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陪德 朱雪松 劉 滔 陸秀珍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外科,江蘇 蘇州 215006)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對老年新鮮性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高陪德 朱雪松 劉 滔 陸秀珍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外科,江蘇 蘇州 215006)
目的 探討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對老年新鮮性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新鮮性OVCF老年患者11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保守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PKP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椎體高度、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并對疼痛數字評分量表(NRS)及生活質量綜合評估問卷(GQOLI-74)進行評價。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椎體高度顯著高于對照組,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及NRS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Cobb角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研究組后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生活狀態與心理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PKP治療老年新鮮性OVCF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閾值,提高其生活質量,適于臨床推廣。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疼痛;生活質量
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的突出特點是背部疼痛,患者常因無外傷病史或僅有輕微的外傷引發頑固性疼痛就診,傳統治療主要包括戴腰圍、臥床休息、藥物止痛等,但臨床收效不夠理想,且因長期臥床可能引發骨量丟失,骨強度降低,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是經皮椎體成形術的改良術式,該術式不但能矯正脊柱后凸畸形,還能部分恢復壓縮椎體的高度,對于恢復脊柱的功能具有很好的作用〔1〕。本文旨在探討PKP對老年新鮮OVCF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對象 選擇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老年新鮮性OVCF患者110例,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確診;(2)病史<3 w的新鮮性OVCF;(3)傷椎為T4~L5節段;(4)椎體前緣壓縮低于椎體高度的1/2;(5)骨密度≤2.5SD;(6)年齡≥60歲;(7)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已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神經功能障礙;(2)合并其他嚴重臟器功能障礙;(3)精神疾病史或溝通法障礙;(4)病史≥3 w的陳舊疼痛性OVCF。隨機數字表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男20例,女35例;年齡60~78〔平均(70.5±4.5)〕歲;病程1~20 d,平均(10.2±3.5)d。研究組男22例,女33例;年齡60~78〔平均(70.8±4.6)〕歲;病程1~20 d,平均(10.8±3.2)d。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構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保守治療方法,包括骨密度及影像學檢查;抗骨質疏松治療;藥物鎮痛處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PKP治療:患者取俯臥位,注意避免腹部受壓,常規消毒與鋪術巾。采用兩枚克氏針交叉定位,于C臂機觀察下明確定位損傷部位,逐層進行浸潤性麻醉。沿傷椎椎體將經皮穿刺針(直徑1.2 mm)釘入椎弓根。沿椎弓根置入穿刺針至椎體,若定位滿意再進入椎體后1/3。沿穿刺針內孔將導針釘入椎體2/3,影像可見側位穿刺針穿過椎弓根中心軸與終板平行,正位影像針尖與棘交連線相距2 cm,與終板相距1.5 cm。將穿刺針取出,并沿工作通道置入導針至椎體前2/3,內芯取出,擴充球囊進入椎體,泵入造影劑,撐開椎體內球囊,C臂機觀察下明確上下終板、椎體、椎前與上下間隙狀態及骨折復位情況。抽回造影劑,將擴充球囊導管取出,之后緩慢置入骨水泥。約12 min后,C臂下觀察椎體成形滿意且骨水泥在椎體內,縫合切口,并將患者送回病房。術后鎮痛藥物選用凱紛,50 mg/次,緩慢給藥(1 min以上)。
1.3 觀察指標 (1)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以骨折椎體為中心拍攝前后位和側位X線片,測量脊柱矢狀位序列和傷椎高度,計算傷椎Cobb角,即測量上一椎體上終版平行線與下一椎體下終板平行線夾角;傷椎高度為椎體前緣2/3和后緣1/3的高度,取平均值。(2)觀察對比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變化〔2〕,評分包括睡眠、步行、站立位、坐立位、提物、性生活、社會活動、自理能力、旅游、疼痛10項內容,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功能障礙越嚴重。(3)采用疼痛數字評分量表(NRS)〔3〕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3個月的疼痛閾值變化。NRS評分中輕度疼痛為1~3分,中度疼痛為4~6分,重度疼痛為7~10分,評分越高說明疼痛情況越重。(4)通過生活質量綜合評估問卷(GQOLI-74)〔4〕對比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生活質量的變化。問卷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生活狀態與心理功能4個項目,20個因子,74個條目,每個條目設置為1~5分,分數越高說明該項生活質量越佳。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
