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燕
幼兒期是行為習慣養成和培養的最初階段,加強對幼兒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培養健康的個性。本文以當前幼兒所存在的問題作為論述切入點,闡述開展幼兒情感教育,培養個性的具體策略。
幼兒期是道德品質、行為習慣以及個性形成的最初階段,該階段的幼兒情感具有易感性和易表現性。出于家庭的溺愛以及生活水平條件的提高,幼兒呈現出任性、唯我獨尊以及缺乏交際情感的特點,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家長對于幼兒的智力開發比較重視,而很少考慮幼兒的行為習慣以及情感教育。因此基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相關要求,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加強對幼兒情感的教育,以情感教育入手,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從而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和工作實踐,開展幼兒情感教育和培養個性的策略如下。
培養情感,以愛心進行感染
由于幼兒園反映的是社會主流文化,幼兒進行幼兒園之后,幼兒內心情感會不斷的重新整合,任何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幼兒的情感,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需要改變以往的“小學化”教育模式,重視情感教育,以教師的愛心感染幼兒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首先幼兒教師在幼兒管理中要發揮示范作用,給幼兒創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3-6歲的幼兒具有通過教師的語調和表情主動識別教師情感的能力,例如教師的眼神、微笑以及語調等都會傳遞出對幼兒的關懷與鼓勵,因此教師要引導幼兒去感知別人對自己的愛,讓幼兒在潛意識中形成關心他人的概念。教師要在日常的管理中主動關心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引導學生;其次關注幼兒情緒情感,捕捉情感教育時機。幼兒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幼兒的喜怒哀樂非常明顯,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幼兒的情緒開展情感教育,以此提高教育的質量。例如當幼兒對某件事物感興趣時,教師要抓住該現象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鼓勵幼兒運用正確的心理情緒表達自己對該事物的情感。
創新情感教育模式,提高幼兒興趣
幼兒正處于道德品格形成的開始階段,而且3-6歲的幼兒具有較強的模仿力,外界環境對幼兒的情感、道德形成具有較強的影響,再加上幼兒處于好動階段,因此開展情感教育,培養幼兒的個性就必須要創新教育模式,以幼兒的興趣人手:首先創新情感教育途徑。情感教育是具有感染性的,單純依靠課堂教育難以培養學生的情感,因此必須要創新教育途徑,從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人手,培養幼兒的興趣。例如通過各種游戲可以培養幼兒形成健康的個性。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各種道德幾乎可以從游戲中得來。因此教師要基于情感教育為幼兒創建各種游戲,以深受幼兒喜歡的“過家家”為例,幼兒在“過家家”中,教師要啟發“爸爸媽媽”關心照顧好“孩子”,以此引導幼兒形成關心父母的情感;其次提高幼兒的情感興趣。幼兒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對任何事物都喜歡刨根問底,為此要抓住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個性。例如當幼兒對某件事物感興趣時,父母不應該為其提供答案,而是要引導幼兒自己的尋求答案,并且不定時的鼓勵幼兒,以此讓幼兒感受到努力的快樂。
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出于家庭溺愛等因素,幼兒在進入幼兒園表現出一定的不自信,因此幼兒園要與家庭建立合作機制,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教育并不能單獨依靠家庭或者幼兒園。而是要通過家庭與幼兒園的溝通及時就幼兒表現進行反饋,以此制定出系統的教育體系:首先家長要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并且對于幼兒的成長要多鼓勵。例如當幼兒主動幫助媽媽打掃衛生時,媽媽要鼓勵幼兒,讓幼兒形成勞動的快樂;其次家長要積極參與到幼兒園舉行的各種親自活動中。親子活動不僅是拉近幼兒與父母關系的活動,而且還是幼兒園與父母共同教育幼兒的過程,通過親子活動可以讓幼兒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增加了與大自然的距離;最后通過審美培養幼兒美的體驗。游戲是幼兒感知美、創造美一種特殊審美活動,在游戲中,教師可以運用文字、音樂、美術、建筑等形式使幼兒潛移默化的受到美的熏陶,萌發和體驗健康美好的情感。
立足幼兒現實,培養幼兒交際能力
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一是樂于交往。多帶幼兒參與社會生活,為幼兒創設交往的環境和機會,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使幼兒在與他人交往中友好相處、感受愉快、學會合作、建立情感、同情分享、收獲友誼,體驗交往的快樂,愿意與人交往。二是善于交往。幼兒在交往過程中,能夠學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協調各種關系,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溝通自己的想法。體驗領導別人和被別人領導,學會協調沖突,解決問題,具備與不同性格的人交往的能力。三是敢于交往。注重培養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其敢于主動與他人交往。
注重個別教育,培養幼兒的特長
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幼兒園老師非常反感“搗亂”行為的幼兒,對于“淘氣”的幼兒教師往往采取強制性的約束措施限制“淘氣”幼兒的行為,例如要求“淘氣”幼兒坐在座位上等,可以說幼兒教師側重培養聽話、順從的行為雖然能夠讓幼兒適應社會化,但是與此同時扼殺了幼兒的個性創造性,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所以在幼兒教育中要重視個別教育,培養幼兒的特長:首先幼兒園要尊重幼兒的個性,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在具體的幼兒教育中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對其進行教育。例如幼兒喜歡畫畫,父母就給予其相應的環境,當幼兒不喜歡畫畫后,父母不能強制要求,以免引起幼兒的反感;其次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習慣。雖然我們要尊重幼兒的選擇,但是由于幼兒還沒有獨立的思考意識,因此需要家長、教師合理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習慣。例如教師要培養幼兒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只有通過小事的教育引導,才能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情感與個性是幼兒品德教育的兩個基本內容,只有加強對幼兒的情感教育和個性培養才能讓幼兒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質,才能讓幼兒健康愉快的成長,最終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