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頌華
摘 要:地鐵運行作為我國城市化建設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城市的總體發展與現代化程度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地鐵運行作為人們生產生活的一項重要保證,其正常的運行對于城市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地鐵運行的特殊處理,是維護地鐵運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怎樣在應急情況下對地鐵的運行做行車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地鐵;城市化;應急;行車調整
引言
對于地鐵在運行過程中的行車調整,關乎著地鐵在運行過程中是否安全穩定。特別是一條新的地鐵線路在籌備與使用過程中,如果控制方法的不得當,很容易影響到地鐵的順利運行,對于地鐵運行的整體規劃都有不利的影響。因此,對于地鐵在運行過程中,對于應急方案的制定與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1 應急情況下行車調整的主要原則
1.1 導向安全
應急情況下進行行車調整時,要注意列車運行的安全,將其引入到正確的渠道進行運行。并且在調度的過程中,注意列車中的人財物安全。確定行車調整線路是否存在故障與阻礙,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對列車的行車方向進行調整與改變。
1.2 先通后復
先通后復是指在保證列車順利運行的前提下,再對其進行恢復運作。這樣能夠盡量地降低突發事件對于列車運行產生的危害,保證列車的運行通暢。在列車運行安全的基礎上,合理的解決突發狀況帶來的危害,使列車的運行與事故的處理之間的矛盾合理的解決。
1.3 快速全面
不論是在列車正常運行還是應急處理過程中,對于列車運行方向等狀況,要做到發現速度快、處理及時、解決全面。這樣才能夠更有效的將列車可能出現的事故,以及相關危險降到最低,最大可能地減少列車行進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維護列車營運的安全。
1.4 保證服務
由于列車在運行過程中,承載著較多的旅客。因此,一旦列車運行出現故障,要及時合理的將故障的產生、解決及實時情況傳達給旅客。[1]并不斷地安撫旅客,防止出現暴亂的現象。盡可能地保證列車運行的服務質量。
2 應急情況下的行車調整方法
2.1 應急情況下行車的調整與處理方式
(1)扣車或者臨時停靠列車。一旦列車的行進出現緊急狀況,要對該列車的后續列車進行扣車或者臨時停靠列車的指令安排,并且將扣車與停放列車的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使放行工作順利進行。在列車進行臨時停靠時,要及時通知乘客,使其了解列車行進的現狀。(2)限速并增加停站時間。限速并增加停站時間措施主要是為了故障車輛有足夠的時間處理故障,將故障進行順利的排查與治理。適當的增加停站的時間,能夠使車輛之間的運行更加合理順暢,保證事故車輛的狀況能夠及時的化解。(3)調整線路運行列車數量。一旦列車的運行出現故障,要及時地將其進行停運或者下線處理,在處理好列車上的乘客之后,合理的將其退出運營。但是該方法一般適用于在始發站或者終點站時乘客不多的現象,適當減少列車運行過程中對于乘客造成不必要的困擾。盡量減少線路中故障車輛的運行,縮短車輛到站的等候時間。(4)組織列車小交路運行。一旦故障車輛暫時時間較長,就會對該條線路上的車輛整體運行造成影響,不能及時將故障車輛移除,便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該條線路出現擁擠,車輛運行緩慢,甚至出現停滯的狀況。為了減少這種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可以組織列車小交路運行。在保證故障車輛順利清除顧客時候,通過渡線將車輛轉移到另一方位進行運行回控制點。(5)組織列車單線雙向行駛。車輛運行出現故障,可以適當的組織列車單線雙向行駛,但是一定要保證對于其源頭的控制是合理安全的。單線雙向行駛可以適當地降低行車路段的擁擠,處理好事故車輛的排查或者修復工作。但是,由于這種行駛方式會造成車輛之前運行時間加長,增加旅客的等候時間,要審慎進行使用。(6)組織列車站前折返。組織列車站前折返能夠合理的減少車輛往返耗費的時間。但是這種處理方式會一定情況下占用行車通道,對后續車輛的運行造成影響,或者是在車輛交匯處出現混亂。這就要求車站的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控制。(7)救援故障列車。一旦故障車輛的故障比較嚴重,或者是會影響到整條線路的行進,便要對故障車輛的前后車輛中的人員進行清理,為故障車輛進行及時的救援。[2]保證故障車輛及時的返回到控制點進行檢修,減少故障車輛對于線路整體的影響。
