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強
摘 要:云浮C廠兩臺機組是上海鍋爐廠生產的SG-1036/17.5-M4506,亞臨界參數、帶再熱、單汽包自然循環、島式布置、全鋼架支吊結合的循環流化床鍋爐。與300MW等級汽輪發電機組相匹配。鍋爐主要由單爐膛、3個高溫絕熱旋風分離器、前墻8點給煤,同時配備床上、床下燃燒器。自投產以來,鍋爐運行基本正常,但由于經驗不足,設計缺陷以及技術不成熟,鍋爐長期保持高床溫、大風量運行,由此引發不少問題:文章從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高實際狀況尋找原因,從運行控制到燃料控制,通過技術改造解決問題。從而為同類型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安全運行、環保達標排放控制提供參考和積累經驗。
關鍵詞:300MW循環流化床;床溫;控制措施
引言
循環流化床鍋爐近年得到國內的認可,在經濟性上燃料適應性廣、燃燒效率高和負荷調節范圍大等優勢。在環保清潔方面具有NOx排放低、可實現燃燒過程中直接脫硫等對控制污染有重要意義。云浮C廠兩臺機組均為上海鍋爐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0MW循環流化床機組;自投產以來,鍋爐運行基本正常,但由于經驗不足,設計缺陷以及技術不成熟,鍋爐長期保持高床溫、大風量運行,由此引發不少問題:本文從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高實際狀況尋找原因,從運行控制到燃料試驗,通過技術改造解決問題。從而為同類型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安全運行、環保達標排放控制提供參考和積累經驗。
1 床溫高的問題
1.1 控制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的意義
床溫是指循環流化床鍋爐密相區的床層溫度,分為上層床溫和下層床溫。它是反映爐內燃燒狀態的重要參數,床溫的控制直接影響鍋爐的燃燒穩定和燃料的結焦性以及脫硝、脫硫效率(爐內脫硫方式時)。
1.2 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高產生的問題
云浮C廠兩臺機組均為上海鍋爐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0MW循環流化床機組;分別于2010年7月和8月投入商業運行。鍋爐運行基本正常,但由于經驗不足,設計缺陷以及技術不成熟,鍋爐長期保持高床溫、大風量運行,由此引發不少問題:
(1)床溫高、風機出力大,能耗大。當機組負荷N≥250MW時,平均床溫都保存在≥930℃一次風量基本都保持≥410KNm3/h、兩側風機電流基本保持在230-250A。二次風量基本都保持≥300KNm3/h、兩側風機電流基本保持在110-125A。這反應出機組運行中為保證床層流化及控制床溫,風機出力均保持較高,導致高電耗。
(2)床溫高且不平均,部分單點高,難以判斷爐內真實燃燒狀況。造成配風混亂。
(3)一次風量大,風速高,摩擦系數增大。容易造成四管泄漏。
(4)風量過大,排煙溫度高,鍋爐熱損失大。
(5)NOx排放量超標。據設計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控制在850-900之間NOx的生成最少。在床溫普遍≥930℃的情況下。由于在設計初期的國家NOx排放指標沒有那么嚴格(400mg/Nm3),所以沒有配套脫硝裝置,導致NOx排放經常超標(排放指標200mg/Nm3)。通過不定期的采樣,同整個數據記錄的對比,平均每天NOx排放超標平均時間達18小時。
2 控制措施和效果
通過分析,總結云浮C廠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過高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1)循環物料少,流化風配風不合理。
(2)床層床料粒徑配比不合理。通過不定期抽樣發現床料粒
徑≥8mm的占據30-48%,且不均勻,粒度過粗過多。
(3)風帽設計不合理。布風會產生盲區,加劇風帽磨損,造成流化不均。
通過技術控制和設備改造,我們采取下面四個措施,得到比較明顯效果。
(1)控制返料器風量配比,合理分配回料閥松動風和返料風配風。并制作典型工況操作卡指導操作。
原回料閥松動風和返料風配風比例不合理,通過優化調整后,松動風調整門開度規定為30%,返料風調整門開度規定為95%以上,以保證回料閥立管差壓建立和循環料的返料正常。在稀相區差壓不大于1.5KPa的情況下,松動風門不作運行調整。
(2)從控制床層顆粒度入手,在原本設計上沒有設置爐內脫硫系統,所以通過摻燒常規爐渣來改善床料的均勻性。同時在配煤中加入高灰分的煙煤,蓄高床壓后進行排渣,是床料的大顆粒可以通過冷渣系統排出,一達到床層顆粒置換和控制的效果。降低的風量,減少了風機損耗,也降低風帽和爐管的磨損。
(3)對風帽(大直徑鐘罩改進型風帽)進行技改,改變風帽開孔數和開孔方向。達到減少布風盲區。減少風帽的磨損,降低因為風帽磨損造成風室漏渣,流化不均。還進一步降低一次風量,減少風機電耗。
(4)通過試驗調整入爐煤顆粒度配比,在源頭把關。這是我們主要采取的措施:通過縮小部分二級破碎機錘頭間隙和篩網網眼尺寸,減小大顆粒比例和加強采樣監測,從源頭上控制入爐煤顆粒度分布,控制1-6mm份額最大85%的要求,顆粒度≥8mm的從占據30-48%縮小至15-20%,合理分配顆粒比例;采樣監測工作更細致化,增加不同的取樣點,并形成實時報表。
3 結束語
(1)床壓降低,一、二次風機電流降低,飛灰可燃物低,氧量可繼續降低至2.0%左右,因此廠用電率下降。
(2)250MW負荷以下運行時,隨著床壓的降低,爐內循環物料量減少,但隨著顆粒度比例的控制調節,床溫仍維持>915℃,確保飛灰及底渣燃盡,同時保證單點不超過960℃。
(3)滿負荷一次風量達到46萬Nm3/h風室不漏渣,上層平均床溫低于920℃,單點最高床溫低于960℃。
(4)科學試驗合理的入爐煤顆粒度配比,并嚴格按照要求把關;既有利于控制床溫,也有利于分級燃燒控制NOx濃度。
(5)通過摻燒常規爐渣和高灰分煙煤,使是流化床鍋爐床溫和床壓可控性提高。
(6)床壓和床溫的降低,減少了一、二風量,使爐內摩擦系數降低,四管泄漏幾率降低。減少流化床鍋爐因泄漏造成非停的次數。提高機組安全經濟性。
(7)提供了180MW至300MW負荷條件下鍋爐最優運行參數操作卡;經考察運行,節電效果明顯。
(8)隨著床壓的適當優化降低,系統阻力降低,一、二次風機電流有所降低,一、二次風機及引風機耗電率環比下降0.69%,鍋爐熱效率提高了0.5-0.8%。使得在機組停運及負荷率環比下降的情況下,廠用電率、供電標煤耗大幅下降。此項工作估計能使供電標煤耗下降4g/kw.h,按#5、6機組利用小時5000h計算,每年可標準煤
12000t。
參考文獻
[1]岑可法,倪明江.循環流化床鍋爐理論設計與運行[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
[2]閻維平,于希寧.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控制過程分析[J].鍋爐技術,2001(12).
[3]李云峰,王化躍,石業鵬.淺析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的調整[J].山東煤炭科技,2008(6).
[4]李鵬飛,趙明,賽俊聰,等.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動態特性的試驗研究[J].熱能動力工程,2014(5).
[5]王錕.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及汽溫調整[J].能源與節能,2013(8).
[6]丁勇富,何映光.3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床壓、床溫的控制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