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螺母維氏硬度測量的不確定度主要來源于壓痕對角線重復性、硬度計、數值修約及標準硬度塊等;根據國家計量技術規范JJF1059,建立維氏硬度的測量模型,對螺母維氏硬度試驗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定。
關鍵詞:維氏硬度;螺母;不確定度
測量不確定度意為對測量結果正確性的可疑程度。測量的水平和質量用“測量不確定度”來評價,不確定度越小,則測量結果的質量越高。在對螺母的維氏硬度測量過程中,存在著多種影響因素,本文對主要影響因素開展了研究。
1 測量過程概述
(1)測量依據:GB/T 4340.1-2009 金屬材料 維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
(2)環境條件:實驗室溫度控制在(20±5)℃,相對濕度≤80%。
(3)測量儀器:北京時代THVP-50型數顯維氏硬度計。
(4)被測對象:滿足GB/T 6170 要求的螺紋規格D=M20、性能等級為8級的1型六角螺母。
(5)測量模型:
式中:F為試驗力(N);d=(d1+d2)/2(mm);d1為壓痕對角線1的測量值(mm);d2為壓痕對角線2的測量值(mm)。
2 標準不確定度的評定
2.1 壓痕對角線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u(d)
選取任意一個螺紋規格D=M20、性能等級為8級的1型六角螺母,在HV30重復條件下連續測量10次,壓痕d的測量結果為:
2.1.1 壓痕d1的影響
由表1可知算數平均值:
其單次實驗標準偏差:
測量方法中給出對于同一樣品要測量3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因此測量重復性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2.1.2 壓痕d2的影響
由表1可知算數平均值:
其單次實驗標準偏差:
測量方法中給出對于同一樣品要測量3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因此壓痕d2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2.1.3 壓痕d的合成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2.2 硬度計示值允許偏差引入的不確定度u(m)
根據校準證書給出硬度計校準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為urel=1.4%,k=2,則硬度計示值允許偏差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urel(m)=■=0.7%
2.3 硬度測試值進行數值修約所引入的不確定度u(x)
根據GB/T434001-2009,當硬度值≥100時結果修約到1,其半寬為0.5,所以硬度測試值修約導致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urel(m)=■=0.1106%
2.4 標準硬度塊引入的不確定度u(s)
檢定證書給出了標準硬度塊的均勻度為1.0%,因此標準硬度塊均勻度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urel(s)=■=0.2887%
2.5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因為螺母維氏硬度的不確定度分量是獨立不相關的,所以合成相對不確定度為:
2.6 擴展不確定度
擴展不確定度為合成標準不確定與包含因子的乘積,JJF1059中對普通實驗室的要求取包含因子k=2(即置信概率約為95%),因此螺母使用30kg力進行維氏硬度檢測時測量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為:
U=ku=8.3374HV30,k=2
因為HV30=261>100,所以U取1位有效數,即U=8HV30
3 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
261HV30,U=8HV30,k=2
此結果表明,在螺紋規格D=M20、性能等級為8級的1型六角螺母維氏硬度HV30的測試結果可能包含8HV30的不確定度,即有95%的可能性其結果在(261-8)HV30~(261+8)HV30的區間。
參考文獻
[1]JJF1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S].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1.
[2]GB/T 4340.1-2009金屬材料 維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3]魏志華,章俊仁.金屬維氏硬度實驗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J].實用測試技術,2001(1):34-36.
[4]胡永江,李生初,楊航飛,等.金屬材料維氏硬度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J].金屬制品,2009,35(1):59-60.
作者簡介:杜麗曉(1986,02-),女,民族:漢,籍貫:河北石家莊,學歷: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理化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