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華
摘 要:音樂專業作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專業,由于招生政策因素,報考人數、錄取人數增加更是迅速。導致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在畢業時候面臨著比其他專業更大的就業難度,就業渠道較其它專業更加狹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因此,提高就業競爭力,在競爭中獲得比較優勢對就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就業
中圖分類號:G657.38;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1-0212-01
一、地方高校音樂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由于音樂專業學習投入巨大,許多畢業生就業期望過高,因此與用人單位提供的工資待遇、職業前景形成“落差”;盡管中小城市對人才的重視程度較高,但音樂專業畢業生大多不愿選擇基層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就業,寧愿選擇靈活就業或自主創業。
結合邢臺學院音樂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調查,可以發現地方高校音樂類院畢業生就業呈現以下共性特點:(1)學生就業首選是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主要是各中學的音樂教師職位,但由于適合的崗位相對少,同時要與音樂院校,985、211 等重點大學以及同類院校畢業生競爭,競爭的難度越來越大,近年來錄取比例呈下降趨勢;(2)大多數學生愿意到國企和股份公司,私營企業、影視傳媒、私立學校、培訓機構就業,希望有較高薪酬。但是邢臺學院處于非中心城市,與中心城市的高校相比存在地緣劣勢;(3)選擇考研和出國留學的學生逐年增多,他們希望通過繼續學習,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但總體比例仍然偏小;(4)參與自主創業的學生較少,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和能力不強。同時學生創業受外部經濟環境和自身經濟基礎的影響,畢業生需要具備相應的綜合知識和前期的資金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高校音樂類專業畢業生自主創業。
二、提高地方院校音樂專業畢業生競爭力的對策
第一,適當控制招生規模、提升生源質量。近幾年,音樂本科教育在不斷擴招的同時,出現了不少問題,教學質量的下滑就是擴招帶來的最直接最嚴重的后遺癥。改變過去一味擴招的做法,開始把提高質量作為工作重心。要求穩定招生規模,提高生源質量,同時,不少地方院校音樂專業也在招生規模上做了相應的調整,重視生源已成大家共識。音樂專業在選拔優秀生源時特別是在專業考試時,出現了多種選拔優秀人才的方式方法。各招生單位也要求改革音樂專業考試內容,把重點放在對考生專業水平及專業潛質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查,把這些作為錄取與否的關鍵性因素。堵住一切不利于招生考試制度的“潛規則”。
第二、建立一支學術研究與藝術實踐兼備的科學合理的師資隊伍。當控制了招生規模,教師將有時間進行專業學習,因此,創造條件選派青年教師外出進修,攻讀學位,以提高學歷層次、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采用外聘導師方式,聘請專家、教授進行青年教師的培訓、專業教學指導和科研實踐的指導,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建立專業的實踐機制,音樂專業教師定期進行實踐性的演出活動,參加地方、社會組織的音樂晚會。以取得演出實踐的經驗;達到音樂教師們從講臺到舞臺,再從舞臺到講臺的音樂專業素質提升的轉換,取得寶貴的經驗,以用來充實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因為音樂專業本身就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如果沒有經歷過舞臺實踐,是很難講授好“演唱”或“演奏”這門課的。此外,還要注重培養和鼓勵教師采用各種有效形式,了解和掌握音樂專業最新技術和發展要求。拓寬教師的飲音樂藝術視野,同時還要加大引進高水平的兼職教師以充實到教學第一線。加快音樂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第三、轉變教學理念,調整專業課程設置。要培養應用型音樂藝術人才必須首先轉變音樂教育專業理念,地方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應在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積淀知識文化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職業道德,培養他們高深的音樂表演能力,培養學生超常的音樂思維和創造力的整合力。要使音樂教育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還應該注重專業課程的調整。音樂專業課程設置要在夯實學生堅實的專業基礎上,拓寬專業口徑,構建多元的知識體系。一方面要科學合理的開設專業課程,增加文化科學基礎課程,如文學賞析、論文寫作、文秘等課程。以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要面對音樂市場的變化,要不斷增加大量新知識,新課程,注重與音樂實踐的結合。
此外,在開設的課程上,還要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就業的實際,開設一些有用和對路的選修課程。同時要在構建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下功夫,要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從單純的實踐課程設置提升到人才培養模式的高度,以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為核心,既要符合專業教育與教學規律的客觀要求,又要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為導向,建立起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體系結構合理、內容完備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重視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將校內的藝術節、大學生演唱比賽、迎新生、送畢業生晚會等音樂演唱資源整合起來,做大做強校內實習基地,為更多音樂專業學生提供在校的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及社會多種音樂演出、比賽,提高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專業實踐水平、演唱、演奏能力和與社會的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超.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解析[J].文教資料,2011(22).
[2]鄒大勇,董克美.藝術實踐與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