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娜 陳乾華 辛麗云 高華英
(航空總醫(yī)院呼吸科,北京 100012)
痰上清液MMP-9、TIMP-1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道炎癥的關系
潘 娜 陳乾華 辛麗云 高華英1
(航空總醫(yī)院呼吸科,北京 100012)
目的 探討痰上清液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及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TIMP-1)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氣道炎癥的關系。方法 COPD急性期患者47例,COPD穩(wěn)定期患者50例,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為健康對照組,均采集痰液計算痰細胞總數(shù),離心處理后經(jīng)細胞涂片瑞氏染色計算每類細胞數(shù),包括中性粒細胞(Neu)、淋巴細胞(Lym)、巨噬細胞(Macro)及嗜酸性細胞(Eos),同時采用雙抗體夾心法對痰上清液MMP-9與TIMP-1進行檢測,分析COPD急性期MMP-9、TIMP-1與氣道炎癥的相關性。結果 COPD患者的細胞總數(shù)、Neu、Lym、Macro、Eos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急性期組細胞總數(shù)、Neu、Neu/白細胞計數(shù)(WBC)明顯高于穩(wěn)定期組(P<0.05),而Lym/WBC、Macro/WBC、Eos/WBC明顯低于穩(wěn)定期組與對照組(P<0.05);急性期組的痰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顯高于穩(wěn)定期組與對照組(P<0.05),且穩(wěn)定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OPD急性期痰上清液中除TIMP-1外,MMP-9水平及MMP-9/TIMP-1均與Neu、Lym、Macro及Eos呈正相關(P<0.05)。而COPD穩(wěn)定期僅痰上清液TIMP-1與Macro呈正相關(P<0.05)。結論 MMP-9與COPD氣道炎癥的關系緊密,TIMP-1與MMP-9水平失衡可能是COPD急性發(fā)作的重要原因。
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TIMP-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道炎癥
慢性炎癥發(fā)于氣道、肺血管和肺實質及肺血管重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基礎病理改變〔1〕。目前認為在呼吸道炎癥反應中有中性粒細胞(Neu)、淋巴細胞(Lym)、巨噬細胞(Macro)及嗜酸性細胞(Eos)等多種細胞參與,過程中炎癥介質與細胞因子被大量釋放,進而加重Neu炎癥反應或導致肺結構破壞〔2〕。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及其特異性抑制劑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TIMP)-1是調節(jié)細胞外基質降解合成的關鍵酶類,研究表明,二者的濃度變化與氣道炎癥損傷有關〔3〕。本研究旨在探討MMP-9與TIMP-1的濃度變化對COPD氣道炎癥的影響。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航空總區(qū)院2016年1~7月COPD急性期患者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齡(75.44±6.93)歲;Ⅰ級14例,Ⅱ級23例,Ⅲ級10例;COPD穩(wěn)定期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75.09±7.93)歲。納入標準:①均按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4〕有關標準診斷;②男女不限,年齡60~85歲;③已戒煙≥5年;④符合醫(yī)學倫理要求,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胸片提示伴發(fā)其他肺部疾病;②合并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等疾病;③合并其他嚴重內(nèi)科疾病。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為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67.48±5.15)歲,經(jīng)胸部X線檢查、肺通氣功能檢測均正常。3組性別、年齡分布等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規(guī)范誘導痰方法對所有患者取痰,并稱出每份痰液的重量,在顯微鏡下用鈍性鑷子將痰栓分離出,瑞氏染色,對細胞形態(tài)進行觀察。對不合格痰(鱗狀上皮細胞數(shù)>20%)擇日再重做〔5〕。用刻度離心管盛裝1 ml痰液,并往內(nèi)加4 ml 0.1%的二硫蘇糖醇,在振蕩器上混合均勻,放入恒溫水浴箱(37℃)15 min,適量磷酸鹽緩沖液(PBS)水浴5 min。痰液稀化后用雙層沙布進行過濾,然后離心收集上清液待檢。往沉淀細胞內(nèi)加入5 ml PBS并離心,重復操作此過程2次。PBS重懸細胞層,臺盼藍染色,對細胞的活性進行檢測,總細胞計數(shù)通過血細胞計數(shù)板明確。最后,將細胞濃度調至(0.6~1)×106/L,完成2張涂片,瑞氏染色,每份標本細胞計數(shù)500個,運用單盲法分類,得出Neu、Lym、Macro、Eos數(shù)以及各類細胞占白細胞(WBC)的比例:Neu/WBC、Lym/WBC、Macro/WBC、Eos/WBC。同時采用雙抗體夾心法對痰上清液MMP-9與TIMP-1進行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t檢驗、Spearman相關分析。
2.1 3組痰細胞數(shù)與分類 急性期組細胞總數(shù)、Neu、Neu/WBC、Lym、Macro、Eos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Lym/WBC、Macro/WBC、Eos/WBC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細胞總數(shù)、Neu、Neu/WBC明顯高于穩(wěn)定期組(P<0.05),而Lym/WBC、Macro/WBC、Eos/WBC明顯低于穩(wěn)定期組(P<0.05)。穩(wěn)定期組細胞總數(shù)、Neu、Lym、Macro、Eos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3組痰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比較 急性期組痰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顯高于穩(wěn)定期組與對照組(P<0.05),且穩(wěn)定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3組痰細胞數(shù)與分類
