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邊防派出所:為民服務無盲區
“滴水成冰,吐痰成釘”,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地處高寒禁區的黑龍江公安邊防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北極邊防派出所駐地黑龍江漠河縣北極鎮,一點都不夸張。大興安嶺地區北部,素有“神州北極”“天涯北角”之稱的北極村,年最低氣溫零下53攝氏度,一年內無霜期僅有86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北極邊防派出所的18名官兵不僅扎下了根,更以愛民固邊的赤誠之心,書寫下了“駐守高寒禁區,為民服務無盲區;環境艱苦氣溫低,工作標準不降低”的座右銘,為這個邊境小鎮的平安和穩定默默地工作著。

4月7日,北極邊防派出所的官兵在春雪中對邊境一線及重要景點進行巡查,在冰天雪地中站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村的人外出時,房門根本不上鎖,用竹筷子或小木棍往門鼻子上一別就走?!北睒O鎮北極村村委會主任潘景志這樣描述當地的社會治安狀況。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既是對北極村治安狀況的真實描述,也是北極邊防派出所堅持推行管防并舉,建立和加強治安防控信息網絡的成果。
北極邊防派出所在轄區重要部位安裝了由視頻監控、無線報警、警務廣播等系統組成的“天眼”系統,實現了“鼠標一點、鳥瞰全鎮”“鼠標巡邏、探頭站崗”的實時治安防范網絡。他們還發動群眾提供信息線索,組建了四個治安聯防組織、18個治安聯防小組、87個“十戶聯?!毙〗M,培養治安積極分子12名、治安調解員四名,以警務室為中心把周邊幾個村的治安輔助力量整合在一起,聯防組織和鎮政府黨員包村包戶建立責任區,每人都有自己的防范區域和堵截范圍的“地格”網絡,形成了人人都是“治安員”“巡邏兵”的治安防控大網絡,大大提升了治安管控能力。
通過一系列措施,北極鎮搭建了全方位的立體治安管控平臺,構建起一套適應當地特點,集警防、民防、技防于一身的全方位、立體化治安防控機制——“天眼地格”治安聯防網絡。2016年夏至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量涌入北極村,其中也包括這樣一伙人,他們到北極鎮搞布料促銷并且還能抽獎。治安聯防隊員王廣利得知后,立即前往了解情況。經過一番打聽,小王懷疑這可能是一起以抽獎活動為誘餌向群眾高價兜售低檔布料的團伙,立即向北極邊防派出所民警報告了情況。民警趕來對這伙人進行盤問,發現他們果然是在高價兜售低檔布料。村民李靜說:“這種騙人的伎倆派出所早就宣傳講解過,所以大家都沒上當。這伙騙子萬萬沒有想到會在如此封閉落后的山旮旯里栽了跟頭?!?/p>
“在這里,不僅有聯防隊員組成的青年義務巡邏隊,還有老年人組成的義務宣傳隊,他們與民警一道在學校、街道、田間、景點積極向廣大群眾和游客宣傳法律知識。他們大都是當地政策水平高、法律意識強、公道正派的群眾,能夠及時調解常見的矛盾糾紛,這樣不僅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派出所民警的壓力,而且提高了群眾自身的法律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贝笈d安嶺邊防支隊支隊長孫云峰介紹說。
有了群眾參與的大防控網絡,大大提升了派出所對轄區情況的實時掌控水平。2008年以來,北極鎮沒有發生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轄區“兩搶、兩盜”案件控制率達100%,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15起,沒有發生一起越級上訪、群體上訪事件,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化解在基層”的工作目標。
轄區發案率低了,社會秩序好了,老百姓錢包鼓了,臉上的笑容更多了,北極村作為旅游勝地,正以她的平安、和諧、美麗迎接著八方賓朋。
“在北極村,不僅民風淳樸,咱們的派出所也沒得說,這是我見過服務態度最好、最熱情的派出所,在這里有事情找派出所肯定行!”從海南到北極村旅游的陳先生這樣評價北極邊防派出所。
北極村是中國唯一能觀測到北極光和極晝、極夜現象的地區,又因其“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的獨特自然風光,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著名學者和游客,旅游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每年一度的國際冰雪汽車拉力賽和夏至節,使北極村一躍成為全國聞名的“AAAAA”級生態旅游風景區。這些時段北極鎮在短時間內就會云集數萬人,對派出所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十年來,北極鎮已經承辦包括十屆夏至節和九屆“冰雪汽車拉力賽”在內的百余次重大旅游活動,均無盜搶和越界事件發生。
2016年夏天,來自澳大利亞的克拉克先生到北極村旅游,由于環境不熟、語言不通,陷于困境。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遇見了正在景區巡邏的邊防民警,就上前詢問北極村的旅店、飯店情況。邊防民警王子用流利的英語為克拉克先生解決了難題,告訴他在這里旅游應該注意的事項,并將他送到了一家條件較好的旅店內休息。臨別時,克拉克先生感激地對派出所民警豎起了大拇指,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說:“中國警察,好!”
1月20日23時,北極邊防派出所接到轄區一家庭旅館報警稱,前一天入住的三名游客清早離開后已超過16小時未歸。當時,北極村夜間溫度零下36℃,如果游客在野外迷路,則有可能發生危險。邊防民警通過視頻監控和警情信息系統,迅速鎖定三名游客從離開旅館后的活動軌跡,通過研判,確定三人可能去往的方向,民警兵分兩路分頭搜尋。次日凌晨,民警終于在距離北極鎮西北方12公里的密林中找到了三名游客,此時的他們已經吃掉了身上所有的食物,幾乎凍僵。2016年冬季至今,北極邊防派出所官兵已經參與搜尋迷路游客事件12起,救助人員27人。
曾經擔任這個所所長的郭福波說:“民意勝過天,民心是桿秤,百姓的事再小在我們這里也是大事。”他們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只有踏踏實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才能贏得百姓的信任和愛戴。多年來,這個所榮獲省級以上表彰60余次,中央級表彰30余次。
“村民見到派出所民警就像見到北極光一樣高興,但北極光一年里僅出現幾天,而民警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會隨時出現。可以這樣說,民警就是這里老百姓心中的北極光。”北極鎮黨委書記李學明這樣形容這個所的民警。
北極邊防派出所的光榮傳統之所以能夠繼承和延續,戍守寒區的奉獻精神之所以能夠發揚光大,部隊建設水平之所以能夠穩步提升,關鍵就是有一個過硬的班子和一支過硬的隊伍。

