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主管部門
經濟發展和貿易部是馬爾代夫的貿易主管部門,主要負責貿易政策的制訂和實施。
相關法律
貿易法規體系馬爾代夫有關外貿易的基本法是《進出口法規(法律編號31/79)》。以此為核心,形成了由《可流通票據法規(法律編號16/95)》、《貨物銷售法規(法規編號6/91 )》和《消費者保護法(法律編號1/96)》共同組成的對外貿進出口法律體系。
貿易管理的相關規定
馬爾代夫對貨物進口實行嚴格的許可證管理制度。馬爾代夫政府規定,未經馬國內事務部允許,不準進口各種硫酸、硝酸鹽、危險動物等;未經對外事務部允許,不準進口酒精飲料、狗、豬或豬肉、雕像等。農產品和食品進口都要經過批準。
禁止進口的商品包括色情書刊、神像、豬肉產品和一些動物產品、爆炸物、武器和毒品、部分海洋動物(包括龜背和龜背產品,黑色珊瑚,鰻魚,河豚,海豚,彩虹魚,鸚鵡魚,魔鬼魚,15厘米以下的大眼鰺,鯨魚,龍蝦,所有珊瑚,特里同螺,馬蹄螺和珍珠牡蠣)。
從事毒品進口者將被判終身監禁。
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
馬爾代夫政府對進口商品實行較嚴格的檢疫檢驗,重點是對動物進口要求衛生許可證和進口許可。
馬爾代夫境內不存在危害公共健康以及在國際上受到普遍重視的某些疾病,并在海港及航空港人境處采取了不間斷的預防措施,以確保有效的開展適當的監控活動,以避免對健康有嚴重威脅的疾病進人境內。全國所有港口均加強了對人境旅客的監控,并對人境的食品和動物進行不間斷的檢查。對來自于黃熱病及瘧疾流行地區的貨機和客機進行強制消毒。
為了達到“無瘧疾的馬爾代夫”認證,所有來自于瘧疾流行國家的入境旅客都需要接受篩查。為了獲得“衛生港口”認證,在港口準備了有組織的醫療服務機構、適當的人員和設備,為出入境旅客提供醫療服務并參加急救任務。
海關管理規章制度
馬爾代夫政府規定,除了游客購買的非商業性數量的個人用品外,所有進口貨物都要繳納關稅。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網站的信息,2008年實行的對WTO成員的最惠國待遇關稅平均稅率如下:
(1)動物及動物產品21.3%;
(2)日用品10%;
(3)水果、蔬菜和植物16.5%;
(4)咖啡和茶葉16.4%;
(5)種籽 14.8%;
(6)油料、脂肪和油脂14.3%;
(7)糖和糖果13.1 %;
(8)飲料和煙草34%;
(9)棉花 15%;
(10)其他農產品20.5%;
(11)漁和漁產品16.1%;
(12)礦物和金屬22.3%;
(13)原油24.4%;
(14)化學品 15.4%;
(15)木材、紙 16.7%;
(16)紡織品19.5%;
(17)服裝25%;
(18)皮革和鞋26%;
(19)非電動機械21 %;
(20)電動機械21.9%;
(21)運輸設備42.6%;
(22)工業制成品19.7%。
投資主管部門
除了旅游業投資外,其它領域的投資均需經馬貿易和工業部部門審批;旅游業的投資,則需要馬旅游部核準。
投資行業的規定
根據馬爾代夫外國投資法規的規定,原則上,允許外資進人所有領域,鼓勵利用當地勞動力或者當地無法生產或利用外國先進技術和資源的投資項目。
重點鼓勵的領域:包括資本密集型產業、能夠轉讓技術提高當地技術水平的產業、引進新的工藝和技能的產業、環境友好型的產業。2008年,馬爾代夫政府決定在11個島嶼上開發新的旅游景區,新景區向外國投資者開 放,鼓勵外國投資者開發旅游項目,以增強旅游業吸收外資的能力,提高旅游業的競爭力。
馬爾代夫計劃和國家發展部規定,潛在的投資者可以開發約100公頃的珊瑚礁,從中可辟出約15公頃的旅游景區,給當地居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旅游外匯收入。
目前,馬爾代夫正在興建10個新機場,以便進一步促進旅游業發展并改善該國近1200個島嶼之間的交通狀況。
鼓勵投資行業:金融理財咨詢業;審計業;保險業;水上運動開發項目;潛水游樂項目國內航空業;航空貨運物流業;垂釣游樂項目;技術支持服務業(如復印、電梯、自動取款機等);成衣制造業;飲用水生產、包裝和分銷;咨詢、公關、編輯、廣告和翻譯等服務業;水泥包裝和銷售;航空和海運的客貨運代理;SPA服務業、水處理廠項目;船舶制造業;軟件開發和支持業;國內海上運輸業;融資租賃業;海產品加工業;傳統醫藥業;水下攝影、攝像和卡片制作業;制冰業;特色餐飲業;企業經營職;飛行教學;IT業。
投資方式的規定
原則上馬爾代夫對外國投資方式沒有限制,但鼓勵當地企業或者商人結成合作伙伴,進行投資,受此限制外商投資比例一般占少數。最近馬爾代夫政府基于世界金融危機,才放松限制,新任總統表示:外資投資占比可以超過50%。
稅收體系和制度
馬爾代夫稅收體制相對比較單一。其主要稅收來源是旅游稅和進口關稅。此外,馬政府也征收其它名目的稅費,如土地租賃費、公司管理費、銀行利潤所得稅、特許使用權稅以及工作許可費、利息費等。
銀行利潤所得稅是馬爾代夫唯一的直接稅,即銀行應當按其利潤的 25%繳納該稅。該稅種收入約占馬年財政收入的2%。
馬爾代夫間接稅種主要包括旅游稅和進口關稅。旅游稅是指各旅游度假酒店按每個床位向馬政府繳納6美元的床位稅,這一稅種收入約占馬年財政收人的13%左右。進口關稅則是指根據各商品品目的不同,按進口貨物的到岸價分別征收 5%-200%的關稅不等。
