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
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如今正在威脅著全球許多沿海地區,其中包括湄公河三角洲——這里是越南主要的水稻產區。只有一種樹,成為了隔開這個國家與海洋的屏障。

會安是越南的一座古城,陰沉天空下的它如同一幅顏色柔和的水彩畫。而眼前這座優雅的紅色廊橋,像是懸掛在了烏云與波光粼粼的運河中間。筆者停了下來想為這處地標拍照留念,然而舉起相機時,筆者沒有想到自十八世紀以來會安作為越南國際貿易港口的輝煌歷史,相反,卻對它的未來感到擔憂。
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對全球諸多沿海國家構成了巨大威脅,也使得越南身處危險境地。
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的稻米生產中心很可能成為下一個“亞特蘭蒂斯”。據越南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預測,海洋將在2100年前吞噬該地區超過三分之一的土地,沿海城市胡志明市也將面臨被淹沒的命運。雖然會安離湄公河三角洲的海岸仍有一段距離,但其地理位置處于秋盆河入海口,誰也不能保證它能擺脫被海水淹沒的風險。在發生季節性洪水災害期間,當地居民早已養成了把家具搬到樓上的習慣。
面對這些圍繞海平面上升出現的可怕預測,越南并沒有太多的選擇來阻擋海洋對大陸的吞噬。2015年,時任越南資源環境部長阮明光告訴記者:“越南所能做的最好的努力就是去種更多的紅樹林。”紅樹林是樹木世界里調節氣候的超級英雄。它們在沿海的沼澤地長大:細長彎曲的樹干和蜘蛛腿般的樹根浸泡在咸咸的海水中,根部通過過濾鹽水,可以抵擋海水侵蝕海岸線。它們還能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保護農田免受鹽水滲透,最值得一提的是,紅樹林可被看作大氣的吸塵器,擁有強大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
澳大利亞國際林業研究中心、查爾斯達爾文大學的研究員西吉特·薩米托也表示:“紅樹林生態系統中儲存的有機碳儲量大于其他森林類型的三到五倍。”然而,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越南已經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紅樹林,原因主要是水產養殖業和城市的發展。
先“吃上飯”還是先“能呼吸”?對于發展中經濟體而言,這是一道永恒的環境保護難題。盡管在短期內,砍伐紅樹林養蝦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總的說來,完整的森林系統才能給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通過保持鹽分水平,紅樹林促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意味著漁民可以捕獲到更多種類的魚。
據估計,紅樹林沼澤為越南近海捕魚業帶來的價值,相當于每年4.4億美元。盡管金額龐大,但這個數字很難激起當地人的興趣。

在會安,通過獎勵補助地方保護項目,“未來紅樹林”(MFF)項目取得了顯著進展。自2013年以來,MFF項目致力于將會安打造成生態旅游勝地,但其根本出發點還是保護棕櫚科水椰,構筑海岸安全屏障。棕櫚科水椰,又稱水椰,在紅樹族譜中占據著獨一無二的地位:它是棕櫚科中唯一能夠適應咸水海域生長的水生物種。盡管水椰在吸收二氧化碳上的能力不如紅樹林卓越,但它們仍舊是“有效的固碳器”,同時起到防風浪、固海堤的作用。從遠處望去,那一叢叢碩大的葉片仿佛巨大的綠色羽毛隨風搖動,就像一片生長在水中茂密的椰子林,當地人還會在附近投擲一些魚和小烏賊。
這里的水椰林也是會安迦南島社區所在地,漁民在水椰區駕駛著一種用竹皮編織的船,當地稱“簸箕船”,現在不少游客也嘗試著乘坐“簸箕船”,體驗穿梭于椰林的樂趣。這也是MFF項目為了幫助迦南島所開發的一個生態旅游計劃,讓游客們在船只上就能游覽到整片水椰林。此舉不僅增強了當地民眾的生態意識,增加了當地居民收入,更展現了水椰林在迦南島未來發展中具有的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
MFF項目還補助當地婦女,幫助她們把自己的房子打造成生態家庭旅館。當然,并不是每家都有資格成為家庭旅館,不僅要約法三章,還在環保生態與文化體驗上有著嚴格要求。例如,必須有至少兩代人住在家里,以幫助客人通過共同的生活體驗來學習當地社區的文化和歷史。游客可以隨同家庭旅館的主人在田野里勞作,也可以乘船進入水椰林,參與烹飪課和家庭活動。
與其他的當地項目一樣,生態家庭旅館剛起步時規模都比較小。2017年3月,頭兩家家庭旅館剛剛開業,還有兩家目前在審核評估中。
MFF項目在不斷推進保護工作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其中之一便是許多當地居民缺乏環保意識。當地人更關心的是如何維持生活開支和養家糊口,沒有心思認真對待環境變化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迦南島婦女聯合會項目主任玄陳吳說道:“雖然人們談論很多關于氣候變化的事, 但對其所帶來的威脅并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