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12月12日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來自全國的300多戶家庭,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海南省文昌市東閣鎮美柳村的邢福浩家就是代表之一。
邢福浩老人自費創辦了“百合齋”,他說能幫助引導村里的小孩好好讀書、好好做人,就是他最快樂的晚年生活。
在美柳村蜿蜒的村道深處,一座不太起眼的農家院,邢福浩老人正為村里的孩子解讀《弟子規》。
邢福浩今年72歲,12年前退休后,他從海口回到美柳村修繕老家的房子,期間所看到的一幕引起了他的深思。
邢福浩老人回憶說:“小孩子來這里玩,打架、鬧事,我就感覺必須引導他們走上一個正路。”他告訴記者,他的3個子女都在他的精心教育下學業有成、事業有成,如今回到故里的他,也想把家鄉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好好教育培養。
于是邢福浩老人就自掏腰包收集圖書,置辦健身娛樂設備,在自己老屋里建起了“百合齋”。
文昌市東閣鎮美柳村小學生說:“這里有好多好多的書,看都看不完,還有很多朋友伙伴一起玩耍,非常的快樂。”
當“百合齋”剛建好,問題就來了。
文昌市東閣鎮美柳村村民說:“整個村的小孩都跑來玩了,小孩挺貪玩的。每天早上都過來玩,一玩就玩到下午了。”光來玩,不學習,不讀書可不行,為此邢福浩和他的老伴除了耐心勸導,也為“百合齋”設置了進門門檻。
邢福浩老人說:“不把這個英語字母、拼音字母讀懂,我就不給你玩。你不聽父母的話,我就不讓你玩。”這樣呢,小孩也孝敬父母,父母也高興,村里人也高興。
在“百合齋”的入口,邢福浩還刻字承諾,凡村里小孩考上文昌中學,當地最好的中學,就獎勵2000元。
創辦“百合齋”12年來,邢福浩不斷完善設施、增加書籍、捐資助學等等。自己和老伴兒的退休金不夠,就請自己的孫女出錢出力,雖無任何回報,但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
如今在“百合齋”的影響下,村里打牌賭博的人少了,來“百合齋”讀書健身的人多了,村里的小孩也逐漸變得孝敬父母、互助友愛,學習風氣非常濃厚,考上文昌中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邢福浩有一個愿望,就是在他百年之后,用他所有的積蓄和子女的資助創辦一個基金,把“百合齋”繼續辦下去。
(摘自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