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轉基因生物或轉基因食品是與非的爭議,自轉基因生物問世之日起至今都沒有消停過。與其他科學爭議一樣,真相的探尋非常復雜。這里是一些有關轉基因生物的常見爭議話題,以及爭議背后的真相。
轉基因食物致癌有確鑿證據嗎?
2012年,法國某一研究機構的一項研究發現,被終生喂食轉基因玉米(這種玉米能耐受農達除草劑)的實驗鼠,或者喝含有農達的水的實驗鼠,都出現了腫瘤和器官損害。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報告說,這些實驗鼠中多達50%的雄鼠和多達70%的雌鼠早死,而對照組的這一比例分別僅為30%和20%。這一報告當時引起恐慌。但正如科學界經常出現的情況,審視這一研究的其他科學家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法國6家權威科研機構很快發布了對該研究的反駁,指出該研究的實驗方法、統計分析和數據量都有問題。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宣布,該研究的“科學質量不夠,不能被視為合理的風險評估”。此外,該研究中所選實驗鼠本身就很容易因多種原因得乳癌,比如吃得過多,或吃了被一種常見真菌(它會造成一種激素失衡)污染的玉米。因此,不能肯定實驗鼠的癌瘤是由轉基因玉米造成的。
轉基因農作物包含毒素,意味著轉基因農作物不安全?
一些轉基因生物,例如一種Bt轉基因玉米,的確包含一種殺蟲毒素。這聽起來很危險,但實際上,Bt玉米所含毒素的研發目的就是只針對害蟲,而對其他物種(包括人)不起作用。科學家指出,大量證據證明Bt毒素是迄今為止用過的最安全和最有選擇性的殺蟲劑,有關Bt農作物毒害人的說法站不住腳。如果管理得當,種植Bt玉米的農田實際上有助于保護環境,因為它們能減少使用廣譜殺蟲劑,而廣譜殺蟲劑不僅會殺滅害蟲,而且會殺死有益的昆蟲。
但轉基因農作物也有不好的一面。問題之一是,害蟲可能變得對轉基因毒素不敏感,正如害蟲會逐漸對殺蟲劑產生免疫力。例如,美國中西部農民發現,有一種Bt玉米不再排斥它原本會阻止的切根甲蟲的幼蟲。如果轉基因農作物不能避免害蟲,農民就可能又開始大量噴灑有問題的化學農藥。
轉基因農作物對容易過敏的人構成威脅?
這是人們對轉基因生物的最大擔憂之一。如果你知道自己對花生過敏,你就很可能遠離花生醬。但如果科學家把花生基因引入其他某種食物中,那么你是否也會避開這種食物?你又怎會知道這種食物中有花生基因?
這樣的例子的確發生過。科學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發現,一種旨在提升轉基因大豆營養價值的巴西果蛋白質有可能使那些對巴西果敏感的人產生過敏反應。但不知情的消費者不會因為吃了轉基因大豆而真的生病,因為科學家在研發過程中就發現了這種危險效果,并且放棄了這種轉基因農作物。通過安全檢測,這樣的過敏風險可能胎死腹中。這就是一些科學家呼吁對轉基因食物進行上市前嚴格檢測的原因。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沒有要求過敏篩查,而是采用“志愿咨詢過程”考察轉基因食物安全性。該機構迄今未發現任何由轉基因食物造成的過敏問題。但這方面管理可能也有漏洞。所以,強制篩查是必要的,但這需要很高的成本。
來自轉基因植物的被改變的基因,是否一定會傳播開,并造成危害?
我們可能會想出各種各樣可怕的景象。例如,如果一個會引起對抗生素耐藥的轉基因生物基因,經由食物轉給你的胃腸道中的致病細菌,會發生什么?你可能會病得很厲害。但這很可能不會發生。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荷蘭科學家調查了特定細菌被轉基因生物基因改變的風險,認為并不會造成健康擔憂。在2008年的一項研究中,一位澳大利亞政府科學家下結論說,基因從植物性食物水平轉移到微生物的頻率很低,對人類健康或者環境造成的風險都可忽略不計。不過,世界衛生組織不想冒險,它希望成員國挑選不對抗生素耐藥的轉基因生物。
轉基因生物的另一個潛在問題是異型雜交,即來自轉基因植物的基因傳播給常規農作物或野生植物。例如,獲準用于喂養動物的唯一一種轉基因玉米的痕跡,一度開始出現在供人類食用的玉米產品中。一些國家已經頒布法規限制異型雜交,包括明確劃分轉基因農作物農田和常規農作物農田。澳大利亞政府2006年的一份報告中說,通過使轉基因植物的花粉絕育,就可能控制異型雜交。
轉基因農作物造成蜜蜂數量暴降?
這兩者間的聯系看來是錯的。2008~2013年,美國30%的蜜蜂要么消失,要么沒在春季傳播花粉。其他一些國家的情況更糟糕,例如西班牙蜜蜂數量暴降達80%。一些養蜂人和環保人士認為,元兇是一種結構和作用類似于尼古丁的殺蟲劑。與常見的噴灑型殺蟲劑不同,這種殺蟲劑會被植物吸收并進入植物維管系統,因此害蟲會吸收毒素。雖然這些殺蟲劑與轉基因生物是兩碼事,但一些環保人士把這兩者混為一談,這有可能是由于這類殺蟲劑有時被用來處理種子。沒有確鑿證據證明轉基因生物本身在造成蜜蜂數量下降。即便如此,對其他昆蟲來說,轉基因生物并非那么好——最近的研究發現,在罕見情況下,轉基因生物有可能殺死蝴蝶、瓢蟲及其他無害甚至有益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