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自嘲說自己有強迫癥,控制不住地必須完成某些事情。如果這種強迫行為嚴重干擾了正常生活,那么就要警惕可能真是強迫癥了。
強迫癥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其特點是患者經常反復多想、重復行為或害怕自己做出出格的行為,有時認為這些想法、行為是有必要的,有時又認為是沒有必要的,想控制不去想、不去做,但又做不到,猶豫不決,非常痛苦,給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并可導致焦慮、抑郁的情緒。
哪些表現要懷疑強迫癥
當出現以下三類情況中的一類或兩類時,就要懷疑是強迫癥。
出現反復多想的癥狀,如反復回想自己剛才說過的話是否說錯;反復回想自己的手是否接觸臟東西;反復回想自家的煤氣、窗戶和門是否關好;反復想人活著是否有意義;反復想為什么人死了要火化,而動物不要火化;反復回憶自己是否將有用的東西丟掉了;反復想象某些數字、某些文字的意義;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癥等。
出現重復行為的癥狀,如反復洗手、洗衣、搞衛生;反復檢查門、窗和煤氣是否關好;洗澡、上廁所的時間在一小時以上;強迫家人回到家就要洗澡或按他的指令完成動作;反復檢查已寫好的字是否端正,筆畫是否正確,并反復涂改;走路時走幾步要退一步,或轉一圈;固定某只腳先進門,走錯了重來;對不放心的事反復詢問;反復數電線桿、臺階、汽車、牌照等,有人干擾,就必須重來等。
出現沖動的意向,如擔心自己會在大庭廣眾下脫光衣服;擔心自己會強奸婦女;擔心自己會從樓上跳下去;擔心自己會做出傷害自己的孩子、妻子或丈夫的行為等。
輕微強迫癥狀不必擔心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做法和性格(如潔癖、反復確認等)是病態嗎?算是強迫癥嗎?
在不影響正常學習、工作、社交的情況下,有一點輕微的強迫癥狀不算是病態,比如說你追求完美,那你在學習和工作上可能會更出色;你檢查門、窗、煤氣及車門是否關好,只檢查1次,這樣會更安全;你愛干凈,至少居住環境很舒適,個人衛生也很注意。只要你自己覺得不痛苦,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若強迫的癥狀過多,影響了工作、學習和生活,那就是病態了。
強迫癥有嚴格的診斷標準。一、癥狀標準。以強迫癥狀為主,至少有下列一項:1.以強迫思想為主,包括強迫觀念、回憶或表象,強迫性對立觀念、窮思竭慮、害怕喪失自控能力等。2.以強迫行為(動作)為主,包括反復洗滌、核對、檢查或詢問等。3.上述的混合形式。4.強迫癥狀反復出現,病人認為沒有意義,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試圖抵抗,但不能奏效。二、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受損。三、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3個月。四、排除標準:1.排除其他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或恐懼癥等的繼發性強迫癥狀,2.排除腦器質性疾病特別是基底節病變的繼發性強迫癥狀。
治療強迫癥有哪些方法
強迫癥是一種比較難治的疾病,有人把這種疾病稱為“精神癌癥”。所以目前國際上治療強迫癥的方法很多,心理治療包括精神動力學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及森田療法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包括改良電休克、經顱磁刺激及神經外科手術等。但這些療法的效果并不理想,若要使強迫癥狀緩解,藥物療法治療兩個月后可使癥狀緩解60%,但很難痊愈。認知行為療法是最被推崇的療法,一般治療兩年以上,強迫癥狀可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