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璐媛
摘 要:在社會發展中建筑物不斷增多,人們對建筑物的整體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業想要保證平穩的發展,就需要在保證施工速度的同時,對質量進行升級,如今的建筑業為了既滿足大眾需求又提高自身企業的經濟效益,逐步從建筑施工中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材料方面入手,并且更加注重建筑的整體性,建筑屋頂的用材問題就是施工中的重點之一,在屋頂的建設過程中使用最為普遍的就是鋼筋混凝土,想保證屋頂的質量就要對鋼筋混凝的施工工藝進行研究,本文就對建筑工程中屋頂的鋼筋混凝土中的工藝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屋頂;鋼筋混凝土;施工工藝
建筑業為了保障行業進行中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不斷的將施工技術和材料進行革新,以減少施工中的財政支出,目前在建設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鋼筋混凝土,使用主要原因是材料在市場中流通性廣、方便操作并且價格低廉,雖然鋼筋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有許多優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建筑施工作業,但在建筑的后續使用中,混凝土會因為外部環境的溫度變化而產生質量上的下降,并且在建筑進行一定年限的使用后,會因為長時間的重量負荷,導致建筑出現裂縫,從而降低建筑的使用壽命,影響居民居住的安全性,因為這些情況出現的概率很大,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針對不同部位鋼筋混凝土施工特點進行相關工藝的探究。
1 鋼筋混凝土施工的特點
1.1 施工工序的復雜性
鋼筋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建筑施工進行之初,需要對整體環境考察了解,并且在考察過程中還需要施工團隊使用相關技術對屋頂整體的框架設計進行數據測量,最終使用得出的數據是制定模板的標準,根據模型在灌注鋼筋混凝土,澆灌后凝結一段時間再將施工中使用的模型人工拆卸下來,最后對整理完畢的混凝土實施進一步的保養工作。
1.2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易損性
在建設施工的過程中,逐步發現鋼筋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易損性,普遍是出現在混凝土裂縫方面,出現這方面問題的原因,其一是在因為在施工設計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其二是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比如氣溫的不定性等等,混凝土因為是一種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溫度影響的材料,如果材料內外溫度不一致,很非常容易裂縫的問題。
1.3 鋼筋混凝土結構后的易變性
在建筑屋頂的施工過程只能,使用最多的就是鋼筋混凝土,因為混凝土在澆灌之后成型期間會產生一定的異變,這種材料上的異變會對屋頂的整體質量造成影響,減小混凝土的承重能,加大屋頂的破損率,所以在要在混凝土澆灌前期模板的設計高度重視,縮小鋼筋混凝土的發生的異變效果。
1.4 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在屋頂的施工過程中一定會與空氣進行接觸,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導致混凝碳化的形成,混凝土如果碳化就會產生收縮效果,這種收縮效果也是混凝土開裂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只是混凝土的外部表層產生碳化那么也會對混凝土內部造成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混凝土對內部鋼筋的保護作用,因為以上問題存在,所以在屋頂混凝土鋪設時要加強施工的防護措施,避免混凝土碳化對內部鋼筋的破壞,保證屋頂質量的完整性。
2 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2.1 模板工程在支模之前應由專人設計配板,并劃出配板放樣圖,模板就位應嚴格按照配模圖對其進行安裝,將支撐、模板落到實處,注意不能出現“虛”腳,設置專人負責安裝及拆除。墻、柱腳位置模板應該加設墊木、導模,這樣可以避免出現混凝土漏漿的問題,如果梁板跨度在4m以上,應該按照跨度的1~3‰對底模進行起拱,墻、柱模板在安裝過程中應采取適當的保護性措施。模板就位時,綁扎好的鋼筋這時很容易會損傷模板面,需要由施工人員在施工現場將模板扶住,輕輕的就位,避免給模板受到損傷,在靠近模板處進行鋼管點焊施工時,應該用鐵皮進行隔離,以避免焊火將模板面燒壞,在模板安裝之前,一個按圖將各種電管、水管就位,以避免安裝完成以后二次開洞的出現。
2.2 鋼筋工程應該將梁底部鋼筋接頭設置在支座位置上,同時應該將上部鋼筋接頭設置在跨中1/3的范圍內,同時同一斷面中鋼筋接頭的總該數量不能在總根數的50%以上,接頭位置應該錯開45d(d是鋼筋直徑)。墻、柱豎向鋼筋接頭應該在煤層樓板面位置設置,注意接頭位置應該錯開50d,在支座處設置板底筋接頭,選擇跨中1/3處設置負鋼筋接頭,其他短鋼筋應該嚴格按照設計長度進行制作,不設置接頭。通常現澆鋼筋混凝土樓面不用留施工縫,將施工插筋增設在斷面處,這樣可以使施工縫的抗剪能力得到增加。
2.3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利用配合比試驗對最佳配合比進行確定,應對各種砂石及原材料進行合理選擇,并保證原材料質量,建立有效的混凝土防水體系,保證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應對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將振搗工作做好,避免出現振搗不實等相關質量問題,進而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水工建筑物應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這方面水泥基滲結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效果比較好,可以分成內審混凝土防水劑和表面處理用防水材料兩種,這兩種材料分別在混凝土本體自防水及表面防水中適用,當前這種材料已經在水工混凝土建筑。
2.4 正確處理施工縫,加強對混凝土淋水養護,使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期不小于7晝夜,有外加劑和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則不小于14晝夜。屋面混凝土板搗澆前,應檢查模板的穩定性、平整度、縫隙及尺寸,使模板淋水濕透,并保證模板具有足夠強度和剛度,防止混凝土漏漿和模板變形。對用來運輸搗制工具的井字架出入口位置加設施工平臺和設置鐵馬凳。教育施工人員不要踩踏鋼筋。科學合理計劃工期,以7-10天完成一層主體結構為宜,配備足夠施工模板。當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時,方可上人。及時制作混凝土試件,與屋面混凝土同時養護,待試件試壓達到設計要求時,方可拆模。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培訓和技術交底,提高施工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責任感,對關鍵部位實施專人監督。重視基礎工程施工,嚴格按施工規范要求執行,確保工程質量,防止建筑物不均勻沉降。在管線集中敷設交叉處,設置上下層鋼筋網片,保證管線之問有40毫米以上,防止管線過多造成混凝土與鋼筋粘結力降低,而出現裂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因為鋼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大量的使用,可以說鋼筋混凝土布滿了建筑的整體,混凝土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的質量,而屋頂的施工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會使用鋼筋混凝土,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掌握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并且根據鋼筋混凝土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技術上的補救,因為只有材料方面使用的適合的工藝才能真正意義上保證建筑的質量和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洋,武恒.關于房屋建筑防水工程中細部施工工藝的闡述[J].江西建材,2014(07).
[2]錢坤,王若竹,董麗欣.寒冷地區屋面節能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