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紅 劉釗 徐玉梅
摘要:文章從理論上探討了高校圖書館開展用戶特征研究和個性化圖書推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指出圖書館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開展個性化圖書推薦的策略,以及圖書館在其中承擔的責任和作用。
關鍵詞:用戶特征;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圖書推薦
1.圖書館藏資源研究
隨著互聯(lián)網和社交媒體的蓬勃發(fā)展,社會信息數量呈指數級增長,面對“信息爆炸”的現狀,每個網絡用戶都面臨著從海量信息中篩選自己所需信息的煩惱,與此同時,信息提供者或信息持有者也面臨著同樣需要去尋找恰當用戶的困境。作為信息提供者的高校圖書館,盡管擁有著相對固定的用戶群體,但也要在新信息環(huán)境下尋求自身發(fā)展的新出路,因為傳統(tǒng)的信息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不斷變化著的用戶需求。從被動地“等”用戶來使用館藏資源,到主動地“推薦”館藏資源,是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第一步。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是圖書館的系統(tǒng)工程,要綜合許多影響因素來明確,但用戶和以圖書為主的館藏資源卻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2.高校圖書館開展用戶特征研究的必要性
用戶,抑或稱為讀者,是高校圖書館賴以存在的基石。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用戶的需求變得即時、多樣和復雜,不同需求層次的用戶選擇的信息資源可能大相徑庭。因此,圖書館需要在紛繁多樣的用戶需求中尋找共同點,分析它們的特征,為用戶聚類,挖掘相似的需求和規(guī)律,指導信息服務的方向。同時,伴隨著云計算技術和物聯(lián)網等網絡技術的不斷應用,圖書館的用戶特征數據也會大幅度增長,這為人們進行用戶特征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數據基礎。過去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是“重館藏輕服務”,未來的信息模式則要向“館藏服務并重”轉變,在競爭激烈的信息環(huán)境下,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主導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脅,共享是網絡資源的特征,但特色化、個性化的服務才能獲得用戶的認可。高校圖書館要逐漸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積極開展用戶特征研究,挖掘用戶潛在需求,這樣才能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開拓更大的空間。
3.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圖書推薦的必要性
盡管隨著網絡信息資源的不斷增加,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從紙質圖書、期刊和文獻逐漸擴大到了數字領域,但是紙質文獻仍然占據著圖書館館藏的重要地位。數字媒體的涌現,使得大部分用戶的注意力為網絡所占據,但是近些年來,“回歸書本”“沉浸閱讀”不斷地為社會大眾所倡導,研究也表明,“快速閱讀”和“淺閱讀”對思考的深入和個人知識的長進幫助甚微,而且大部分讀者在閱讀紙質圖書時比閱讀電子圖書更能提供專注和持久的注意力。因此,高校作為重要的教育陣地,更需要針對不同的閱讀需求,引導青年學生進行書本閱讀和深入閱讀。
網絡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圖書館的服務范圍逐漸從有限網絡擴展到無線網絡和移動終端領域,極大地方便了用戶隨時隨地獲取圖書館信息的同時,也為圖書館的個性化圖書推薦提供了可能。豐富的館藏資源,文獻檢索和加工速度的提高,頻繁的文獻信息交流,以及大量的用戶數據和先進的數據挖掘技術,為圖書館個性化圖書推薦提供了資源與技術基礎。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帶來了個性化發(fā)展的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對象的不斷變化和需求多元個性化的特征,也是推動圖書館開展個性化圖書推薦服務的重要因素。隨著館藏資源的日益豐富,如何在浩瀚的資源中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自己需要的、高質量的圖書,就成為一大難題。圖書館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及時轉變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滿足讀者新的需求。這就要求圖書館能夠根據讀者的興趣、愛好和專業(yè)需求,主動地向讀者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使圖書館逐漸成為全校師生工作和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基于用戶特征的個性化圖書推薦策略
4.1分析用戶行為,了解借閱需求和偏好