北極邊防派出所民警為游客提供幫助

北極邊防派出所民警在巡邏
2012年,黑龍江省軍警民共建共育領導小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和省邊防總隊聯合下發文件并在漠河縣隆重舉行儀式,以漠河縣北極鎮為核心創建中國最北的“愛民固邊模范縣”。對北極鎮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作為轄區治安管控的主要力量,這個所通過與各村黨支部、企事業單位黨支部結成共建對子,通過派出所領導進鎮黨委班子、民警村官分別進入各村黨支部班子,拉近了警地之間的距離,開創了警地黨支部共建聯創活動的新局面,推動了駐地黨建工作的發展,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好評。
在素有“黑龍江源頭第一村”之稱的洛古河村,每年年初,最隆重的事情除了過年,就是和這個所簽訂“支部共建協議書”。早在2007年,這個村就被作為“愛民固邊模范村”進行建設,而那時的洛古河村,村里一年也開不上兩次會,村里落后的面貌亟待改變。
兼任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派出所民警賈晨翔走上了“前臺”,2010年5月1日,“最北夫妻警務室”在洛古河村成立,民警賈晨翔夫婦就成為洛古河村的第63戶常住居民。兼任村黨支部副書記的他主動入村戶、察民意、解民憂,通過所黨支部與村黨支部的協調,建立了由村民自己推選的矛盾糾紛調解組織,設立了“法制維權崗”“青少年維權小組”,建立了“農民生態文明大院”,并通過所黨支部向鄉里遞交了修筑一條田間運糧路的可行性報告,使總投資近30萬元的硬化路面順利修通。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村里的土地糾紛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政府和村民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群眾過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洛古河村黨支部因工作成績突出連年被上級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北極鎮北極村的張全老兩口已近80歲高齡,平時生活十分困難。了解這一情況后,這個所黨支部發揮警地共建優勢,主動與當地黨委政府聯系,積極商討幫扶對策,成功為老人辦理了低保,讓他們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為了讓老人能夠安享晚年,這個所和當地黨委政府逢年過節都會給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每月都會組織人員到老人家里干一些家務。“我這么大年紀了,從來沒有享受過別人的照顧,現在有了你們,真是過上好日子了。”面對經常來家里幫忙的邊防民警和政府工作人員,張全老人總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警地黨支部共建聯創,為我們開展群眾工作找到了新方法,通過黨組織之間的溝通聯系,架起警民之間的連心橋,更好地推動了邊防工作的開展。自2010年以來,在北極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已經為這個所12名民警家屬解決了工作問題。”漠河邊防大隊政委姚進介紹道。
“誓將冰雪化熱血,迎著寒風攀高峰”“守一方寒土,暖百戶千家”。北極邊防派出所全體官兵就像大興安嶺上的青松,在風雪呼嘯的祖國北極邊境線上傲然挺立,永做百姓心中的北極光!
背景鏈接:
北極邊防派出所自2004年以來,先后80余次受到各級表彰,榮立集體三等功三次,集體二等功一次,這個所官兵先后有50多人次立功受獎,其中一人榮立個人一等功,三人榮立個人二等功,40余人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08年分別被公安部和黑龍江省政府授予“北極模范派出所”“愛民固邊模范派出所”榮譽稱號。2013年5月16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簽署命令,為北極邊防派出所記集體二等功。2016年,北極邊防派出所洛古河夫妻警務室民警賈晨翔家庭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