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澤 張守琳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北京 100050)
溫陽利水湯治療慢性腎心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
蘇敬澤 張守琳1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北京 100050)
目的 探討溫陽利水湯治療慢性腎心綜合征(CRCS)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72例CRCS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溫陽利水湯口服,療程2個月;觀察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變化、血清B型尿鈉肽(BNP)、血肌酐(CRE)、尿素氮(BUN)的含量變化及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和明尼蘇達生活質量評分變化。結果 (1)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血清BNP、CRE及BUN水平均明顯下降,且治療組下降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均P<0.05)。(2)與治療前比較,兩組6 min步行距離均明顯增加,明尼蘇達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下降(P<0.05);組間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3)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胸悶、氣短、面肢浮腫、尿少、畏寒肢冷、疲倦乏力等癥狀均有所好轉(P<0.05),對照組無明顯改善(P>0.05);組間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溫陽利水湯可有效改善CRCS患者的心、腎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溫陽利水湯;慢性腎心綜合征
慢性腎心綜合征(CRCS)是心腎綜合征(CRS)的第Ⅳ亞型,指慢性原發性腎臟疾病造成心臟功能減退、左心室肥厚、舒張功能減退和(或)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1〕。研究表明〔2,3〕,慢性腎臟病與心血管疾病聯系密切,且腎功能不全是影響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目前CRS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4〕,但在治療上針對CRCS患者除血液凈化外無明顯有效手段,本課題組認為少陰陽虛衰,溫煦無力,致水飲內停、瘀血阻絡是導致心腎功能惡化的主要病理機制。本文旨在探討溫陽利水湯治療CRCS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腎病科住院或門診患者中CRCS患者72例,年齡45~70歲,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36例,治療組男23例,女13例,年齡47~70歲;對照組男25例,女11例,年齡45~68歲。均符合CRCS的診斷標準,血肌酐(CRE)142~442 μmol/L,心功能按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級標準,為Ⅱ~Ⅳ級,其中心功能Ⅱ級20例,Ⅲ級42例,Ⅳ級10例;中醫辨證為陽氣虛衰,血瘀水停證。其中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參考《腎臟病學》〔1〕,心功能分級的診斷標準參考《臨床心臟病學》〔5〕,陽氣虛衰,血瘀水停證的診斷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版)》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及慢性腎衰血瘀證的診斷標準〔6〕。
1.2 方法 基礎治療:所有患者均給予尿毒清顆粒5 g,4次/d口服;心功能Ⅲ~Ⅳ級患者給予吸氧、強心、利尿等對癥治療,若心功能進一步惡化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經強心、利尿等常規治療未見改善者,給予血液凈化治療;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給予降壓、降糖等對癥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治療,療程2個月。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溫陽利水湯口服。藥物組成:桂枝15 g,附子(制)10 g,益母草30 g,人參10 g,茯苓30 g,白術15 g,葶藶子30 g,白芍15 g,黃芪30 g,土茯苓50 g,生姜10 g;以上中藥湯劑由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煎藥房統一煎制,每次取汁300 ml,150 ml/次,2次/d口服,療程2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觀察治療前后兩組血清B型尿鈉肽(BNP)、CRE、尿素氮(BUN)含量變化(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生化室檢測)。(2)觀察治療前后兩組6 min步行距離及明尼蘇達生活質量評分變化(參照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評定)。(3)觀察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變化情況。中醫癥候積分標準:(1)主癥:胸悶(痛)。2分:胸脅隱隱悶痛,4分:胸脅悶痛時作時止,6分:胸脅悶痛明顯;氣短。2分:般活動后氣短,4分:稍活動后氣短,6分:喘息明顯,不能平臥,影響睡眠或活動;面肢浮腫。2分:晨起、晚間輕微浮腫,4分:指陷性浮腫+~,6分:指陷性浮腫以上,尿少。2分:24 h尿量在1 000 ml以上,4分:24 h尿量在400 ml以內,6分:24 h尿量在100 ml以下。(2)次癥:畏寒肢冷。1分:—手足不溫,自覺怕冷,2分:四肢發冷,需加衣被,3分:全身發冷,增加衣被仍覺不能完全緩解;疲倦乏力。1分:精神不振,氣力較差,仍可堅持日常工作及活動;2分:精神疲乏、全身無力,勉強堅持日常活動,3分:精神氣力嚴重疲乏,難以堅持日常活動。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及t檢驗。
