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名
陶勝:奔跑為夢想插上翅膀
莫 名

陶勝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直到現在,中國兵器淮海集團研發中心書記、副總經理陶勝一想起2016年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場景,現場聆聽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發言,還是激動不已,這種激動作為一種力量在釋放,釋放在工作崗位上。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一個肯定,同時也是一個鞭策,讓自己奔跑起來。
關于奔跑,陶勝有很多的回憶。
兒時,七八歲的樣子,一臉的稚嫩。那條鄉間的小路上,陶勝和小伙伴們結伴奔跑著,去學校上學。上學對農村的孩子是件高興的事情,不僅是可以逃過當“小苦力”,最重要的是大人們對文化人尊敬的樣子,為這些孩子們打開了夢想。
那時候的陶勝還沒有為自己的未來繪就一幅藍圖,那時候的努力或許只是為了老師一個夸獎,父母的一個微笑,或者更重要的是珍惜能夠念書的機會。因為很多同齡的孩子沒有這樣的機會。
陶勝在南京理工大學選機械電子工程僅僅是為了能夠得到補助,緩解家里的經濟壓力,其實他根本沒有弄懂這些專業是要學習什么,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無論學什么,他都可以比別人更用功、更努力。
大學不像小學,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稍微一努力,就冒尖了。由于視野、見識、學習經歷等各方面的不同,大家實力非常懸殊。陶勝想的不是這些,而是這里有大的圖書館,這讓他有些興奮。陶勝一頭扎進圖書館,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吸星大法,書中的知識源源不斷地進入體內,不僅學習專業以內的知識,專業以外的也沒有錯過,融合、反應、質變,打通了他身上的“任督二脈”,他的眼界開闊了,關于未來,在腦海中徐徐呈現出來。
或許,陶勝在大學這場賽跑中跑道不太好,起跑線低,但是卻耐力超強,在這場賽跑中,有超越,有磕絆,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有了目標。正因為有了目標,這些奔跑才有了意義。
參加工作這么多年,最令陶勝難忘的還是第一次上試驗場,這對他今后更好地從事科研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首次踏上試驗場,攢足了勁頭,準備好好學習,這對于以后項目開發的開展是有好處的。親臨現場,又有師傅指導,真是絕佳機會。

陶勝在外場試驗現場(右圖)
但是他絕對不會想到,后面的事情和他預料的完全不一樣。天氣原因試驗延后,師傅有事要趕回山西,就剩下他在外地待命,參加試驗。師傅走后第二天,天氣放晴,他作為山西方唯一代表參加試驗,雖然有些相關知識的儲備,但是沒有實踐作指導,觀察現場還是有些困難,好在他有不放棄一切機會的習慣,認真地做著記錄。
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試驗總結會,成為他走上工作崗位的一個難題。他是山西方唯一代表,而所試驗的項目又是山西的研究項目,陶勝要在會上發言。聽到這個消息,頭都大了。但是他心里的聲音依然是不能給山西丟臉,所以馬上根據自己的記錄和參加項目開發中的經歷,搜腸刮肚,只要是自己有的知識,就先拿出來,然后用減法,留下最緊要的。這時,他大學里在圖書館里的學習派上了用場。
在總結會上,陶勝心里還有些忐忑,硬著頭皮將自己的報告讀完之后,卻得到了與會其他人的贊賞。掌聲很熱烈,只有陶勝還沒有緩過神來。
這一次看是挫折的經歷,卻成為他工作中的一個動力。有個一個習慣,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習慣,就是每次去現場都要仔細觀察。不僅觀察與自己項目有關的,還要觀察與自己項目無關的,認真地琢磨,或許他是習慣使然,也或者是有了那一次的經歷,讓他有了防患于未然之心,無論如何,認真觀察的習慣給他的工作帶來了很多的益處。很快,他就在團隊中脫穎而出。懂得的道理就是要勇于承擔,無論對生活,還是對待工作,只有勇于承擔,才能得到認可與鼓勵。
到現在他成為了一名老員工,成為一位師傅,成為領導,他都保持著這一個習慣,深記著這一個道理。他也嚴格要求團隊的每一個人,要在現場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勇于擔當。尤其是他身先士卒的行為,成為團隊的核心凝聚力。

陶勝在外場試驗現場
除了負責項目,因為工作調動的關系,陶勝還有一段時間,是負責人事工作的。這與他學習的專業和方向是完全不相干的,但是他的理念,他的想法卻影響了很多人。
他覺得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能混日子,都要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影響其他人。當時,公司的效益不是很好,很多人離職跳槽,留在公司的人也是整天的抱怨,無所事事,蠢蠢欲動。公司的大環境不是很好。
作為負責人事工作的陶勝覺得自己有義務扭轉人們的認識。他反復地和大家講,工作不應該僅僅是我們賺取工資的工具,而應該是我們增加能力,完善自己的途徑。你在這里每一天認真地對待,對你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哪怕你有一天跳槽,這些都能夠成為你的優勢。不能混日子,而是每一天都要認真對待。
或者是他的態度誠懇,或者是他的這番話,很多人開始慢慢地收斂自己,開始把心放在了工作上。聽了他這些話而留下來的人都對他心存感激。其實抱怨是沒有用的,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或者是不順利的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調整自己。因為往往打敗你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你消極的心。
按理說,陶勝還很年輕,應該是屬于被勸服的人,偏偏這些話出自他口,而且還有人信服。結合現實來說,讓人信服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職位高的,一種是業績突出的。當時陶勝只是分管人事工作,就能夠讓人信服,足以看出陶勝的業績不容小覷。
曾聽過一句話叫做沒傘的孩子拼命跑,而我要說的是,有傘的孩子也要跑,因為奔跑能為夢想插上翅膀,陶勝就是這樣的人。

陶 勝簡介:
陶勝,男,漢族,1974年12月出生,湖北武漢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工程碩士學位,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擔任中國兵器淮海集團研發中心書記、副總經理。2013年被聘為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016年當選中國科學科技協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并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