任何好的服務都離不開對用戶行為的深入了解,圖書館可以根據圖書借閱系統(tǒng)搜集用戶信息,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其進行相關分析,找尋用戶借閱行為偏好和閱讀習慣。通過對教師、學生進行分類,按專業(yè)、年級區(qū)分,針對借閱記錄較多的用戶,可以根據其借閱偏好來推薦相關圖書,按照借閱主題的相關度來分類。同時,圖書館還可以利用問卷調查、隨機抽樣等各種方式對來館讀者進行調查分析,了解他們利用圖書館的主要目的,是本專業(yè)學習、興趣學習或者深造學習,據此可規(guī)劃提供相應的服務和平臺,讓用戶能夠更好地利用圖書館。而面對身負教學、科研雙重任務的高校教師,圖書館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課題檢索服務,根據教師們的網絡搜索記錄和課題研究傾向提供課題相關的研究數據和內容推薦,定期舉辦專業(yè)檢索課程講座或學術交流會,豐富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形式和內容。此外,圖書館還可以在網站服務和手機終端服務上,根據用戶搜索習慣和借閱偏好,定期向讀者進行圖書推薦、借閱排行榜、熱門檢索、熱門推薦、熱門收藏等服務,宣傳近期圖書館熱門新書,找尋每一個可能存在的閱讀用戶,逐步擴大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和影響能力。
4.2總結用戶特征,挖掘用戶潛在需求
圖書館或者信息服務部門都有一部分固定的用戶群體,這個群體是圖書館或信息服務部門的忠實使用者,他們的使用數據和特征信息能夠被系統(tǒng)很好地記錄下來,因此為人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數據和用戶樣本。在保證這個群體基本的信息需求滿足的同時,要深入挖掘那些用戶自己尚未明確的信息需求,這不僅是一個好的信息服務機構的職責,也是圖書館在未來能夠長久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對于高校的師生來說,教師隸屬于各個學院,他們的研究方向基本定型,潛在信息需求大多集中在本專業(yè)領域,而學生雖然也有專業(yè)、學院之分,但是在每年的新生入學階段,都會有部分學生面臨轉專業(yè)的抉擇,因此,圖書館在新生入學之際,可以開展面對新生的專業(yè)圖書推薦,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專業(yè)以及學校的其他專業(yè),幫助他們確定自己適合的專業(yè)技能學習。此外,針對那些興趣尚未確定,還在努力尋找的學生,圖書館還可以開展定期導讀,給讀者提供部分閱讀方向,每周推薦不同的系列圖書,對圖書內容作二次加工,做知識服務,讓圖書館不僅僅是知識的擁有者,還逐漸成為知識的傳遞者。
4.3構建用戶群體,建立用戶評價體系
圖書館可以借鑒電商和社交網絡等網站的推送服務模式,構建用戶群體,分析用戶行為和閱讀偏好之間的相關性和相似性,搭建用戶網絡,例如開啟類似于“瀏覽過該圖書的用戶還瀏覽過”“喜歡該圖書的用戶還喜歡”等欄目,幫助用戶找到相關性強的圖書,這種方法一方面減少了圖書館挖掘用戶需求的工作量,另—方面還能幫助構建用戶群體的數據基礎,為按主題分類的圖書找到需要它們的讀者。
圖書館在關注服務內容的同時,還需要充分關注服務質量,以及用戶對服務質量的反饋,因此建立用戶評價體系就變得至關重要。服務質量評估與反饋體系,是幫助圖書館改善服務質量,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策略。圖書館可以定期開展服務質量問卷調查,利用圖書推薦欄目中的“點贊”或“不喜歡”選項,感知圖書推薦的準確性程度及效率。依據評價結果改變相應的技術策略或推薦方式,改善用戶的閱讀體驗。
4.4與用戶合作,創(chuàng)建個性化定制服務
個性化定制服務指的是用戶通過系統(tǒng)主動地提供個人信息,以供圖書館了解和分析用戶需求,據此向用戶提供其感興趣的內容,以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的利用效率。它反映了圖書館服務方式的主動性,從“我有什么,用戶就使用什么”到“用戶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服務轉變。同時,定制服務還增加了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聯(lián)系,用戶能夠通過更快捷更直接的方式向圖書館反饋信息,而且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信息,保證圖書館迅速地調整推送策略,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要。但是,在定制服務中,要特別注意的是保護用戶的隱私權利,圖書館獲得用戶這些信息必須得到用戶充分的授權和感知,而用戶才是這些信息的真正擁有者,一旦個人信息有被泄露風險,用戶有權利對信息進行撤回和保護。
總之,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而圖書推薦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圖書館不僅要在思想上提高主動服務意識,還需要在硬件設備、技術手段上保證個性化服務的實施。同時,高素質的人才結構和館員隊伍也是必備因素,圖書館只有加大引進高層次多學科人才,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知識水平。最后,還要加強與外部平臺的技術和信息鏈接,不斷提高自身推薦系統(tǒng)的準確率,以提供令用戶滿意的智慧型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