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立勛(重慶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刑偵總隊總隊長)
警務縱橫
構建“全合成、全聯動、全鏈條”侵財犯罪打擊機制
文/吳立勛(重慶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刑偵總隊總隊長)

2016年初,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一打三年的打擊“盜搶騙”犯罪專項行動,以建立、完善“全合成、全聯動、全鏈條”的侵財犯罪打擊機制,并以提升公安機關整體打擊能力為宗旨,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待、保障人民合法權益、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盜搶騙”犯罪數量多、影響面廣,嚴重危害社會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是近年來社會治安的突出問題。在侵財案件中,入室盜竊、電信詐騙、扒竊等案件呈大幅上升趨勢,特別是電信詐騙上升幅度更大,是直接拉升全國刑事案件總量的主要指標。
“盜搶騙”專項行動的主要打擊對象是盜竊、搶奪、詐騙、掩飾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等多發性侵財犯罪;打擊重點是與其關聯的跨區域系列團伙犯罪、地域性職業犯罪群體、銷贓犯罪、街面犯罪和慣犯累犯等五類犯罪,實現起訴“盜搶騙”犯罪嫌疑人人數上升、起訴外地“盜搶騙”案件數上升和“盜搶騙”犯罪分子中判處五年以下刑罰比例上升的“三個上升”。
一是全面采集、錄入、整合案件信息。認真受理每一起“盜搶騙”案件,按照“四必”要求勘查現場,全面采集案件現場信息、涉案人員信息和涉案物品信息,準確錄入刑專系統。
二是及時開展研判串并。分析研判,主動發現跨區域、系列性、團伙性案件線索。充分發揮信息、科技、資源優勢,及時、精準研判出高質量信息產品,更多更好地提供信息支持。
三是嚴格執行層報制度。跨區域系列團伙案件必須實行三級研判、逐級層報、上抓一級的偵查方式,這是規模化、體系化打擊跨區域系列團伙犯罪的必由之路。
四是統一組織偵查。各區縣刑偵部門負責組織指揮本區縣范圍內跨區域案件的偵辦。對重大跨區縣的系列案件,原則上由刑偵總隊組織偵辦。全國范圍內重大跨區域案件,由刑偵總隊提請公安部刑偵局組織指揮。
五是實行整體起訴。公安部要求,對跨區域系列團伙“盜搶騙”案件,原則上實行整體移訴,將全部團伙成員和全部案件統一移交到主辦地,一并提起訴訟、徹底打擊,對犯罪分子重打重罰,“案不漏人、人不漏罪”。
一是建好全國地域性“盜搶騙”職業犯罪群體數據庫。地域性職業犯罪群體原籍地公安機關要全面采集本地職業犯罪群體重點人員的各方面信息,錄入全國地域性“盜搶騙”職業犯罪群體數據庫。
二是對地域性“盜搶騙”職業犯罪群體開展全國查控。依托公安部刑專系統,從人員流、物品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個環節入手,開展預警研判、案件串并等工作,抓獲一批地域性職業犯罪人員。地域性職業犯罪群體原籍地要不斷研究犯罪群體的新動向、新手段,及時向全國通報。
三是地域性“盜搶騙”職業犯罪群體所涉案件原則上由原籍地移送起訴。公安部要求,專項行動中各地偵辦終結的案件,凡是作案成員來自公安部掛牌重點打擊地區的,原則上移交原籍地市、縣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偵辦地要及時將犯罪嫌疑人及案件卷宗、證據等移交犯罪嫌疑人原籍地。公安部對案件主辦地、協辦地和原籍地的公安機關同時考核計分,并視情給予經費支持。
打擊銷贓犯罪是打擊侵財犯罪的根本舉措之一,必須將其提上議事日程。我們要牢固樹立既要破案也要追贓的理念,對每起“盜搶騙”案件的涉案贓物要一追到底,這既是盡最大可能為人民群眾挽回損失的需要,也是體系化打擊侵財犯罪的需要。各地公安機關在偵辦案件中,要強化案件和銷贓窩點兩個方向的偵查工作,全鏈條打擊“盜搶騙”犯罪分子。
一是從案件打到窩點。發案地公安機關要從案件出發,順線追蹤贓物去向,發現查找銷贓窩點,抓獲銷贓人員,追繳涉案贓物。銷贓窩點地公安機關要配合發案地公安機關做好犯罪嫌疑人抓捕、犯罪證據固定、贓物追繳等工作。
