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蓮娜+丁志強
孩子不愛運動,原因可能五花八門。讓我們通過幼兒園老師的視角,來尋找孩子不愛運動的原因,了解老師是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運動興趣,提高運動能力的。爸爸媽媽們不妨學學哦。
大多數孩子身體里都蘊藏著活潑好動的因子,運動能讓人快樂,能讓人身體強壯。但也有些孩子不太愛運動。孩子不愛運動的原因可能有多種,爸爸媽媽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地引導孩子愛上運動。
不愛運動,可能是因為膽小
戶外活動時,妞妞喜歡跟在老師身邊不肯去運動。有一次,小朋友們都在進行攀爬運動,玩得不亦樂乎,可妞妞就縮在老師旁邊不肯爬。老師問她:“怎么不和大家一起去爬啊?”“我怕!”妞妞輕輕地說。“沒關系的,你看小朋友們都在爬呢,多高興啊!”盡管老師一個勁地鼓勵妞妞,可是不起作用。雖然妞妞看到小朋友玩得那么高興,很想去嘗試,可最終還是過不了“怕”這一心理關卡。
分析原因
有些孩子不敢嘗試,原因還在家長那里。一些祖輩在帶孩子時,精心照顧,無微不至,生怕孩子磕著碰著,再加上祖輩年紀大,精力差,當孩子嘗試有挑戰的活動時常被嚴厲禁止。久而久之,孩子變得不敢嘗試、不愿參與,形成了膽小的性格。
可以這么做
1.再忙也不能疏忽孩子
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要陪伴孩子。一天中有固定陪伴孩子運動的時間。如果無法做到每一天,至少要利用周末時間。平時和孩子多探討運動的形式,周末進行親子運動大比拼,這樣有助于激發孩子的運動熱情,養成運動習慣。
2.放手嘗試,給予自信
家長要學會“放手”,給予孩子恰當的鼓勵,多讓孩子嘗試各種運動或游戲。對于膽小的孩子,可以先讓他嘗試簡單的運動。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失敗時總結得失,認可過程中的積極嘗試精神,讓孩子充滿自信,鍛煉自己的膽量,敢于運動。
3.走出庭院,親近自然
多帶孩子到戶外進行鍛煉,多嘗試各種運動。如一起走石頭路、過獨木橋等。孩子一般不會抗拒在大自然里的有趣運動,慢慢會愛上運動。
孩子胖,會阻礙運動積極性
小濤長得比較胖,活動時常常力不從心,還沒運動一會兒,就累得動不了了。所以每次小朋友活動時,他總是找各種理由不愿意參與,或者就坐在一旁看著別人。老師督促他,他才勉強動一動,參與不久就說:“老師,我累了。”運動時間總是很短,導致其動作滯后,運動消極。
分析原因
這一類型的“胖”孩子懶得運動,抗拒運動,首要原因來自于生理,“負荷重”導致孩子運動消極懈怠:運動時間較短,特別容易疲勞,每次運動量小。久而久之,對運動就產生“懼怕”心理,不感興趣。
可以這么做
1.利用游戲激發興趣
首先要從孩子喜歡的運動入手,激發孩子的興趣。可以嘗試玩一玩體育游戲,如跳格子、石頭剪刀布、紅燈綠燈停、擠油渣等,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玩這些有趣的“父輩游戲”,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同時要發揮創意,如器械的多樣組合、場地的趣味布置、動作的花樣變化……使運動更有趣。
2.改裝器材愛上運動
器械單一,會使運動較枯燥無聊,爸爸媽媽可以在器械上做“手腳”,如要求孩子練習拍球,可以在皮球上畫一些漂亮的圖畫,讓孩子帶到小區里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3.循序漸進是王道
設定階段運動目標,循序漸進,如拍球,第一周能連續拍10下;第二周能持續拍20下;第三周嘗試花樣拍球……并輔以有趣的游戲形式,這樣不僅目標明確,而且能讓孩子充分獲得成功感。
不愛運動,可能因為“它們”的吸引力更強
越來越多的孩子迷上了電視、手機、電腦,覺得出去玩、去運動,還不如在家玩手機、看電視舒服。
分析原因
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缺少玩伴,一個人運動覺得特別無聊,還是玩高科技游戲有趣多了。
應對方法
1.找玩伴迸發激情
朋友家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或是幼兒園里、小區里的小朋友,都是孩子最好的運動伙伴。孩子有了伴,一起運動就不再是問題了。
2.親子運動樂趣多多
在家,爸爸媽媽可以與孩子一起玩親子游戲,如穿上親子奶牛服,進行角色扮演,爸爸媽媽是大牛,孩子是小牛,一起來進行比賽,看誰跑得快。
3.巧用手機激發斗志
手機也能幫助孩子開展運動。爸爸媽媽可以使用“運動小助手”“悅跑圈”的運動軟件記錄孩子運動的情況,激發孩子的運動興趣。看到手機里對自己運動的提示或是朋友的點贊,孩子一定會充滿運動熱情。
不愛運動,可能因為超出了孩子的能力
天天每次在進行雙手交替拍球時總是拍不好,別的小朋友都已經能熟練地進行雙手交替拍球,可他只會單手拍球,有時還會遭到別人的嘲笑。因此每次練習雙手拍球時,天天就不愿意,對于這項運動他特別抗拒。
分析原因
天天在班里年齡最小,盡管他很努力,但是小年齡的他還不具備一些技能。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運動水平不同,“拔苗助長”式的運動技能達標,非但沒有“長”,反而會讓他抗拒運動。時間久了,孩子自己也變得沒信心了。
應對方法
1.因人而異切勿比較
教師或家長不要為了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逼孩子去掌握某項運動技能,這樣非但對孩子掌握技能沒什么幫助,還會讓孩子抗拒運動,缺乏自信心。應該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引導孩子運動,提高其自信心。
2.遵循規律因勢利導
要想孩子愛上運動,應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如可以為小班孩子創設富有情境的體育游戲,扮演喜歡的角色,開展運動;中大班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競爭意識萌芽,就可以在運動中加入“比一比”,增添運動的趣味性、新異性、挑戰性。
Tips:給爸爸媽媽的4條建議
榜樣作用
有這樣一份統計,在父母不愛運動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也是個四體不勤的“小懶蟲”。所以,為了孩子能愛好鍛煉,父母自己也要愛運動。
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貴在堅持
“好習慣培養21天”。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在體育活動開始時常常興趣很濃,但又很快失去,保持時間短。所以,要幫助孩子發現運動的樂趣,并持之以恒。
學會放手
支持孩子的運動興趣,不要過多地干涉和禁止。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動,他們奔跑、跳躍、東鉆西爬,可能滿頭大汗,全身是泥,甚至有的孩子不走尋常路,富有挑戰地去走有難度、高低不平的路,還會經常扯爛衣服,磕破弄傷。如果常常使用命令、警告的語言,如“不要亂跑,小心”“好好走路,當心點”等,孩子的運動激情就會被澆滅。在孩子運動時,家長要多用眼睛,隨時隨地關注孩子的情況;少用嘴巴,適時提醒存在的危險,這樣,孩子不僅能獲得運動的快樂,而且能學會自我保護,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