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純梓
買房,本來是件令人高興的事。然而,卻有人在住進房子后,房產證遲遲沒拿到,產生了諸多煩惱一沒有房產證,房屋就不能進行轉賣、抵押貸款,戶口無法遷轉,小孩上學也會遇到麻煩。
如果是開發商的原因導致房產證辦不下來,購房者其實是可以獲得賠償的,那該如何索賠呢?
入住5年房產證辦不下來業主起訴獲賠4萬元
“我的房子是2012年買的,從交房到現在都已經5年了,一直沒拿到房產證。”2月21日,家住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的王麗麗告訴記者。
早在2012年8月3日,已有一套自住房的王麗麗以48萬元的總價,在位于長沙市開福區的少帥府公寓又貸款購置了一套大約50平米的商品房,方便孩子上學。當天,她與開發商康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長沙市商品房買賣合同》。
2012年9月9日,在如約繳齊了房屋首付款20萬元以后,王麗麗收房。順利住進新房,王麗麗十分開心。然而,隨著住的時間越來越長,王麗麗卻開始擔憂起來,因為,房產證一直沒拿到手。
“按照合同上的規定,最遲到2014年7月8日,開發商就應該把房產證辦給我們。”王麗麗告訴記者,過了合同約定的截止日期,房產證還是一直不見蹤影,這讓她有些著急,“沒有房產證,就感覺這房子還不是自己的一樣。”
為此,她曾多次向開發商詢問房產證的事情,“開發商每次都是以房產證目前還辦不下來為理由,拒絕為我們業主辦理房產證。”王麗麗對此既氣憤又無奈,“這是他們開發商的原因導致我的房產證辦不下來,卻讓我們一直苦等。”
就在王麗麗一籌莫展之時,她從居委會處了解到,像她這樣沒有辦下房產證的業主還有很多。
于是,王麗麗和這些業主一起將開發商告上了法庭,要求開發商在60天內為其辦理房產證,并應當按合同上已付房款額的每日萬分之二的利率支付延期交房違約金75213元。
長沙開福區人民法院審理了此案,并下達判決書。
2月21日,記者從王麗麗提供的判決書中看到,“開發商因為自身原因沒有按期為王麗麗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構成違約,責令開發商在60日內為王麗麗辦理房產證,并給予賠償。由于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標準過高,決定按照合同承諾的一半,也就是每日萬分之一來計算違約金。”這樣,王麗麗將獲得40310元的賠償款。
房產證頻頻“難產”開發商理由五花八門
在現實中,像王麗麗這樣交錢收房入住,然后多年過去房產證都辦不下來的現象,并不少見。
記者以“房產證都辦不下來”為關鍵詞進行百度搜索,可找到相關結果約5,590,000個。
據《瀟湘晨報》2015年報道,在長沙,開福區金帆小區的上千戶居民家庭因為房產證的事情打了189起官司。當時的報道還提到,“類似超期未辦理產權證的項目,在長沙市有425個,涉及居民90582戶。主要存在三種狀況:開發建設單位沒有繳齊稅費;手續審批不齊全;開發商卷款跑路下落不明。這是各區調查摸底之后匯總的數據。”
《長沙晚報》2015年曾報道稱,當年已有開福區的“金地園”“福城苑”,芙蓉區的“城市生活家”“凱通國際城”,岳麓區的“曙光泊岸”“指南針商業廣場”,天心區的“金秋小區”,雨花區的“云鼎公寓”等項目的房產辦證遺留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
而房地產開發商推脫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燕趙都市報》曾報道,某開發公司于2003年5月將三套房屋交付購買者張某,但直到2006年3月,仍未將房產證交付張某。為此,張某訴至法院,要求開發公司為三套房屋辦理房產證,并賠償損失30萬元。開發公司辯稱:“房屋交付后張某應出具要求委托我方辦證的委托書,至今張某未辦理委托書,未將車庫的維修基金和契稅共計8000余元交付我方,造成不能辦證的原因是張某而不是我公司。”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開發公司給付張某6萬元。
開發商推卸責任的理由還有“房產證沒能辦理下來并不影響居住,不承擔責任”等。但記者發現,福建省漳平市也曾有開發商如此回復法院,但最終,法院還是判決開發商逾期辦證,承擔違約責任。
房產證沒下來業主該怎么走程序
2月22日,長沙市房產辦證遺留問題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孫浩告訴記者,兩年時間,長沙市共計完成房產辦證處遺77818戶,完成總任務的85.91%。目前長沙市還有80余個未交辦的遺留問題項目,主要原因是國土手續不全、欠繳土地出讓金、規劃超容。
其他市州是否也有類似的房產證處理機構?“衡陽有,現在掛在不動產中心。郴州最近也在辦,前一段時間發函給我們說也想成立這樣一個機構,他們實際上面臨的問題也差不多。”孫浩說。
普通老百姓如何維權?孫浩建議:“根據購房合同,如果是開發商違約,按照正常程序應該是起訴開發商,讓他們來辦房產證。如果是房產證遺留問題,在2010年12月30日之前已經建成入住的住戶,可以以業主委員會的名義,找到街道社區,再報區里面的處遺辦,最后再到我們這里來。”
房產證辦不下來
購房者能獲多少補償
房產證遲遲沒有辦下來,購房者能獲得多少賠償呢?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卓凡告訴記者,房產證一般都是由開發商統一辦理的,如果是開發商沒有將相關資金,比如維修基金、土地使用費等按時交清,就辦不了房產證。
吳卓凡認為,購房者能獲得多少補償,主要是依據購房者與開發商雙方簽訂的購房合同。購房合同里一般就房產證、國土證等如何辦理都會有專門條款規定,超過合同期限規定時間,開發商未辦理房產證或延遲交房的,開發商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購房者可據此向法院提起訴訟,進行違約索賠。
小提示
買房之后多久能拿到房產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定:
由于出賣人的原因,買受人在下列期限屆滿未能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的,除當事人有特殊約定外,出賣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一)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期限;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訂立之日起90日。
也就是說,即使在合同中沒有具體規定取得房產證的時間,如果是期房,已經交房90天,還沒有拿到房產證,或者說現房簽完合同90天了,還沒有拿到房產證,那么,你就應該向開發商討個說法了。
(摘自《今日女報》2017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