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
摘 要:目前,隨著墾區汽車保有量,汽車維修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加強汽車維修行業管理,保證維修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盡快建立和完善維修市場新機制,加速培育和發展維修市場,已是擺在我們行業管理部門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汽車;維修;機制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汽車維修市場的供求關系是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達到相對平衡的,在充分發揮市場對維修業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同時,也應看到市場本身存在著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的消極一面,這些弱點和不足必須依靠行業管理部門綜合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對維修市場活動進行宏觀指導和調控,引導維修市場向著有序、健康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不斷完善維修市場機制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行業管理工作者應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進一步培育和完善維修市場機制,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維修市場新秩序。
1 完善競爭機制,建立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
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墾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打破了維修行業單一的公有制模式,形成國有、集體、個體一齊上的市場經濟新格局。各種經濟成份之間存在著各自的經濟利益,必然要為自身利益而進行競爭。維修市場競爭是指維修經營者相互之間為在市場中占有更多的消費需求份額而進行的爭奪或較量。受一般商品市場競爭規律的支配,維修市場競爭也有其自身特點:第一、競爭對手眾多。目前墾區維修網點總量已超過總需求,而且一些運輸單位的維修力量也投入維修市場參加競爭,致使維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第二、市場的需求缺乏彈性。維修消費需求是一種引發性的需求,客觀性強,一般來說,不會因市場營銷活動而刺激誘發消費欲望,這就要求競爭者必須以質量取勝、以速度取勝、以廉價取勝。第三、競爭的態勢復雜。就維修經營方式來說,屬于多層次、多渠道、多種經濟成份并存,而且維修市場的消費層次復雜,需求形態和產品構造差異很大。這種市場結構的復雜性、需求形態的差異與不平衡性,造成市場波動較大。上述特點,決定了維修市場的競爭較其他商品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和復雜,不僅難以預測,而且給調控與監督也帶來了困難。所以,我們在充分認識商品市場競爭一般規律的同時,還要把握維修市場競爭的特性,以便更好地發揮行業管理部門對市場競爭的調控職能,進一步完善維修市場競爭機制。
第一、制定維修市場競爭規則,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行業主管部門應針對維修市場競爭的特點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制定相應的市場競爭規則,使維修經營者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公開、公平、合理的競爭,對于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要根據規則的規定進行嚴厲的打擊和處罰,保護合法競爭者的正當權益。
第二,維修業戶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競爭觀念。質量是汽車維修企業的生命,維修經營者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維修質量的競爭。因此,質量第一既是維修經營者的宗旨,也是汽車維修市場管理的一條重要原則。
第三、組建和發展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在行業管理部門與經營者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這樣,既可避免經營者之間盲目壓價,相互殘殺,又可以連手共同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
2 完善約束機制,規范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
建立和完善墾區汽車維修市場體系,抑制實行市場經濟帶來的弊端,就必須強化和完善約束機制,逐步實現企業自我約束、行業管理約束和社會約束有機結合,這是建立規范有序的維修市場重要條件之一。
第一、維修企業要建立和完善內部約束機制。主要從加強內部管理入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工藝流程及技術標準,將各項工作納入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第二、行業管理部門要加強行業約束機制。行業管理部門應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采用行政、經濟、法律手段,不斷加強行業管理職能,強化行業管理約束機制,用以界定和調整各種關系,規范維修業戶的經營行為,維護維修市場的正常秩序。一是大力推行汽車市場合同維修,強化經營者與用戶雙方的經濟責任,明確雙方的權力與義務,這既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保護,同時為市場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依據。二是通過年度審驗和日常管理等措施,加強對維修業戶的監督、檢查、考核,發現問題及時予以“黃牌”警告,限期整頓或“紅牌”罰下,取消其經營資格等。三是主管部門與維修業戶簽訂目標責任書,使管理方與被管理方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增強行業管理的透明度。
第三、加強社會約束機制。一方面組織用戶對維修經營者的維修作業程序、維修質量、工藝水平、修后服務等進行監督和評價。另一方面利用報刊、電視臺等新聞媒介對違章經營的維修業戶進行公開暴光,以增強維修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意識,促進汽車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
3 完善經營機制,建立多功能、全方位的汽車維修市場服務體系
維修企業是維修市場的主體,只有維修企業具備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機制,充滿了活力,才會促進維修市場興旺發達。近年來,由于墾區運輸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類型的汽車紛紛投入運輸市場,特別是一大批進口汽車,從外觀到內部構造樣式各異,市場變化大,技術更新快,因此,維修者不在完善經營機制上下功夫,就有被淘汰的危險。維修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是必須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戰略,采取正確的經營決策。二是企業必須不斷完善工藝裝備,提高檢測技術,向高起點、高技術、高質量、高標準的目標邁進。三是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強職工培訓,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維修企業必須根據市場走向確定生產活動和內部機制,要依托在改革中已初步形成的配件、資金、勞務、技術、信息等在內的市場來實現自己的經營目標。一是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在汽車維修的某一領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企業的“拳頭”產品;二是向多功能、全方位的目標邁進。維修企業必須努力拓寬經營渠道,實現以維修為主,向多種經營方式的戰略轉移。如:開展配件銷售、配件生產制造、工藝的技術改進、汽車維修救援服務等,形成汽車維修網絡服務體系,使維修企業真正走向市場。
4 完善運行機制,建立有序、充滿活力的維修市場
汽車維修作為公路運輸服務行業,是公路運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維修市場能否正常運行,對整個公路運輸市場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避免維修市場的盲目性、自發性和隨意性,及時地進行宏觀調控和信息引導。
第一、行業管理部門應根據市場管理的計劃目標,合理布局維修網點,使各維修類別協調發展,構造市場管理模式,完善市場整體功能,使其按規定目標進行運轉。
第二、加快行業立法步伐。目前我國的汽車維修法規不完善、不配套、等級低,影響著維修市場的正常運行,所以,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應盡快出臺新的行業法規、標準,為維修市場創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
第三、協調各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加強對汽車維修市場的綜合治理。汽車維修行業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技術復雜的工作,因此,行業管理部門應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如工商、稅務、物價、技術監督、公安、保險等部門之間的關系,相互支持、互相配合,為市場運行機制提供可靠的保障,使維修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