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

摘 要:工程地處于灰巖分布廣泛的貴州地區,基坑支護設計中常用到放坡開挖的巖質邊坡,本文通過對工程所在地巖質邊坡的穩定性分析,能快速確定類似巖質邊坡的滑裂面,便于邊坡的支護設計,為類似工程邊坡的設計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巖質邊坡;順向坡;滑裂面;穩定性
1 引言
貴陽市地處云貴高原的東斜坡上,地勢起伏較大,南北高,中部低,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城市修建地鐵經常需要開挖基坑,考慮到貴陽的地質特性,從經濟和施工的角度考慮對于巖層較好的地段一般采用放坡開挖,地鐵受周邊環境因素制約較多,多數放坡坡度較大,因此邊坡的穩定性設計尤為重要。
2 工程概況
2.1 區域環境
本工程為貴陽市地鐵2號線某車站附屬結構,邊坡位于車站西側,基坑深度13.5米,基坑北側為截斷的市政公路,基坑周邊無重要建筑。
2.2 地質條件
工程區域主要地層為素填土層及中風化灰巖,采用放坡開挖施工,根據鉆孔資料顯示:基巖邊坡為順向坡,巖層傾角12°~15°。邊坡開挖基巖段為強巖溶地段,巖體層面被溶蝕破壞,力學參數較低,開挖后,基巖段邊坡有順巖層面滑動的可能,穩定性較差;其中強溶蝕帶邊坡0.5~3m,其余為中風化,強溶蝕帶邊坡穩定性較差。力學性能如下表。
巖體自身的物理力學參數較好,而巖體結構面參數較差,巖質邊坡為順向坡,巖層向基坑的臨空面有12°~15°的傾角,會使滑動體自重以及頂部荷載在水平方向有一個滑動力分量,因此,巖層有著向臨空面滑動的趨勢。巖層性狀為光滑平直,滑動面形態為平面形態,破壞機制簡單,本工程邊坡可采用剛體極限平衡法進行分析。
3 最不利滑裂面位置
基坑邊坡穩定性設計最主要的是確定最不利滑動面,最不利滑裂面最直觀的是現場的勘察、鉆探等進行確定,通過坡體地形地貌特征確定滑動面或者軟弱夾層;一種是采用工程類比法,通過類似地區的邊坡經驗確定滑動面;還有就是通過計算機數值分析計算出最不利滑裂面;本工程地層結構簡單,可采用剛體極限平衡法確定。
地勘資料并未給出潛在的滑裂面無軟弱夾層,邊坡平整場地后,邊坡為全巖質坡,中風化巖層平面光滑,其滑動類型為平面滑動面,擬采用剛體極限平衡法確定最不利滑裂面,假定巖層均勻有潛在的滑裂面,無力學性能顯著較差的夾層。計算簡圖如圖1。
4 基坑邊坡設計
因場地限制取坡度α=73°地下水位高6米,取最低處為最不利滑裂面,基坑深度13.5米,代入計算Fs=1.24>1.2,基坑邊坡穩定性滿足要求。實際施工過程中巖體存在著一定的破碎以及局部的不穩定巖塊,以及防止雨水侵入裂隙,造成裂隙水壓力,按構造要求對邊坡進行噴錨支護,坡面噴射100mm厚C25砼,設置4~6米的?覫42鋼花管土釘進行支護。
5 結論
通過設計過程分析,采用剛體極限平衡分析的巖質邊坡,最不利滑裂面不一定出現在坡腳,需要通過具體參數求得。類似于本工程條件的、傾角較小的順向坡可按坡底位置為最不利滑裂面進行計算,便于工程設計,對復雜邊坡還是需采用計算機數值分析求解。
參考文獻
[1]劉國彬,王衛東.基坑工程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陳祖煜,汪小剛,楊建,等.巖質邊坡穩定性分析-原理,方法,程序[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3]劉佑榮,等.巖體力學[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0.
[4]GB50330-2013,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