民,為建設美好社會出謀劃策;有利于推動政府對民眾的管理,其中包括對民眾生活、教育、生存發展等的管理,甚至細微到對交通工具、交通路線、教育機構、教育設施、戶籍辦理的管理。
電子政務與公共服務。電子政務的公共服務職能是以電子網絡為前提的,那么,能直接接受公共服務的主體就變成了懂電腦的民眾,而非全體民眾,這很明顯縮小了享受公共服務的主體范圍,并不利于政府成為便民利民的政府,也不利于政府樹立在民眾心里的權威,長期下去,不利于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履行。因此,當務之急是要不斷向廣大的民眾普及正確使用網絡的方法,以便更好、更快地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
電子政務的行使充分利用了電子信息技術,將政府職能和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從而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電子政務的行使更好地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有效調控,推動了企業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經濟能力和生活水平。有效地市場監管維護了良好的市場環境,讓我國市場經濟處于良性循環中。最后,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職能有利于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然,電子政務也還有許多問題存在,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創新,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