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霞
鄺子元被外調出京為官已經十幾年了。雖然他非常希望能夠早點兒調回京城,但卻一直沒能如愿。
就這樣,鄺子元終日郁郁寡歡,最后得了神志不清的病癥。不發作時,跟常人沒什么兩樣;發作時,癲狂癡語,好像瘋子一樣。家人都非常著急,給鄺子元請了很多大夫,但是一直不見好轉。
一個偶然的機會,家人聽說真空寺有個老和尚,不用念咒亦不用服藥,就能治好這樣的病,便立即派人前往邀請。真空寺的老和尚看了看鄺子元,說道:“你的病乃因煩惱、妄想而生啊!”
鄺子元不明白,問道:“大師,何為妄想呢?”
老和尚解釋說:“妄想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因為過度懷念過去的榮與辱、悲與歡,這是對過去的妄想;第二種情況,當面臨某些事情的時候,不能果斷地做出決定,畏首畏尾,猶豫不決,這是對現在的妄想;第三種情況,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希望能夠榮華富貴,或功成身退,或子孫滿堂,而這些又都是不能確定的事情,這是過于期待而產生對將來的妄想。這三種妄想,在一瞬間產生,又在一瞬間破滅,這在佛家稱之為幻心。而能夠及早發現妄想,并及時摒除這種念頭,佛家又稱之為覺心。”
老和尚頓了頓,繼續說道:“如果人們都能時刻保持覺心,而不讓妄想產生,內心時刻保持平穩安靜,那么,又怎么會產生煩惱、妄想之類呢?”
老和尚用一種非常和藹的眼神望著鄺子元,繼續規勸說:“依我判斷,你的病是因體內心腎不交所致,那么,這又是怎么產生的呢?”
鄺子元搖搖頭,表示不解。
老和尚耐心地解釋道:“人因為外來之欲望和內心之欲望過多、過強,而導致體內元精受損。如果能夠摒棄這些欲望,那么腎水就可以滋生,腎水充盈則能向上交于心。此外,過度思慮,或者過度勞累,亦能損傷人體。如果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心火就不會上炎,且可向下交于腎。所以說,佛家講究六根清凈。”
講到這里,老和尚向鄺子元行禮,念道:“施主,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啊!”
鄺子元聽了老和尚的話,非常受啟發。于是,他讓自己獨處一室,努力掃空心中的各種雜念,靜靜打坐一月余,神奇的是,他的“頑癥”從此再沒復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