二是從窩點打到案件。銷贓窩點地公安機關要通過多種手段,積極主動發現銷贓窩點,從銷贓窩點的贓物出發,順線反查追蹤贓物來源,發現抓捕“盜搶騙”案件犯罪嫌疑人。
三是一追到底、全線打擊。各地對破獲的案件和抓獲的犯罪嫌疑人,要深挖細查,一追到底,全線打擊,力爭將各個環節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
要加大對扒竊、搶奪、詐騙等街面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力爭更多地抓獲現行,比對擴線,努力提升打擊力度。一是多抓現行, 2016年,重慶市招錄了1300多名反扒輔警,要加強人員實戰培訓和管理,讓他們認得準扒手、抓得住扒手,多抓現行,力爭敵動我知,規模化、體系化打擊扒竊犯罪。二是強化信息采集比對。對查獲的“盜搶騙”嫌疑人員,必須全面采集其生物、通信、金融、社會關系等基礎信息,及時錄入相關系統。三是做好案件移交工作。派出所等一線執法部門對現場抓獲的街面犯罪嫌疑人,經比對、審核,發現有跨區域、系列性、團伙性犯罪嫌疑的,要盡快移交刑偵部門,由刑偵部門擴線偵查。
重慶的刑專系統已經建立了刑偵關注人員數據庫,可以對刑偵關注人員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網上調控,研判發現人案關聯信息,指令各地及時落地偵查打擊。加強“盜搶騙”犯罪中的慣犯、累犯、多次作案以及有前科劣跡人員的信息采集力度,及時錄入刑偵關注人員數據庫,充分利用重慶刑專系統建立的調控數據模型,對“盜搶騙”刑偵關注人員進行積分預警,對于達到一定預警分值人員,開展專業信息研判,實現人案關聯,形成信息產品后部署打擊。各級公安機關要根據上級公安機關下達的偵控指令,對已經人案關聯的“盜搶騙”犯罪關注人員,落實偵查經營措施,搜集固定犯罪證據,及時予以打擊。
打擊“盜搶騙”專項行動,一打三年,時間長、任務重,涉及部門多,涉及刑偵、網安、技偵、監管、法制等大刑偵部門,既是一次打擊“盜搶騙”犯罪的破案戰役,又是落實、深化打擊犯罪新機制的載體。
一是進一步加強以三級研判合成作戰為核心的機制建設,要以三級研判合成作戰機制為核心,逐步實現偵查方式的轉變,切實解決警種與警種之間、市局與區縣局之間、區縣局與刑偵部門和派出所之間、區縣局與區縣局之間上下左右相互貫通,無縫對接的問題,真正實現全警合成作戰的工作格局;要落實好刑警支(大)隊、刑偵總隊要上抓一級制度,開展好對跨區域、系列、團伙案件的組織偵辦工作;要推進深挖犯罪工作機制,查獲“盜搶騙”嫌疑人更多的案子、更大的涉案金額、更多的作案區域、更多的同伙,將其涉嫌的犯罪打深打透,提高侵財犯罪重刑率;努力強化重慶與公安部的縱向合成、與其他省區市公安機關的橫向合成。
二是進一步加強以“刑專系統”為核心的信息平臺建設,體系化、規模化打擊“盜搶騙”犯罪,必須有強大的信息平臺支撐。不斷豐富刑專系統數據資源,為全市打擊“盜搶騙”犯罪提供更多的信息;要進一步完善模型建設,優化模型功能,提高系統效能;要加大培訓應用力度,確保破案打擊一線民警人人會用。
三是進一步加強以“一長四必”為核心的刑事技術建設,按照“一長四必”的要求,全市刑事技術人員有500人左右的缺口,要力爭三五年之內全部配齊。警務技術序列改革為刑事技術工作提供了發展契機,要抓住機遇,做好對在崗技術人員拴心留人工作,防止技術人員流失。要繼續加大充實文職、協警從事技術輔助工作的力度,以緩解技術人員不足的矛盾;要加快新技術、新手段、新設備的應用。要強化對“十二五”期間裝備的現場快速錄入設備、勘測通、激光生物物證發現提取等新設備的使用,提升現場物證的發現提取能力,要加強電子物證技術和視頻偵查技術建設應用,在全市所有區縣局建成電子物證實驗室,視頻偵查部門和刑事技術部門要研究制定全市現場勘查視頻提取、保存規范。
四是進一步加強以實戰化實體化為核心的隊伍建設,目前,跨區域系列團伙犯罪已經成為常態,特別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犯罪的產業鏈越來越長,僅靠縣級公安機關無法打擊整個犯罪鏈條。刑偵總隊職能必須轉型,必須加強實戰能力建設,直接偵辦或組織指揮大要案件和跨區域系列團伙案件的偵辦。要增加專業力量,主要是偵查指揮干部和刑偵專業信息研判干部,確保承擔組織指揮任務;要盡快提升指揮能力,按照善于組織合成作戰、善于組織研判經營、善于組織收網抓捕、善于組織整體移訴的要求,集中警力和偵查辦案專家,為基層攻堅克難偵破團伙系列案件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