此外,馬政府也征收少量的印花稅、機動車、船費。
外國投資者與馬爾代夫國民合作投資經營的公司,如馬方股份超過51%,則該公司應當按公司營業額的7.5%或者凈利潤的1.5% (二者從高計征)向馬爾代夫政府繳納外國投資分紅。如外方股份超過51%,則該公司應當按公司營業額的15%或者凈利潤的3% (二者從高計征)向馬爾代夫政府繳納外國投資分紅。此外,公司應于每年規定日期繳納2000美元管 理費。
希德總統領導的馬爾代夫新政府正考慮實施稅收體制改革,馬政府擬于2011年開征貨物銷售稅,并準備盡快引入企業所得稅。
主要稅賦和稅率
在馬爾代夫,本土企業必須交納的稅主要包括財產稅和所得稅。財產稅的法定稅率為15%,所得稅的法定稅率為9.1 %,其中所得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所得稅、利潤稅和公司稅。普華永道近期發布的全球稅收成本排行榜顯示,馬爾代夫是世界上稅收成本最低的國家。
對外國投資的優惠政策
馬爾代夫對外國投資項目的稅收優惠沒有明確規定,而由投資審批部門視項目投資金額、投資領域等具體情況給予具體優惠。根據馬爾代夫駐中國大使館網站發布的信息,外國投資者在馬爾代夫投資可以獲得的優惠政策包括:
(1)在馬爾代夫不需繳納所得稅,公司稅和財產稅;
(2)允許100%外資獨有權;
(3)合法投資保障;
(4)海外仲裁;
(5)長期合同和長期土地租賃;
(6)自由聘用外國管理人員,工程師和非技術工人;
(7)沒有外匯限制;
(8)收益或利潤匯回本國沒有限制。
對中國企業的保護政策
2004年3月,中馬簽署兩國政府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2009年3月24 -26日,中國商務部鐘山副部長率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訪問了馬爾代夫。 雙方簽署了《中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此外,中馬兩國簽訂的協定還有: 《免簽證和簽證費協定》:為發展兩國間的友好關系和方便兩國公民的往來,1984年10月,中國政府和馬爾代夫政府共同簽署了《關于互免簽證和簽證費的協定》,1997年5月,中國政府和馬爾代夫政府簽署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與馬爾代夫共和國互免簽證的協定》。
根據上述協議:(1)締約一方持有效外交護照、公務護照的公民,通過締約另一方對國際旅客開放的所有口岸人境、出境或過境,免辦簽證。在對方境內逗留期限一般不超過三個月。如需逗留三個月以上,則需向當地主管機關辦理延長逗留期手續,延期手續免費辦理。免辦簽證的締約任何一方的公民,應遵守締約另一方有關逗留、境內旅行和執行職業性活動的法令和條例。(2)締約一方免除締約另一方需辦簽證的持普通護照和其他代替護照證件的公民的簽證費。締約一方有權禁止不受歡迎的締約另一方公民進人自己的領土或拒絕他們逗留。
《航空運輸協定》:1994年,中國政府和馬爾代夫政府共同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爾代夫共和國政府民用航空運輸協定》。
《經濟合作協定》1981年,中國政府和馬爾代夫政府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爾代夫共和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方承諾向馬方提供無息貸款,承擔馬方住房建設項目等。
提醒:在馬爾代夫投資應該注意的問題
(1)市場空間和可投資領域較少,馬爾代夫市場較小,資源匱乏,投資領域有限。中國企業可考慮在旅游景點開發、漁業生產和海產品加工等領域與馬方探討投資合作。
(2)客觀對待外資優惠政策
為了鼓勵外商投資,馬爾代夫政府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但是在馬爾代夫投資的優惠政策并未完全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部分優惠政策掌握在負責審批的政府部門、項目官員手中,有一定的主觀性。中國企業赴馬爾代夫開展投資合作業務,應重在開拓市場,立足在正常的營業范圍內獲取利潤,而非過于看重甚至依賴優惠政策本身。
中資企業在當地經營遇到的具體問題主要有:
①馬爾代夫政府行政審批和行政溝通程序繁復,耗時較長,可能會延長工作預期時間。
②馬爾代夫基礎設施落后,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容量有限,會給施工經營造成一定的不便。
③馬爾代夫與中國的工程、產品質量認定等標準可能有不一致的情況,因此在合同執行和認定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爭議,建議在考察前期充分了解相關標準體系和操作規程,完善合同細節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