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在對社區體育的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發展意義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初步提出了社區體育的發展策略,希望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更好的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提升我國的國民身體健康素質,為實現健康中國發展策略作出貢獻。
關鍵詞:社區體育 重要意義 分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們的價值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健康第一”成為人們對生活的最高追求。因為健康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繁榮昌盛的條件和保證。而健康作為人類最高價值的追求,必然促使人們考慮并關注保持健康的方式和方法。
社區體育正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保持與增進身體健康為目的,并為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服務的一項活動,是實施“健康第一”的重要途徑,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發展社區體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發展意義。
一、社區體育是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基本內容
社區生活方式是否文明健康科學,是衡量社會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社區文化生活是否豐富,是關系到人們提高精神生活質量,保持精神健康的一個重要問題。體育鍛煉作為一種大眾文化,集娛樂、健身、消費、審美等功能于一體,理應成為人們業余文化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轉型期,另外知識經濟的到來必然會導致現代人生活方式產生巨大的變化。而開展社區體育健身活動必將是未來人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開展社區體育活動對于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增強國民體育和維護社會穩定,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二、社區體育溝通了人際關系,緩解了老齡社會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傳統的以單位為活動范圍的生活空間逐漸被打破,生活在居民區的人很難有機會進行彼此的交流,使人們感到了人際關系的淡漠與孤獨,尤其是以居民區為主體的中年人與老年人。按聯合國的規定,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10%或65歲以上人口超過7%,即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占世界老齡人口的1/5[2]。據預測2004年中國老齡人口將超過7%,這標志著中國徹底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的增多,使國民醫療支出迅速增長,給國家帶來嚴重的負擔。所以,最終要將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推向社會。而老年人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由于離開了工作,遠離了娛樂設施集中的鬧市,子女因工作忙,沒時間陪他們,所以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獨感。而人是需要情感交流的,否則不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體育活動作為一種最積極的生活方式,不僅能使老年人保持健康、延年益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為他們提供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集體中找到友誼與歸宿感,所以社區體育理應在解決老齡問題中得到足夠的重視。
三、社區體育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生機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的精神生活越來越重視。特別是1995年我國雙休日制度的實施,伴隨假期黃金周等勞動工作日制度的改革,減輕了人們的勞動負擔,使人們有了更多的余暇時間。因此他們要尋求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走出家門,參與其中,到戶外進行體育活動,并通過體育活動強身健體、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提高生活質量。社區體育活動已成為居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天早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健身園、各社區內、各處空地、各公園,有成千上萬的人進行健身鍛煉,可謂“風景這邊獨好”,形成了獨特的社區文化,給人以積極、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社區體育能有效地增強人們的體育意識,增加體育人口數量
體育意識是客觀存在的體育現象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對體育功能、價值等的思維和判斷的總合。從人們體育意識形成的過程及其規律上看,人們的體育觀念往往是在一定環境中的“觸境生情”,其中,周圍環境的影響,對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社區體育是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中進行的,各種體質和精神條件以及社會環境不同的個體或群體集聚在一起,他們對體育有不同的需求和享受方式。因而在一個不大的生活范圍內可以看到或參與各種旨在強身的、健體的、娛樂的、交往的、教育的體育活動、技術交流和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積累,這樣易于形成較厚的體育氛圍,并由此促進體育意識的形成。隨著人們體育意識的增強,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在逐漸增多,所以體育人口的數量也在不斷提高。
隨著人們對社區體育認識的逐步深入,社區體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社區體育雖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已得到廣泛開展。社區體育要快速、健康發展,必須需要相關部門作出努力。比如,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經費投入,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促進體育人口的增加等等。具體來說,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加強相關的社區體育法制建設,加大對社區體育的宣傳力度;加大社區體育經費投入、改善社區體育場地設施,注重提高場地器材的利用率;注重豐富多彩的社區體育活動的組織,增加體育人口,發展特色體育項目;做好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有機結合;逐步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制度。
參考文獻:
[1]章輝美,黎純.我國社區體育的興起及其意義[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
[2]何穎,左彬.新時期我國開展城市社區老年體育服務的意義及對策[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
[3]陳東九.論我國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與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2
作者簡介:
張鵬沖(1987-)男,漢族,河南商丘人,現為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體育教學部體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