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如是說。教壇耕耘幾載,不是桃李滿天下,但也有所心得和體會,尤其是讀了《孫子兵法》更是感覺古人的智慧和我們現代的教育教學理念有著密切的關聯,雖然《孫子兵法》是用來對與戰爭的,不宜用來處理現在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也不符合現在我們所倡導的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教學新理念,所以在佩服古人的同時也只能是從兵法中借鑒一二,靈活運用。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就是說學生是一個班級的根本,教師是一個學校的脊梁,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或者一個學校的管理者不可以不耐心地細致的分析研究考察,從外到內,由遠及近,從家庭到學校,從課上到課下,從聽課到自習,從班級到宿舍,從后勤到教學,從開學到期末都需要我們認真的考察研究,了解學情,分析學情,找出原因,探討方法,使我們能夠準確的掌握學生的真實的學習情況,內心情況。了解教師的家庭生活,身體心理狀況,及時的作出應對,不打無準備之仗。在今天這個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這關系到一個班級和學校的生死存亡,關系到一方百姓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成敗,教育是國家的基礎。
故經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道者,學校的政策,學校的管理機制管理方法,每個學校的方法各有差異,普通中學也好重點高中也好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和激勵機制,方法好會激勵班級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把一個班級的最大的能量激發出來,達到很好的教育教學學效果產生很好的成績。河北衡水中學就是一個很好例子,找到了作為普通中學發展的思路激發了教師的自身的潛能,學生的學習潛能,一個班級也是如此,一個學校也是如此,甚至是一個國家。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和激勵機制,激發每一個學生,每一名教師的積極性,努力拼搏。一個好的教育管理體制可以讓師生與之死,與之生,克服前進道路的重重艱難險阻,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天者,合理的教學時間的安排和課程時間的安排,高中區別于初中,學生的身體狀況也是有區別的,在遵循學生的身體成長規律和思想成熟規律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安排好教育教學時間,高中生的在校時間我們可以參考相關教育部門的統一規定,但是不能一刀切,應該因時因地而采取不同的在校時間嗎,冬季和夏季的時間也應該有所不同,應考慮到學生的身體耐力和教師的工作強度,做到勞逸結合。課程時間的安排也應該是科學合理的,而不能急功近利,上午時間最宜聽課,聽新內容,理解新內容,下午時間宜安排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晚自習時間可以自習,復習,預習,給學生自主的學習時間。充分合理的時間安排會產生較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成績。勞逸結合更能提高教師的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
地者,學校的地址,規劃,班級班額的設置,教學工具和先進教學設備的配備。學校大多選址在安靜的地帶,遠離工廠區,遠離喧鬧的街道,給教學一片安靜的教學空間,學校的規劃,應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學設施和必要的教學設備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班級人數的安排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過多的班級人數,是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反而產生了負面的影響,給班主任工作帶來極大的負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怎么能一個人照顧到太多人的班級呢?否則班任是無法展開耐心細致的班主任的工作。班級建設也應該與時俱進,利用先進的電教的設備,提高了課堂效率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任課教師的安排也是如此,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多班額配備會加重教師的工作負擔,反而導致教師的積極性下降,合理的教學任務的安排應該以提高教學效率為基礎。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說的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也應該有一定的智慧,比如組建一個高效的班級干部團隊,發動學生管理學生,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約束。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取決于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校長要緊緊的團結住所有的優秀教師,調動一切的教學資源,形成巨大凝聚力向心力,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教師要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才能樹立自己的權威,不能朝令夕改,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要用仁愛之心,關愛每一個學生,用心靈去溝通,去感化每一個學生,這才能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學校之舟就是學生,就是教師。校長要仁,施仁政,要愛人,要關心人,要以人為本,關心每一個教師,了解每一個班級。仁愛不是溺愛,要勇敢的向學生的不良行為和不合理要求說不,令必行,禁必止要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批評,懲罰,當然我們要勇敢的表揚,不吝言辭,隨時隨地的抓住學生的優點,及時的表揚,因勢利導。對待每一位教師也要有法有規,儒法并用才是治國理政之道,管理學?;蛘甙嗉壱龅健皣馈弊之旑^,嚴能出紀律,嚴能出成績,嚴師出高徒,從嚴治校,從嚴治班,此中有無限之大境界。效法古人,就是為了更好的明天,班級如此學校如此。
法者,校規班規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任何一個組織或者團隊沒有一定的規則不能形成合力,不會產生高效的教學效果。無論是學校還是班級都應該制定合理有人性化的規則,才能約束學生,依法治校,依規治校,以規治班才能取得形成合理的效果。然而法與德并行不悖,我們國家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并舉,內外兼治,在用法與規對學生教師規范的同時,也要以德治校,以德治班,只有真正的立德才能恩威并施并且把這種約束內化成學生和教師內心的自我約束,行為習慣的約束。才能轉化成巨大的學習動力和工作動力,取得學與教的巨大成績。
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古人教會我們為戰的五個方面今天我們把這五個方面靈活的運用到教學中。只要我們教育管理者知道了解并且能夠靈活的加以運用才能把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班級治理好,取得更好的成績。
從事教育工作我們正在路上,需要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腦子要活,方法要精,既要從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也要睜開眼睛看看國外的教學經驗,海納百川博采眾家之長,相信基層的每一位教學工作者不斷的鉆研與創新,中國的教育一定能夠再現輝煌。
作者簡介:高建平,現工作在巴彥高級中學,擔任黨總支書記、校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