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倬
摘 要:嶺南舞蹈是一種具有地域性和文化代表性的舞蹈。隨著時間的流逝,嶺南文化越來越被人們熟知,與之帶來的就是人們對嶺南舞蹈的關注。為了對具有風格特色的舞蹈進行發展與傳承,廣東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展了專業舞蹈教學,對民間舞蹈進行探究,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本文著重介紹了嶺南風格特色舞蹈在廣東高職表演藝術專業教學中的問題、實施、發展,通過這些方面探索其未來發展傳承的道路。
關鍵詞:高職;嶺南風格特色舞蹈;專業舞蹈教學;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1-0224-02
嶺南舞蹈是嶺南地區的舞蹈,地域范圍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三省、香港、澳門。嶺南舞蹈不僅僅是一種舞蹈,更代表了嶺南文化,是這個地區的文化符號。嶺南舞蹈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形成了一種文化特色,在思想、表演、風格、組織等方面都表現出來其特有的特征。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舞蹈課程,但是關于舞蹈教學還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對高職院校表演藝術專業中嶺南風格特色舞蹈的教學進行了分析討論,并探究廣東高職表演藝術專業嶺南風格特色舞蹈舞蹈教學中的傳承與發展。
一、嶺南舞蹈的特征
嶺南舞蹈只有在廣東才會開設,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傳承與保護傳統文化,不讓這種獨具魅力的舞蹈失傳。經過舞蹈家和幾代舞蹈工作者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種舞蹈。嶺南舞蹈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工作者以當地人居多,這樣讓舞蹈與地域文化有了更好的融合。嶺南舞蹈在創作過程中將自身特色放在重要地位,對于民間舞蹈的傳承是非常有好處的。舞蹈是通過動作來表達思想情感的,動作就逐漸形成風格。嶺南舞蹈作品主要是敘述嶺南風俗民情、人文事象,可以讓觀眾強烈的感受到嶺南的文化和生活氣息,給其造成情感沖擊,進而留下深刻印象。嶺南文化具有深刻的內涵,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一部分,嶺南舞蹈可以說是由嶺南文化孕育而成的,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的融入新的信息來豐富其內涵。
二、廣東高職院校表演藝術專業中嶺南舞蹈的發展狀況
(一)嶺南風格舞蹈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發展現狀
高職院校在嶺南風格舞蹈教學上培養模式較為單一。特別是學術教學組織結構單一性明顯。只有簡單的“舞蹈基礎訓練與舞蹈風格訓練”和“劇目排練”三門課程。專業的設置不能夠滿足舞蹈大眾化教育服務的基本要求。高職院校在舞蹈教學上主要的培養的目的與其他高等院校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特別是近幾年舞蹈院校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在規模與影響上都沒有注重進行有效的市場調查,只注重當前的經濟效益,專業設置上粗糙性明顯。特別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嶺南特色舞蹈進行詳細的研究①。教師隊伍質量水平不高。在高職院校中高學歷教師相對缺乏,這是由于舞蹈高級人才只能依靠中央級別的院校進行培養和引進,人數較為有限,因此解決不了當地對于舞蹈高端人才的需求。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不公平性較為突出。高職院校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內容與教材使用上大同小異②。教材內容缺乏嚴重的創新性,沒有設置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
(二)嶺南風格特色舞蹈在廣東高職表演藝術專業舞蹈教學中問題分析
1.人才培養單一性原因。廣東很多高職藝術院校在舞蹈課程設置上沒有將嶺南舞蹈特色課程放進課程教學,而是簡單的學習排練幾個嶺南風格劇目,致使學生沒有精準掌握嶺南舞蹈的風格特色,讓教育和培養模式上不能夠有效地融合到一起。這樣就導致地方歌舞院團在對于舞蹈演員的需求上不能夠得到滿足。直接的造成舞蹈演員就業形勢不容樂觀③。
2.生源質量較差原因。舞蹈的實用性范圍越來越大,專業領域不斷地得到拓寬。這樣學生的表現也將會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招生的規模進一步的擴大,直接造成生源質量不齊情況較為嚴重④。
三、嶺南舞蹈教育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完善舞蹈教學觀念,突出嶺南舞蹈特色
如何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教學優勢,使嶺南舞蹈教學更加快速穩定的發展,成為舞蹈教室與高職院校應該注重的思考問題。教育管理者在辦學的過程中應該能夠積極的進行嶺南舞蹈教學研究,增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設置高精尖人才培養目標。能夠對錄取之后的學生開展有效地舞蹈教學指導,利用全新教學方式進行領導舞蹈的講解。這樣能夠使學生在畢業之后將學習到的知識更好的回饋社會,為更多的人服務⑤。
