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我國群眾體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本上,提出了解決目前群眾問題的大致思路,希望能夠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更好的促進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提高國民身體健康素質。
關鍵詞:群眾體育 問題 解決思路
1、目前我國群眾體育發展的問題研究
1.1群眾體育發展主要矛盾分析
群眾體育事業作為建設體育強國的基礎,其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前景。縱觀當前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現狀,我們清醒的認識到,目前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的主要矛盾是,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以及迅速發展變化的體育形勢,社會體育場地、場館資源的相對不足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群眾體育發展的水平、質量、結構、模式、指標體系還不夠完善,體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尚需進一步深化,群眾體育運行機制、組織模式、職能設置、隊伍素質等方面都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
1.2 群眾體育發展的障礙性因素過多
目前,國民素質總體水平有所高,但提高幅度不大,根據全國第三次國民體質檢測結果顯示,與2005年相比,2010年國民體質總體合格率有所增長,這種增長趨勢從不同年齡、性別以及城鄉人群中均有所體現;體育場地設施仍然緊缺,我國體育設施建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與迅速增長的人口相比,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體育需求也不斷增加,我國的體育場地設施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鍛煉的需求;體育人口不多: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獲得了迅速發展,體育人口數量呈現出持續穩定的增長態勢,但與西方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相比較,仍有一定差距;由于群眾組織網絡結構不完善,導致群眾體育活動參與的數量大、規模大,但質量不高。體育組織化程度不高,處于自發、松散狀態,健身項目相對單一并缺乏科學指導,特別像老人、青少兒、殘疾人等這一弱勢群體,基本沒有進行科學的健身指導;群眾體育規模城鄉差異顯著;體育社會指導員不足等。
1.3 群眾體育發展本身先天條件不足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眾多以至于人均占地資源少、多民族、區域的特點,城鄉的、社區的差異,活動人群的差異等基本特點,導致了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存在許多不平衡;群眾體育事業內部與外部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不僅影響群眾體育自身的發展,也影響了整個體育事業的發展。我國之所以與世界體育強國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發展的失衡,特別是相對于競技體育的發展,群眾體育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協調。
因此,“十二五”時期,我們必須迎難而上,繼續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和《全民健身計劃》為抓手,有針對性的提出增強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更加廣泛的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為全民健身提供更加科學、人本的公共服務;同時,高度重視、努力解決阻礙和制約群眾體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矛盾和問題是重點,也是難點。因此,探索我國的群眾體育發展的新路子、新指標、新體系是當前擺在全國體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2、群眾體育發展的思路研究
貫徹《全民健身條例》、《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重要體育政策法規相關精神,來促使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它將為我國群眾體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論標準、技術支持及有力的研究基礎,使我國群眾工作規范化、有序化、科學化、健康化的發展,開展群眾體育監測,還可以宣講科學健身知識,傳授科學健身方法,不斷加強對群眾體育發展狀況、國民體質狀況的研究監測和統計工作,進一步完善國民體質監測、體育鍛煉標準、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等相關信息的發布制度。
2.1深入開展全民健身宣傳教育,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普及體育知識,開展體育常識講座,引導和鼓勵城鄉居民長期不懈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以此來提高全民科學健身素養,以此來促進國民體質、素質進一步提高,才能不斷地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技能水平。
2.2加快體育立法進程,修訂完善體育基本法、單項體育法、體育競賽法,進一步完善體育立法體系的建設,加強體育執法和體育執法監督。嚴格審查運動員的參賽資格、加大興奮劑查處力度。當前要繼續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同時不斷完善舉國體制。
2.3組織適合不同人群、不同年齡段的體育活動方式,有針對性的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需求。著力推動職工體育,大力推進殘疾人體育,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重視發展老年人體育,積極發展少數民族體育,加快發展農村體育,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體育。大力宣傳推廣科學健身方法,進一步壯大體育社會指導員隊伍。
2.4群眾體育的發展需要強有力的經費作為支撐,當前,我們不僅加大各級財政對群眾體育事業投入,更應該全方位的爭取社會團體對體育事業的經費支持,并且要進一步做好體育彩票的發行和管理工作,加強對體育彩票的公益金使用的監管力度。
2.5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不斷得到滿足,人們的身心健康不斷提升,國民體質不斷增強,最終構建和諧的小康社會,促進體育事業的協調發展,這是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發展最終目標,也是我國建設體育強國必由之路。然而,在建設體育強國過程中,競技體育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金牌數量就是好的證明。群眾體育就顯得相當滯后了,群眾體育的發展需要其內部體育法制、體育場地設施、學校體育、組織網絡建設、體育經費、體育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協調發展,最終促進國民體質的增強。
參考文獻:
[1]劉文明,徐君偉,楊忠令.我國群眾體育均衡發展的理論探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
[2]劉凱.我國群眾體育發展策略研究[J]才智,2014
[3]肖勇.論我國群眾體育發展機制的完善[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4]季新濤.現階段我國群眾體育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5]張偉.我國群眾體育發展策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
作者簡介:
周偉(1987-)男,漢族,河南固始縣人,現為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體育教學部體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