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崇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高速公路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正日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據公路施工的特點,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將施工各要素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開展施工,實現工程項目快速、優質、低耗,已成為公路建設者普遍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公路施工;低碳環保;措施
1 高速公路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1.1 生態環境方面的影響
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修建公路必然會砍掉設計線路周圍的植被。另外為了施工機械和施工人員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間和休息空間,也會占用線路周圍的土地,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當地植將會大范圍的被毀壞。由于植被的大量破壞,當地的植被覆蓋率降低,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后果。
1.2 噪音的影響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大型機械的操作會產生嚴重的噪音,給周圍的居民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特別是夜間機械操作更是對當地居民的睡眠造成嚴重影響。
1.3 對水環境的影響
挖泥、取砂、材料沖洗引起水質混濁,施工機械的含油污水及油料泄漏造成油污染;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水體;瀝青、油料、化學品等因保管不善造成進入水體。
1.4 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地面的塵土和灰塵摻雜在一起會形成揚塵,讓周圍的空氣變得非常渾濁,影響施工人員和當地人們的呼吸。并且,瀝青本身存在的煙氣和施工機械產生的廢氣也讓當地的環境變得渾濁,嚴重影響當地的空氣質量。
2 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2.1 施工前的控制措施
首先好好把握施工現場和當地環境、農業發展的關系。對可能影響當地環境的情況作出預設,提前做好準備。其次,認真制定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方案。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方案對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有重要意義,在制定施工設計時要把環境的保護作為重要的環節加以考慮。然后,認真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比如施工過程中所征用的水和地、臨時排水設施的布設等等,各項準備工作通過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工。最后,對原設計和變更的取、棄土場均應進行實地踏勘,對實際地形地貌,和民生的關系與影響要有了解,制定出切實有效的環保措施。
2.2 施工中的控制情況
2.2.1 規范勞務層的施工操作、合理指導施工。現場技術管理人員只有堅守崗位,認真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才能督促勞務層嚴格執行工程承包合同中有關環境保護的條款和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才能做到規范管理。
2.2.2 加強對勞務層的監督管理。在施工過程中,要有專門的監管人員對施工現場的施工行為進行監督,保護施工現場周圍的環境,防止對自然環境造成不應有的破壞,防止和減輕粉塵、噪音等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和對居民的危害。
2.2.3 項目應成立環境保護管理組織,設專職環保員。采用經常性檢查環境保護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及時糾偏,對達不到合同環保要求或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施工點,堅決予以整改,嚴格的督促直到完全達到環保要求
2.3 施工后的控制措施
在各分項工程完工后,及時整理有關環境保護的合同條款和技術檔案資料,認真總結施工過程中環保工作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并且對補救做出完善的記錄,為以后的工作提供有效的經驗。使得環保方案更加合理。
3 其他主要環境污染解決方案
3.1 防止空氣污染
施工中產生的揚塵是主要污染源,尤其是粉塵類的材料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包裝和防散落、泄露,盡量采取封閉性良好的運輸車,對粉狀材料采取灌裝或者袋裝,粉煤灰則需要保持濕裝濕運,堆放存儲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擋風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包括進出料場的通道要做到定時灑水防塵。混凝土加工應采取集中拌和的方法,瀝青混凝土拌和場的選擇要科學合理,拌和裝置應當先進且具有除塵設備、煙氣凈化和排放裝備。拌和點選在環境敏感點的下風向,且距離敏感點300m以上。
3.2 防止噪聲污染
噪聲對人的聽力具有損傷效應,不僅對人的睡眠、工作產生影響,甚至還會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傷害。施工現場最好遠離學校、醫院、幼兒園等對噪聲敏感區域,一般控制在200m以上的距離。另外,機械如果維修保養不夠,噪聲會增大,因此要注意其維修和保養。合理安排施工,減少深夜施工頻率,減少因施工對居民集中居住點的干擾。如果無法達到上述要求,則需要對噪聲源進行隔聲、減振,選擇科學先進的施工工藝以減小噪聲和振動。
3.3 防止水污染
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由于生產廢水以及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的排放,將會形成對水環境的污染。施工材料,如瀝青、油料等不應當堆放在河流湖泊周圍;通過侵蝕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保持施工現場附近的水體不受影響;路面徑流水經集中匯入污水管,分別經過沉淀和過濾排入水體。
3.4 防止固體廢棄物污染
在路基的建設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爆破的石頭和土塊流入到田地中去,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害。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在農田、河流、居民房屋周圍修建墻來擋住爆破的土石。對那些已經落入河流或者農田的土塊、石塊要及時的清理。以免對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好的影響。
4 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實現低碳環保
高速公路的建設對環境和人的生活有著嚴重影響,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設大規模開展的今天,尋找傳統原材料的替代品和利用新方法新工藝以降低高速公路建設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已經成為越來越緊迫的命題。
4.1 新工藝
應用改性瀝青新工藝。在瀝青混合料中摻入廢輪胎膠粉,不僅是再生利用,而且大大減少了廢輪胎存放壓力,還能使路面具有一定彈性,增加路面的抗車轍性、降低了行車噪聲,與普通瀝青混合料相比,拌和溫度降低了30℃,沒有冒煙現象,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降低了養護施工中的環境污染,達到了投入和使用年限更經濟、更合理、更節能。
4.2 新技術
瀝青再生技術:瀝青再生新技術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使廢棄的混合料得到了循環再利用,節約了瀝青,避免了廢料處理對環境的污染,公路養護中的碳排放,不到傳統工藝的1/10。它100%利用舊料、使養護費用明顯降低、施工快速、交通干擾小,降低車輛噪音3~5分貝,延緩路面再次進行養護時間3~5年。采用廢舊瀝青再生技術的路面具有較好的抗車轍和抗疲勞性能,從而延長瀝青面層使用壽命。
4.3 新材料
碳纖維布:某高速公路橋梁整治中使用了碳纖維布、塞柏斯兩種加固和修復裂縫的新材料,修復橋梁裂縫6800平方米。碳纖維材料的抗拉強度約為普通碳素鋼的十幾倍,具有密度小、重量輕、耐腐蝕老化等特點,常溫下即可操作,固化只需24h,大大縮短了工期。賽柏斯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對于潮濕環境混凝土結構裂縫修復效果尤為明顯。
結束語
在今天的經濟社會形勢下,我國加快建設低碳環保高速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是轉變交通運輸事業的要求,讓我們攜手共同完成這個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速事業,建設新型的高速公路。
參考文獻
[1]袁靜.低碳公路的建設與發展[J].城市生態,2010,23(1):43-46.
[2]張亞.低碳交通之路與節能減排對策[J].公路運輸,2010(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