2.1 兩組椎體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及NRS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椎體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及NRS疼痛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椎體高度顯著高于對照組,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及NRS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Cobb角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生活質量的變化 治療前兩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生活狀態與心理功能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4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椎體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及NRS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生活質量的變化(分,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骨質疏松多見于老年人群。由于骨質疏松可降低椎體力學強度,所以易誘發椎體壓縮性骨折,使椎體高度丟失,影響正常脊柱功能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調查發現,老年OVCF患者5年內死亡率高達23%~34%〔5〕。OVCF患者多以背部頑固性疼痛就診。目前,老年新鮮性OVCF主要采取傳統治療與手術治療方案,其中傳統治療包括藥物鎮痛、臥床休息、外固定等,雖然無手術創傷與應激反應,但卻無法解決脊柱畸形問題,且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長期臥床,由于活動量降低,導致患者骨量進一步丟失,骨密度進一步下降,繼而發生再骨折等情況,使疾病陷入惡性循環〔6〕。目前,經皮椎體成形術和PKP是治療老年新鮮性OVCF的兩種常見術式。其中PKP是經皮椎體成形術的改良術式,它通過傷椎通道將耐高壓的球囊送至骨折傷椎松質骨內,并在C臂機觀察下以帶有控制裝置與壓力測量的注射器向球囊內注入造影劑,均勻且軟性的擴張球囊,松質骨受到上下終板的壓縮,有效恢復了傷椎高度,并對后凸畸形給予矯正〔7〕。有研究指出,相較于單純椎體成形術,PKP治療老年OVCF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球囊擴張技術可以提高傷椎的高度,且空腔內注入骨水泥安全簡便,有效保證了椎體復位〔8〕。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相符〔9〕,表明PKP可以有效恢復壓縮椎體的高度,降低脊柱功能障礙。可能PKP通過向雙側椎弓根放置球囊,有效恢復了椎體高度,并通過注入骨水泥強化椎體,有效的恢復了脊柱的解剖學形態和功能,從而降低了原有的功能障礙。PKP最突出的功效是緩解疼痛。椎體成形術最早用于脊柱腫瘤的治療,以減輕脊柱腫瘤患者的痛苦,而后其適應證逐漸擴展到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該術式通過注入骨水泥強化熱效應和毒性作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本研究結果表明PKP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程度,這對OVCF治療有重要價值。筆者認為PKP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新鮮性OVCF患者的椎體高度恢復度,且由于PKP有效恢復了新鮮性OVCF患得的傷椎高度與形態,加之后凸畸形矯正顯著,椎體重獲穩定性,所以有效緩解了疼痛感。此外,本研究結果與部分結果相符〔10,11〕,結果進一步說明PKP可以強化老年新鮮性OVCF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孫良業,呂 波,鳳曉翔,等.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分析〔J〕.山東醫藥,2014;54(12):54-6.
2 李立平,李 元.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聯合唑來膦酸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5):4226-7.
3 Ruan XW,Padnos ID,Kaye A.Validation of a new "objective pain score"vs."numeric rating scale"for the evaluation of acute pain:a comparative study〔J〕.Anesth Pain Med,2016;6(4):e38886.
4 銀樂樂,徐小雄,潘奇林,等.單側與雙側經皮椎體后凸成形修復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的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31):5030-5.
5 Shim J,Lee K,Kim H,etal.Outcome of balloon kyph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6;17(1):365.
6 蔡 娟,李春梅,張 強,等.慢性肝病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患者行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7):2054-6.
7 徐妍妍,李 斌,鄒海波,等.X線、CT、MRI在評估癥狀性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手術治療中的價值〔J〕.中華醫學雜志,2014;94(11):832-5.
8 羅震宇,夏文強,尹 博,等.骨水泥聯合人工合成骨用于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23例〔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5):4516-7.
9 李山珠,李國華,曾志立,等.經皮單側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新鮮胸腰椎壓縮性骨折196例〔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18):1803-7.
10 Wang H,Sun Z,Wang Z,etal.Single-balloon versus double-balloon bipedicular kyph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J Clin Neurosci,2015;22(4):680-4.
11 黃 浩,王黎明,鄭圣鼐,等.PKP在治療多節段胸腰椎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方面的應用〔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15):2887-90.
〔2017-01-05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
陸秀珍(1962-),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脊柱外科方面的研究。
高陪德(1978-),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脊柱外科方面的研究。
R683.2
A
1005-9202(2017)09-223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