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 要: 在舞蹈藝術中,氣息的合理應用能夠充分展現舞蹈的魅力所在,使得舞蹈更加富有心理傾向性。本文就氣息對于舞蹈藝術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從我國古典舞蹈、民間舞蹈出發,探討了氣息在舞蹈藝術中的應用,希望借此來激發舞蹈演員對于氣息的重視。
關鍵詞:氣息;舞蹈藝術;重要性;應用
中圖分類號:J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1-0090-01
舞蹈本身可以看作是一種獨特的動作藝術,通過表演者的肢體動作,實現情感的傳遞,激發觀眾心靈上的共鳴。舞蹈藝術的魅力與氣息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過對氣息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塑造出更加優秀的舞蹈效果,而且可以對情感進行有效表達。因此,氣息在舞蹈藝術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氣息對于舞蹈藝術的重要性
舞蹈屬于動作藝術的一種,而對于一個舞者而言,想要將自身的舞蹈動作提升到“藝術”的層面,不僅要求肢體動作優美、情感表達真摯,而且還必須在其中融入氣息,通過氣息引導肢體動作,結合劇情注入情感力量,才能夠激發觀眾的共鳴,為其留下深刻的影響。在舞蹈藝術中,氣息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調節生理
作為舞者,對于舞蹈動作的理解必須深入,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同時必須熟練掌握相應的技巧,將技巧融入到舞蹈動作中,利用技巧來保證自身肢體的協調性,這樣不僅更加美觀,也不容易出現疲累。氣息可以實現對生理運行的調節,如果舞者過于緊張,呼吸紊亂,則會直接導致神經系統調節不當;反之,如果舞者掌握了舞蹈動作的要領,保持自身的肌肉放松,然后通過呼吸調節,使得神經系統保持在最佳狀態,肢體的表現能力也會更加流暢。例如,在舞蹈藝術中,跳躍動作是最能夠體現呼吸調節作用的,在向上騰空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利用氣息進行輔助,則能夠使動作呈現出更加完美的效果。
(二)調節情感
舞蹈藝術的真正內涵,并不在于外在的肢體動作,更多的是體現在情感表達和藝術性上,氣息的情感調節作用,可以真正體現出舞蹈的“氣韻”。例如,作為我國民族舞蹈的一種,朝鮮舞對于氣息運用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在這一刻,舞蹈的表現沉穩自若,但是下一刻,就可能出現百轉千回,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實現對氣息的合理控制,才能保證“力”的游刃有余,兩者的相互配合,才能夠形成所謂的“氣韻”①。
二、氣息在舞蹈藝術中的應用
在我國,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民族眾多,文化的傳承孕育出了多樣化的舞蹈藝術形式,在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舞蹈的風格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對于氣息的運用更是各具特色,這里以古典舞蹈和民間舞蹈為例,對氣息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古典舞蹈
古典舞蹈的精髓主要體現在“身韻”上,這也是中國古典舞蹈獨特的藝術風格。而想要練就身韻,必須對氣息進行合理的運用和把握,將其融合到每一個舞蹈動作中。在舞蹈練習的初期,最為關鍵的就是氣息訓練,主要是通過深呼吸,帶動身體的律動。以古典舞蹈中非常典型的“水袖”為例,其對于舞者肢體動作的要求極高,必須保證頭、腰和腳的相互對稱,發力均勻,同時做好胯、膝、腳的配合。水袖甩出的效果直接受力的運用的影響,而力的運用則直接體現在氣息方面,必須保證氣息的順暢,合理用力,才能夠充分體現出水袖的柔美。可以說,在水袖藝術中,無論是出袖、揚袖還是搭袖,都必須依靠氣息的控制和運用,氣息在水袖的訓練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②。
(二)民間舞蹈
豐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間舞蹈形式,而無論是維吾爾舞蹈、蒙古舞蹈還是藏族舞蹈、東北秧歌,與氣息的運用都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在蒙古舞蹈中,以豪邁為特征,存在著許多的“后靠”動作,舞者需要將氣息運用到手臂、肩膀和步伐動作中,以保證動作的有效銜接和浮動,在均勻的呼吸中,可以非常自然的表現出上前“趟步”的動作;在東北秧歌中,氣息一般應用在步伐中,以其中比較典型的“墩步”為例,想要保證動作的自然和輕盈,就必須做好氣息節奏的控制。而在前踢步動作中,出腳的瞬間需要保持氣息平穩,然后在落腳時呼出氣息。相比較而言,之前提到的朝鮮舞對于氣息的運用更加全面,其本身以柔美和飄逸著稱,通過氣息與動態的配合,調節身形和情感,使得舞蹈能夠呈現出極致之美③。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舞蹈藝術中,氣息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舞蹈風格的形成以及舞蹈藝術的感染力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對于一名舞者而言,想要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將舞蹈藝術充分展現出來,就必須認識到氣息的重要性,不僅需要重視舞蹈動作的練習,還必須關注氣息的訓練,做到“內外兼修”,實現心、意、體、技的高度融合,才能真正提升舞蹈藝術造詣,提升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注釋:
①姚佩.論舞蹈藝術中氣息的運用及其重要性[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青年工作論壇,2010(04):140-142.
②桑田.舞蹈藝術中氣息的運用及其重要性[J].才智,2016(15):77.
③史玉琪.淺談氣息在舞蹈藝術中的運用及其重要性[J].青春歲月,2012(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