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柏花十字裂,菱角兩頭尖
釋義:柏樹的果實成熟后多裂為四瓣,呈十字形;菱角的果實則是兩頭尖尖的形狀,也有生三、四角者,古人認為其與菱為同類植物而功不同于菱,以“芰”名之。
醫學意義:柏樹為四季常綠之喬木,是偉岸、堅固、肅穆、永久意義的象征,多被種植在廟宇、墳塋等具有紀念意義的環境之中,以彰顯其特有的價值。就入藥來說,普通柏樹不如側柏,側柏為柏科植物的一種,其果仁入藥稱柏子仁,是臨床上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主要藥物,其樹葉入藥稱側柏葉,是臨床上涼血、止血、祛風濕、散腫毒的常用藥物。
《抱樸子》和《列仙傳》中有秦女在深山中常年以柏葉、柏實為食,至“不復肌,冬不寒,夏不熱”,壽“三百余載”,“赤松子,好食柏實,齒落更生”的記載,雖不免有夸張的成分,也從側面映射出古人對柏樹的迷信和對其功用的充分認識。
菱角生食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之功,熟食有益氣補臟、安中健脾之用,在江南地區尤為流行。由于鮮果保存期的局限,人們通常還把菱角加工成菱粉使用,無論“補脾胃,強腰膝,健力益氣,行水,祛暑,解毒”(《綱目拾遺》)都可應用。民間也有用生菱角解醉酒的做法,據說效果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