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軍
摘 要:我國建筑行業在不斷的發展,高層建筑已經變得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了超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的出現是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個新的趨勢。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主要有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包括滑模法和爬模法。本文就是對這兩種施工技術進行具體的研究,讓這一新的突破可以為建筑行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提高超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讓整體的建筑水平都得到迅速的提升。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滑模法;爬模法;施工技術
建筑行業在突飛猛進的發展,無論是在建筑質量還是在建筑施工技術上都得到了巨大的進步,現在的建筑種類變得越來越多,超高層建筑是建筑行業發展的結果。本文就是針對超高層施工技術中的滑模法和爬模法進行研究,將這一施工技術發揚光大,為建筑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1 滑模法技術分析
1.1 原理分析
滑模法是超高層建筑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施工技術,這種施工技術包含了幾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是超高層建筑中的關鍵性結構,對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必須要對滑模法施工進行安全考慮,如果沒有將安全因素考慮到施工中,就容易導致事故,這樣工程才能順利進行,因此,在在高層建筑施工的過程中主要應該對施工的安全性加以控制。在使用滑模法施工技術對在超高層建筑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在建筑物的底部建立一個模板,這個模板可以自由的滑動,這種施工技術經常被應用到分層澆筑中,在進行分層澆筑的時候,需要使用模板將設備進行升降,這樣在設備不斷的上升的過程中就可以將建筑物澆筑好,在滑板達到了頂層的位置的時候,就意味著整個澆筑工作已經順利的完成。這種施工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施工的過程是非常便捷的,這一優點受到了廣大施工人員的推崇,在這一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的設備是千斤頂,千斤頂在滑模法施工中是必備的設備。
1.2 施工特點分析
使用滑模法這種施工技術具有著以下的幾個特點,這幾個特點分別是:
首先,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這種施工技術比其他的施工就是要快速的多。傳統的方式只是使用固定的模板進行施工,這種模板是不能自由的滑動的,這樣就導致了施工的危險性,還會延長工期,對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是極其不利的,在超高層建筑的施工中做重視的就是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性,如果這兩種因素沒有得到保障,就會限制建筑行業的發展?;7ㄊ┕ぜ夹g能夠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質量,保證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其次,在超高層建筑建筑的施工中使用滑模法這種施工技術可以節約能源,這樣就可以節省機械成本,還能最程度的保護環境。特別是在施工材料上,得到了優化處理,與傳統的施工技術有著很明顯的區別,這種施工技術不會出現縫隙,但是傳統的施工工藝就會出現縫隙,這樣混凝土就會通過縫隙流出來,不但浪費資源,還會增加成本,給予這一原因,滑模法施工技術應運而生,在超高層建筑中被廣泛的使用。
最后,滑模法在拆卸的時候是非常方便的,便于施工人員的工作,讓整個工作流程都可以變得更加順利,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會經常遇到陰雨天氣,這樣的天氣是不能進行施工的,基于天氣的影響,就要對對模板進行存放和拆卸,以減少對模板造成的嚴重損害,這是滑模法施工的明顯優勢之一。這種施工方式被廣泛的使用,還能有效的控制施工質量,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基礎上,還能提高建筑的美觀度,一舉兩得。
1.3 滑模法的工作流程
滑模法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別為:模板部分、平臺部分和提升部分,這三個部分構成了滑模法施工的主體部分。在進行模板施工的時候,要使用提升架和模板,是必備的設備,進行平臺施工的時候,要使用操作平臺和吊腳手架,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工程的實際要求進行施工,并且遵循施工的具體流程,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順利的完成澆筑工作
2 爬模法施工技術分析
2.1 原理分析
爬模法施工主要是指一種爬升運動,是液壓油缸交替頂升爬架與導軌,以此來完成工作。爬架與導軌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聯系,是相對運動的,在一定程度上,爬架和導軌是互相提升的。交替附墻,爬架逐漸提升。爬架工作的時候,導軌與爬架的全部支撐點和受力點都在支座上面。退模之后立刻在附墻面上安上固定的螺栓。
2.2 爬模的分類及主要特點
穿心千斤頂主爬模主要的構成部分包括穿心千斤頂、支撐桿、導向桿、模板等等。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爬模,也是最實用的。主要的工序包括澆筑、脫模、軋鋼筋、向上爬、裝模板埋接頭、驗收等等。穿心千斤頂的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脫模非常的容易,因為模板上面都安裝有專門脫模的脫模器。二是模板堆放容易,節省資源,工程工期進度較快,質量好,安全快捷,可以說是真正高效高質量。三是,快捷方便,整體性較強,升一層澆筑一層。
油缸爬模又分為片架勢爬模和平臺式爬模兩大種類。片架勢爬模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操作平臺、自動控制、設備操作架、液壓動力、模板、爬升的機械等幾大子系統組成。平臺式爬模主要由操作平臺、自動控制、設備操作架、液壓動力、模板、爬升的機械、堆載等幾大子系統組成。
3 滑模法施工與爬模法施工的比較分析
3.1 共同點
3.1.1 兩種施工的工作效率都是非常高的。遠遠超過了過去的人工固定模版。高度的機誡化,只進行一次模板組裝,這樣就減少了拆卸組裝模板的繁瑣,大大的節約了時間,也簡化了整個工程。施工速度飛速提高,既降低了成本投入,也節約了寶貴的時間。
3.1.2 滑模法施工和爬模法施工分層澆筑,傳統的固定模板之間有縫隙,既造成了材料的浪費,也使得澆筑好的混泥土表面凹凸不平,結構性差,影響美觀。
3.1.3 滑模法施工與爬模法施工都對資金和人員的要求較高。這兩種施工都要求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資金,并且需要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控制。這就要求要多人員進行熟練、專業的培訓。只有資金和人才具備,才能夠保證工程又好又快的進行。
3.2 不同點
滑模法施工與爬模法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最大的區別主要在一點上,那就是滑模主要是不斷的滑動,不斷的澆筑,在混泥土還未凝固之前,利用控制設備不斷的滑動模板,進行一種相對的滑動。而爬模法施工主要是澆筑好一層之后,再向上提升爬架。模板并沒有做相對的運動。只是等混泥土凝固之后才拆除模板。
4 結論
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資源的或缺,科技的發達,人們急于解決人口帶來的種種矛盾,高層建筑成為歷史的產物。滑模法施工與爬模法施工成為高層建筑成功的關鍵。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更加能夠加快工程進程,滑模法施工與爬模法施工的技術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參考文獻
[1]張永杰,東瑩.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管控[J].河南科技,2013,05:136.
[2]陸建秋.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