2.2 應急事件處理后恢復運行的行車調整方法
(1)減少停站次數或時間。如果故障車輛出現長時間的延誤,影響到作業的時間,便可以適當地減少停站次數或時間,如果遇到站臺人流量較大、車站發生狀況等現象便可以安排列車不進行停靠。但是,這種現象不能經常出現,會對人流量較大的站點的運行造成不利的影響。(2)組織列車加開、替開。列車減少停靠時間或者越站一旦導致人流不能及時的輸送,可以適當的組織列車加開、替開,選取合理的備用車輛進行運輸。在起始點或者終點處停靠的列車,直接利用備用車輛進行替代,保證其運營的通暢與順利,盡量提升地鐵列車的服務能力。(3)始發站調整發車。車輛的始發站是列車存在較多的區域,為了保證列車的運行能夠合理有效,需要對始發站點的車輛進行合理的控制。適當的提前或者延遲發車,可以有效地減少車輛的擁擠程度。(4)始發站更改列車。在始發站點處可以適當地將折返回的列車進行后續發車處理,使得該車輛的延誤時間能夠通過后續的變動進行彌補,盡量減少列車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延誤。
3 地鐵應急情況下的行車調整的案例分析
2010年5月31日,廣州地鐵5號線在運行到中山八至坦尾下行區域內,排風機房的門被打開,導致多輛列車在行進過程中撞擊到該門上,卻未被盡快的發現,導致一些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產生跳閘、動力不足等狀況。02311號列車司機在發現列車的運行出現一定異常的情況下,及時同時列車上的乘客,并對其進行安撫,同時報告控制點檢查線路中是否存在異常。隨后,02411號列車司機,發現在該階段的運行過程中,存在斷電的現象,并將其及時反饋。接著,01311號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仔細觀察電網的波動狀況,并命令其延后幾分鐘發車。站點在此時準備好備用車輛。由于中山八到坦尾這一階段電力供給出現異常變動,便另所有列車晚發1分鐘,文沖站晚發2分鐘,停止的列車繼續等候命令。同時,對于故障段的列車進行乘客的清理,合理安排列車上的乘客[3]。與此同時,發出將中山八上行車輛后退,經陶金存車線折返回文沖站等多項指令,暫停中山八到坦尾這一階段的列車運行。在故障解除后,由工作人員檢驗故障路段是否充分得到解決,確定異常狀況解決后,便緩慢提速,保證列車的正常運行。
本次應急事故的處理方式,在堅持列車事故處理原則的基礎上,應用限速運行、始發站延緩發車、使用備用列車等不同的原則,將故障產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在故障的處理過程中,要充分保證安全,根據故障的實際情況,綜合采用多種方式,在不停止行車的情況下,維護車輛運行的間隔在適當的范圍內。組織4輛列車反方向運行,維護故障路段的正常通車;同時組織8輛列車在中山八、淘金線等進行折返運行,保證該路段的列車運行間隔在合理的范圍內;同時,采取扣車、停車等方式,將列車的行進速度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組織文沖站適當增加發車時間;同時及時的將事故狀況通知乘客,盡量提升列車的服務能力。
4 結束語
為了保證地鐵列車運行的穩定與順利,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應急處理預案,并且在事故發生時選取適當的方法對其進行控制。一套完善的應急行車調整方案對于地鐵列車在行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夠保證地鐵服務的安全與順利。因此,地鐵列車的應急處理方案,一定要在嚴格遵守應急處理原則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不斷的應用與完善,增強地鐵列車的服務能力與水平。
參考文獻
[1]錢勇生,廣曉平,鄭雍. 地鐵應急救援預案的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2):288-292.
[2]韓嘉.城市地鐵應急預案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0.
[3]王山,汪彤,代寶乾.地鐵應急救援方案的研究[J].安全,2005(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