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輝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發展潮流中,創新創業教育已然成為高等學校必須面對的新機遇、新挑戰。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向深層次發展,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創業型人才,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是核心所在,也是根本保障。在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我們也應有“供給側改革”思維,努力提升創業教育師資的勝任力,深入推動高校創業教育教學改革。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trend era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peoples innovation",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 that college and univercity must face. To foster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deep level development, and to train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 high lev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is the core, also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team, we should have the "supply-side reform" thinking, trying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competency, further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關鍵詞】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困境;策略
【Keyword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trouble;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086-02
1 引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成為當下的流行熱詞。經濟“供給側改革”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供給側是相對于需求側來說的,供給與需求是一對同時存在的關系,供給能創造需求,需求也能倒逼供給,二者相互影響又相互統一。傳統教育一味對學生進行灌輸,教學內容枯燥無味,壓抑了學生的需求和個性發展,教育效果較差;隨著社會發展變化,教育的中心又轉移到了需求側,為了迎合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過度的依賴教學方法,忽視了對教育理論的把握,教育效果同樣不理想。創業教育雖起步較晚,但仍然面臨供給側和需求側不平衡的問題。
2 創業教育師資勝任力的內涵及重要性
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創業型人才為目標的學科,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使其能夠獲得一定的創業能力。而創業教育師資勝任力是指為勝任創業教育師資這一崗位而具備的、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成功實施創業教育實踐所必須的教育教學方面的職業動機、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和職業特質等的綜合[1]。
創業教育師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跟創業教育的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對學生創業思維和創業意識影響尤為關鍵。目前,高校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經歷了從自發到常規培訓的階段。但是對面龐大的學生數量以及實際的市場需要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素質,我們必須要提高創業教育師資的勝任力,這需要深入分析創業師資勝任力的結構和影響因素,并根據勝任力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建設的舉措[2]。
3 教育供給側改革視閾下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困境
3.1 創業教育的供給主體偏少
目前,高校創業教育的學科定位尚不明晰,運行機制也各不相同,具體實施主體大多在共青團系統或就業指導部門,很難有效整合全校創業教育資源。而且師資隊伍數量少,教師所在的學科專業散雜,教師隊伍結構很難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時由于教師力量不足,還造成了教學任務繁重,教學質量下滑等現象,最后影響了創業教育的實際效果。
3.2 創業教育的供給內容不完善
很多高校的創業教育教師缺乏創業經驗或者企業實踐經歷,只是簡單的從事理論教學任務講授,不能將理論知識和創業實踐相結合,對于前沿的創業思想和方法掌握不足,不能真正給予學生創業實踐能力方面的指導,課堂教學中會呈現紙上談兵、自我獨白的尷尬場面,影響到學生學習創業知識、提高創業能力的積極性。
3.3 創業教育的供給手段陳舊
目前,絕大多數的創業教育師資都是由少部分經管專業教師和大部分的學生工作人員轉型而來,由于專業背景、職稱結構、知識結構等方面的缺陷,以及受到現實條件限制,創業教育的實際過程仍然是理論灌輸、填鴨式教育居多,課程教學枯燥無味,師生互動少,教學效果不理想。
3.4 供給環境需要進一步完善
目前創業教育的學科定位尚不明晰,大多數高校在創業教育方面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評價考核制度,不能夠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有效監督;師風師德的考核沒有真正的實施,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對學生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影響學生對課程的認知,降低授課效果;在校園文化方面,創新創業的氛圍還需要進一步濃厚,校內各種創業教育資源需要進一步融合,創業教育整體推進效果不理想,全員育人的目標較難實現。
4 教育供給側改革視閾下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
4.1 在供給主體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質,實現多元共治
為了切實提高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校必須建立多元化的創業教育師資培訓體系。要利用現有的資源盡可能提供進修、培訓以及參加創業教育研討會的機會,讓創業師資可以接觸到創業領域的前沿方向,加強自己的創新理論素養,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創業指導;另外還要鼓勵創業師資積極參加創業實踐活動,能夠從實際出發,為學生現身說法,在實際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業素養和創新能力[3]。
4.2 在供給內容方面,要優化增量,盤活存量
要進一步完善師資結構,選拔一些相關專業的優秀教師,豐富知識結構,為學生提供堅實的創業理論基礎;要繼續聘請校外行業內的創業專家、資深的企業家來兼任授課教師,分享創業經驗,提供實操性的創業指導。同時,要加大線上線下創業教育資源投入,充分利用慕課(MOOC)等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整合線上、線下的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創業教育的均衡化發展,提供創業教育“產品”的精品,提高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3 在供給方式方面,要分層分類,知行合一
面對不同的學生群體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要通過創業傾向性測試、性格心理測試等手段,將創業教育對象進行細分,在進行創業基礎知識傳授和創新精神培養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特點實現教育精準供給,因材施教。要進一步促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視實踐學習,發揮實習、就業創業、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實踐育人手段,最終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與示范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可選擇的創業教育方式[5]。
4.4 在供給環境方面,要完善制度,濃厚氛圍
要進一步理順創業教育的學科定位,優化創業教育的運行機制,完善教學考核制度、師風師德考核制度、責任獎懲制度,為創業教育的“科學供給”提供激勵和保障。要充分發揮創業類社團的積極作用,通過組織各類活動濃厚創業教育的文化氛圍,與第一課堂教學形成互動,相得益彰。要充分發揮眾創空間等創業實踐平臺的重要作用,提升創業教育師資參與創業、感受創業的積極性,提高教師自身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指導能力,進一步提升創業教育質量[4]。
5 結語
供給側和需求側是相互平衡相互依存的,以教育供給側改革的視角分析創業教育師資面臨的困境和出路,不是只注重供給側而否定需求側,而是要以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和學生現實需要為出發點,建立新的供需結構,實現教育供給端的轉型升級;提供“引領性”、“精準性”、“有效性”教育供給,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協調平衡和良性互動,從而達到提高創業教育質量與效果的目的[6]。
【參考文獻】
【1】宋華明,朱立芳.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路徑探索[J].中國農業教育,2015(03):74-77.
【2】馮帆.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J].學園,2015(29):133-136.
【3】張頌.職業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困境與策略[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1):105-107.
【4】龔雯,許志峰,王珂.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N].人民日報,2016-01-04(02).
【5】嚴毛新.走向差異:高校創業教育的應有格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48-52.
【6】趙勇.創新創業教育:需要的不是新增課程[N].光明日報,2015-1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