2.1 兩組病例情況比較 試驗結束時兩組均無死亡及脫落病例。其中對照組有3例因水腫、心功能持續惡化分別于治療后第24、35、36天行血液凈化治療;治療組有2例因水腫、心功能惡化分別于治療后第27、54天行血液凈化治療,之溝通后同意繼續口服中藥湯劑。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BNP、CRE及BUN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血清BNP、CRE、BUN均下降(P<0.05);且治療組下降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距離及明尼蘇達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6 min步行距離明顯增加、明尼蘇達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下降(P<0.05),組間比較,治療組6 min步行距離明顯好于對照組、明尼蘇達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BNP、CRE、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下表同
2.4 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治療組胸悶(痛)、氣短、面肢浮腫、尿少、畏寒肢冷、疲倦乏力等癥狀均有所好轉(P<0.05),對照組則無明顯改善(P>0.05);組間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距離及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比較±s,n=36)
近年來,CRCS的發病率逐年升高〔7〕,西醫治療主要以控制并發癥的發生為主〔8〕,病情嚴重者則只能選擇血液凈化治療。一方面,由于患者過早進入血液凈化治療,故在心理上難以接受;另一方面,雖然血液凈化治療可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一定改善,但其長期預后及生活質量并未得到明顯改善。
中醫在治療CRCS方面有一定優勢。中醫認為,心腎同屬少陰,水火相濟,心陽根于腎陽,心之陰陽氣血賴腎陽以溫煦。若腎陽虛衰,命火不能循經上溫于心陽,致心腎陽虛。腎陽虛無力蒸騰,心陽虛無火下降,使腎水無以溫煦,造成水火逆亂,水飲之邪或泛溢于肌膚,或內停于胸腹,或凌心射肺,故臨床多見胸悶、氣短、水腫等癥。同時,心腎陽氣不足,鼓血無力,日久形成瘀血。本研究從少陰論治,總結出“少陰陽虛衰,血瘀水停”是CRCS發病的病機關鍵,提出溫陽益氣、化瘀利水為本病的治療法則,創立了溫陽利水湯。
方中桂枝,溫經通脈、助陽化氣;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有退陰回陽之功,二藥共為君藥。人參,補五臟,安心神;黃芪補氣健脾、利水消腫;二者合用,助君藥溫陽益氣以固其本,共為臣藥。白芍,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益母草,利水消腫,活血養血;葶藶子,功逐水飲;白術、茯苓,健脾利濕以助行水;土茯苓,清熱除濕,通絡解毒;生姜,辛溫發散,入肺胃二經以降濁陰,以上共為佐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溫陽益氣、化瘀利水之功,助人體一氣周流,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本試驗證明溫陽利水湯可有效改善CRCS患者的心、腎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1 王海燕.腎臟病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385-95.
2 Collins AJ,Foley RN,Chavers B,etal.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2011 annual data report:atla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J〕.Am J Kidney Dis,2012;59(1-1):A7.
3 Andrukonis K,Bell C,Bodine L,etal.Cardiorenal syndrome:understand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cardiac and renal disease〔J〕.JAAPA,2014;27(2) :12-7.
4 Castro FD,Chaves PC,Leite-Moreira AF.Cardiorenal syndrome and its pathophysiological implications〔J〕.Rev Peport Cardiol,2010;29(10):1535-54.
5 陳灝珠.臨床心臟病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2007:233.
6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版)〔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79-80,163.
7 Pinho NA,Silva GV,Pierin AM,etal.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the city of Sao Paulo,SP,Brazil〔J〕.J Bras Nefrol,2015;37(1):91-7.
8 王 宇,曾常鳳,李 莎,等.慢性腎功能衰竭并發腎心綜合征危險因素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3):193-5.
〔2016-12-11修回〕
(編輯 袁左鳴)
吉林省教育廳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吉教科合字〔2012第81號〕)
張守琳(1969-),女,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腎病研究。
蘇敬澤(1971-),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研究。
R692
A
1005-9202(2017)09-2262-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9.085
1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