(二)強化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嶺南舞蹈教學應該注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是嶺南舞蹈教學開展的重要動力。教師水平直接的關系到嶺南舞蹈教學質量。高職院校要為教師提供專業培訓機會,保證教師能夠在高等舞蹈院校進修,這樣教師在學成回歸之后能夠有助于樹立高職院校教學品牌專業⑥。
(三)強化學科交叉,推動嶺南舞蹈本土教材建設
著重培養嶺南地區專業舞蹈人員,充分的利用音樂知識資源,提升學生對嶺南舞蹈的理解,并完善嶺南舞蹈本土教材等,是實現學生繼承和發揚嶺南舞蹈的重要方式。提升嶺南舞蹈的創作空間。嶺南舞蹈要在保留其主要特色的同時,包容接受其他舞蹈品種,這為高職院校今后表演藝術專業舞蹈教學的開展提供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所以廣東地域高校必須努力挖掘嶺南民族藝術,將具有代表嶺南特色的舞蹈種類進行研究分析融入舞蹈教學和教材里,作為嶺南民族特色傳承推廣。保留地區特色,結合地域文化,是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的關鍵,也是高校藝術教育勢在必行的趨勢。
(四)開展不同的教學資源合作
積極開展跨地域的舞蹈教學合作。利用地理優勢,接觸到更多的優秀舞蹈教學資源與信息。各個高校之間相互合作,資源共享,教學質量高的學校帶動教學質量較低的學校,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信息接收能力,使更多的創新動力融入到嶺南舞蹈教學中。高職院校要建立良好的包容藝術環境。這樣將會創造出更為燦爛的嶺南藝術文化與舞蹈。同時在具有現代藝術特點的舞蹈發展環境中,嶺南舞蹈的融入將會為中國舞蹈種類的豐富與表達產生積極的作用。吸收高等舞蹈院校的教學經驗,積極地投入到院校之間的交流中。運用不同的社會資源開展具有實際意義的舞蹈教學業務。通過現代傳播媒介進行嶺南舞蹈的宣傳。要將嶺南舞蹈推廣全國中,使更多的人能夠喜歡嶺南舞蹈。這也是對嶺南舞蹈進行傳承的重要方式。逐步與更多的舞蹈專業院校展開合作,這樣能夠提升高職院校的舞蹈實際教學水平和理論研究能力。
四、對嶺南舞蹈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發展的思考
嶺南舞蹈歷史發展悠久,通過嶺南舞蹈能夠對嶺南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心理等方面進行了解。簡單的舞蹈動作,包含了嶺南人的行為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表達。在當代社會中為了能夠保證嶺南舞蹈繼續傳承下去,需要高職院校重視專業舞蹈演員的培養,積極開展舞蹈教學創新工作,能夠將內在情感與舞蹈緊密的結合到一起。這樣將會使學生的舞蹈基本功、審美情感等得到進一步的認可。高職院校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嶺南舞蹈的教學,可以廣泛的開展舞蹈表演比賽,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對嶺南舞蹈有著全新的認識。實現嶺南舞蹈大眾化發展。使學生感受到嶺南舞蹈的熱情。增強與嶺南人之間的關系。在活躍的氛圍中突出嶺南舞蹈的活力。高職院校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開展舞蹈創作,編舞人員和學生在舞蹈創作中要發揮重要的作用。對于嶺南舞蹈的結構進行優化,這樣才能夠通過演員進行藝術的表達。嶺南傳統文化對舞蹈具有重要的影響。重視傳媒的作用,通過現代傳播媒介進行嶺南舞蹈的宣傳。要將嶺南舞蹈推廣全國中,使更多的人能夠喜歡嶺南舞蹈。這也是對嶺南舞蹈進行傳承的重要方式。
五、結語
嶺南風格特色舞蹈具有內在頑強的生命發展能力,同時獨有的多變的藝術表現形式使人們更加喜歡和關注其發展。嶺南風格特色舞蹈是我國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嶺南舞蹈要能夠以自身的文化為特點,突出民族風采,并且深入性的研究和融合生活中的素材強化舞蹈作品的創作與藝術表達。進一步的推廣嶺南舞蹈,使更多人能夠了解到嶺南舞蹈的發展,高職院校表演藝術專業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嶺南舞蹈的講解與宣傳,積極進行嶺南舞蹈的傳承與創新。強化嶺南舞蹈的藝術發展,利用高職院校將更多的活力注入到嶺南舞蹈發展中。這樣能夠實現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推動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注釋:
①李權時,李明華.嶺南文化(修訂本)[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②馮雅靜.云南少數民族舞蹈在高校專業舞蹈教育中的傳承研究[D]. 昆明:云南藝術學院,2013.
③劉燧.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舞蹈教育對推動地方民問舞蹈的思考-以云南紅河學院舞蹈教學為例[J].黃河之聲,2012(10):65-67.
④王湘林,楊章成.淺析地方高校舞蹈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3(5):116-117.
⑤胡驍,何喆.嶺南民間舞蹈教材建設對于廣東舞蹈高等教育的意義[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4(01):67.
⑥劉喜.關于京族舞蹈在廣西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傳承思考[J].戲劇之家,2015(09):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