與穩(wěn)定期組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下表同

表2 3組MMP-9、TIMP-1水平及
2.3 痰上清液MMP-9、TIMP-1、MMP-9/TIMP-1與炎癥細胞的關系 COPD急性期痰上清液中除TIMP-1外,MMP-9水平及MMP-9/TIMP-1均與Neu、Lym、Macro及Eos呈正相關(r1=0.568,0.651,0.841,0.754;r2=0.435,0.536,0.754、0.567,均P<0.05)。而COPD穩(wěn)定期僅痰上清液TIMP-1與Macro呈正相關(r=0.496,P<0.05)。
COPD包括氣道炎癥與系統(tǒng)性炎癥,研究表明,在COPD不斷加重的過程中,由于受外周氣道阻塞、肺血管損傷與重建、肺實質破壞等原因的影響,肺的氣體交換功能會逐漸減弱,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低氧血癥,缺氧狀態(tài)遷延將會造成肺血管廣泛性收縮以及肺動脈高壓,部分血管由此開始逐漸纖維化與閉塞,最終造成肺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正常功能喪失以及肺血管重建〔6〕。氣道炎癥是COPD的基礎病變,可導致呼吸道損傷,進而促使呼吸道修復與重塑,造成細胞外基質大量沉積,平滑肌異常增生,血管腔狹窄纖維化。氣道炎癥反應已被證實在肺血管重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7〕。
李金田等〔8〕發(fā)現(xiàn)肺實質的破壞進展與肺中炎性細胞數(shù)變化呈一致性,炎癥細胞數(shù)越多,病情程度及肺功能損害越嚴重。本研究結果與以上結論一致。高蔚等〔9〕指出,慢性氣道炎癥除了存在于COPD急性期患者中外,同時也仍存在于COPD穩(wěn)定期患者中。本研究結果提示COPD急性期患者氣道腔中的炎癥細胞主要是Neu。
MMP-9是MMPs家族中的一員,族中每位成員含有鋅、鈣離子,TIMP-1是 MMP-9 的內(nèi)源性抑制劑,二者共同在調節(jié)細胞外基質降解合成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崔麗英等〔10〕在對COPD 患者痰 MMP-9 與TIMP-1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MMP-9 與TIMP-1在COPD 患者中的表達表現(xiàn)出不一致性,MMP-9水平過高,而TIMP-1水平則偏低,MMP-9/TIMP-1 比值明顯增大。本研究結果與其一致。研究認為,在COPD發(fā)病過程中,MMP-9會對肺泡基質成分構成破壞,并能介導炎癥細胞聚集以及損害上皮及內(nèi)皮結構,從而促進炎癥反應與肺組織及肺血管的重建〔11〕。而氣道腔內(nèi)炎癥細胞大量聚集,可使局部炎癥反應進一步嚴重,最終發(fā)生氣流阻塞。趙華等〔12〕研究指出,MMP-9參與COPD炎癥反應與其對炎癥細胞(以Neu為主)在肺內(nèi)聚集的促進作用有很大的關系。本研究結果進一步加深了MMP-9與氣道炎癥的關系,但TIMP-1水平卻與MMP-9水平失衡,導致MMP-9濃度在氣道中不受控制的增高,MMP-9/TIMP-1比值變大,肺組織內(nèi)的炎癥細胞數(shù)增多,最終促發(fā)COPD急性發(fā)作。
1 袁 義,楊 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在急性加重期的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5):807-9.
2 Tulgar YK,Cakar S,Tulgar S,etal.The effect of smoking on neutrophil/lymphocyte and 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and platelet indices:a retrospective study〔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6;20(14):3112-8.
3 Yao H,Hwang JW,Sundar IK,etal.SIRT1 redresses the imbalance of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use emphysema and human COPD〔J〕.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13;305(9):L615-24.
4 姚 蓉,梁宗安,楊雪玉,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診早期規(guī)范化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0;26(3):254-6.
5 王 建,張功亮,郭廣秀,等.細胞學瑞氏染色涂片褪色后免疫組化染色〔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1;27(5):557-8.
6 何 馨,王浩彥,徐秋芬,等.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道炎癥與系統(tǒng)性炎癥關系的研究〔J〕.國際呼吸雜志,2011;31(5):329-33.
7 秦茵茵,吳國鋒,黎銳發(fā),等.吸入噻托溴銨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與氣道炎癥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49-51.
8 李金田,張 莉,劉永琦,等.芪蛭益肺顆粒對COPD大鼠模型SP-A表達和超微結構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5):633-5.
9 高 蔚,翁 婷,孟文書,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及痰中基質金屬蛋白酶-9、轉化生長因子-β水平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8):3355-7.
10 崔麗英,任 卉,郝 璐,等.IL-4、IL-8和IL-10在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對比研究〔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2;29(1):50-1.
11 汪新龍,劉朝暉.炎性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道炎癥中的作用〔J〕.國際呼吸雜志,2014;34(9):687-92.
12 趙 華,趙 瑾,許西琳,等.COPD大鼠模型氣道MMP-9和TIMP-1表達的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10(12):2244-6.
〔2017-01-09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
潘 娜(1983-),女,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氣道炎癥研究。
R692
A
1005-9202(2017)09-222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9.064
1 航空總醫(y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