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岳濤
上了年紀后,老人腿腳會變得不利索。有數據表明,除了衰老帶來的影響,16%以上的老人步態不穩是因疾病導致的運動能力下降。因此,作為家人,要留心觀察老人步態,以便及時發現隱藏的病情,尤其要注意以下幾種典型的異常步態。
劃圈步態:行走時病側上肢屈曲,手臂擺動消失,大腿及小腿伸直,腳向外甩呈劃圓弧狀。該步態可能是腦血栓、腦出血等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導致的。
醉酒步態:抬腳緩慢,落地時有力,步態不穩,東倒西歪,不能走直線。該步態常見于小腦疾病患者,如腫瘤、炎癥等疾病,或酒精、巴比妥類鎮靜藥物中毒。
慌張步態:起步慢,抬腿低,后漸快,越走越快,難以止步,身體前傾,手足抖動,顯得慌里慌張。該步態多見于患震顫性麻痹的老年人。
鴨行步態:走路時挺腰鼓肚,臀部左右搖擺如同鴨步,行走不穩常摔跤,下蹲、起立、登樓時吃力。該步態可能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佝僂病等導致的。
跨越步態:行走時髖關節、膝關節抬得過高,患腿高抬,而患足下垂,怕腳尖碰到地面。這可能是坐骨神經麻痹、腓總神經麻痹、多發性神經炎等,導致老人小腿伸肌癱瘓,足不能背伸而呈下垂狀態。
跛行步態:患肢縮短,雙髖僵直,腿部外展或內旋活動受限,行走較慢。該步態常見于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者。
需要提醒的是,老人異常步態的成因比較復雜,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就醫,根據具體情況分析。此外,如果老人的鞋子太緊,每走一步,腳就會感到痛,也會影響步態。老人在挑選鞋子時,至少要保證腳趾前能留出1厘米;多數老人雙腳尺寸不同,因此雙腳都要試穿;蹲下時鞋子容易不合腳,因此試穿時還要蹲下,將腳尖或腳跟往前或后踮起,看看鞋子是否能完全包裹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