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慧
【摘 要】行政審批制度,是我國一項重要的制度之一,對于國家的管理、調控和干預社會事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與發展,認識觀念與對公共行政價值取向的改變,現有的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已經滿足不了時代的發展要求,促使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予以改革,刻不容緩。為此,論文主要針對如何促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進行相關方面的探討和研究。
【Abstract】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s in our countr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social affairs. However, 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ing ideas and the change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approval system already cannot satisfy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which promotes the urgent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關鍵詞】建設項目;市場經濟;改革活動
【Key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market economy;reform activities
【中圖分類號】TU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041-02
1 引言
所謂的行政審批制度,就是法律準入門檻,符合要求的予以進入,而不符合要求的則不準進入,是我國政府在公共管理中重要的制度之一,具有確保市場準入的公平以及公正性、監督資格合理性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在建設項目的開展中,行政審批制度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為此,促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完善,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來緩解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中的不完善之處,具有重要的意義。
2 促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促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促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性:第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一開始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因此也就無法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勢在必行,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縮小行政審批范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以完善。第二,強化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在最大程度上規范公共權力的使用,并且加強監督作用,有利于預防和治理腐敗現象[1]。第三,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加強,再加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在與國際之間交流增強的同時,不僅給我國政府管理帶來機遇,而且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強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各個方面,不僅有利于推動建設項目得到良好的開展,而且也有利于規范審批行為,減少暗箱操作、不合規審批行為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推動社會得到更好的進步與發展。
2.2 在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的發展時期下帶來新的因素,由于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在改革過程中面臨多個方面的問題,這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著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得到進一步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人員是參與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部分行政審批人員特權思想濃重,存在素質不高、專業能力不強等方面的問題,在實際的發展中,由于在人員方面存在的問題,導致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活動得不到良好開展。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副主任就提出要想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解決行政人員方面的問題是必要的途徑之一。
第二,在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活動過程中,缺乏完善的行政審批監督體系,導致監督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使得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一些有損群眾公共利益的行政審批行為經常發生,從而影響整體的進步與發展,例如,在江蘇省南通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活動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行政審批監督體系,導致濫訴行為的普遍。
第三,在建設項目的開展過程中,對于建設項目的審批,諸如建設用地、勘察內容、建設條件等方面的內容在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中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中,這些方面的內容都是與建設項目的良好開展必不可分的,因而也就導致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難以得到有效開展。比如說,廣州的建筑項目行政審批改革過程中,強調將企業投資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分類管理,針對不同類型的建設項目進行不同的審批管理,從而推動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3 完善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策略探討
針對以上問題,主要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來進行探討和研究,希望可以推動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得以完善發展。
3.1 提高行政審批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建立健全行政審批監督機制
要想促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活動得到完善,首先要從提高行政審批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入手,一方面,要對行政審批人員服務意識予以加強,在強化服務理念的過程中,要引導行政審批人員樹立正確的觀念,明確審批人員與申請人之間的關系,真正意義上的發揮行政審批人員的服務功能;另一方面,為了促使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取得真正的成效,必須提高行政審批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比如說審批人員的行政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辦公能力等,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可以通過培訓活動的開展、優秀經驗的交流與借鑒等多種途徑來進行,從而推動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活動得到良好的發展。其次,建立健全行政審批監督機制,由于在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之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所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來發揮有效的監督作用,因此,采取對行政審批事項的電子化運行和全過程監督以及建立行政審批檔案管理和案卷抽查制度,以此來加強對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力度,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3.2 正確對待利益問題,創新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管理模式
促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第一,創新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管理模式,首先內部管理完善信息化發展,建立完善的內部審批管理模式,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加強行政審批系統化的管理創新,推動內部信息化的建設[2];其次外部管理需要實現社會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以社會需求為主導,從而推動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第二,合理設置行政審批管理機構,而這里所指的行政審批管理機構在人員的配備、制度的建立、資源的配置等方面都要予以完善,使得在管理機構的作用之下克服審批項目出現繁多、雜亂無章等現象,并且合理規定行政審批的事項和范圍,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審批的事項和范圍,要從建設項目實際發展情況出發來進行有效的制定,以此來防止越權行為的出現。規范行政人員的審批行為,從而推動行政審批改革活動的順利進行。例如,湖北省對全省各級部門的行政權力進行了新一輪清理,制定基本信息表和運行流程圖,明確權利實施的條件、程序以及責任,規范一定的標準,從而解決行政審批項目中雜亂、無章的現象。
4 結語
促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從而可以在建設項目的開展中,充分發揮行政審批制度的作用。因此,在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來解決存在改革中的問題,加快推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從而促進建設項目得到良好開展,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章雪姣.行政主體間行政協助立法初探[D].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 2016.
【2】徐湘林.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體制制約與制度創新[J].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02(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