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雁
很多小孩都患過“濕疹”。那么什么是濕疹呢?家長們應該如何應對濕疹,讓寶寶的皮膚保持健康狀態呢?
嬰幼兒皮膚屏障功能不全
皮膚科醫生常把人體表皮的結構比喻為磚墻。表皮的最外層是角質層,角質形成細胞就像磚塊,細胞之間充滿的脂質就像灰漿,它們共同形成穩定的皮膚屏障,這樣的結構被稱為“磚墻結構”,幫助人體對抗干燥等惡劣的外界環境。
和成人相比,嬰幼兒的皮膚結構發育尚未完善,皮膚角質層和表皮的厚度都顯著低于成人,角質形成細胞也小,也就是說磚塊小,磚的層數少;嬰兒皮膚的脂質含量低于成人,也就是說墻薄,灰漿不牢固。所以,嬰幼兒皮膚屏障功能不全,皮膚水分容易丟失,這些特點使寶寶更容易產生各種皮膚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濕疹。
濕疹或是免疫異常所致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劇烈瘙癢的皮膚炎癥反應,表現為皮膚發紅、丘疹、表面粗糙、脫屑,伴隨滲出、結痂,異常瘙癢。濕疹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多認為濕疹是由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小兒皮膚科醫生認為,濕疹在嬰幼兒期主要是皮膚屏障功能障礙進而引發免疫異常所致。
嬰幼兒更容易得濕疹的原因,首先是寶寶的皮膚屏障功能尚未成熟。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嬰兒皮膚發育成熟過程當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大多數寶寶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發育逐漸完善,濕疹就會明顯減輕或者徹底好轉,家長大可不必過度緊張焦慮。其次,一部分患兒有過敏性疾病(如濕疹、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的家族史,這些寶寶的濕疹病情往往會慢性反復,病程長,但大多數仍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好轉。
濕疹防護主要靠潤膚
皮膚是人體的屏障,皮膚干燥的時候就有很多裂隙,皮膚屏障功能變差,外界因素容易刺激皮膚,引發濕疹。對付濕疹,60%要靠潤膚,40%才需要藥物治療。潤膚就是大量使用潤膚霜,把皮膚裂隙堵上。
最常見的濕疹是乏脂性濕疹,也叫干性濕疹。如果寶寶的皮膚干燥、粗糙、瘙癢,家長只需要給寶寶多潤膚,修復皮膚屏障,保持皮膚的光滑滋潤,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但如果皮膚不僅干燥,還出現輕度的發紅和小疹子,就要在潤膚的基礎上運用外用藥物進行治療。
糖皮質激素是治療濕疹的一線用藥,也是保證療效的關鍵。但很多家長談“激素”色變,對糖皮質激素使用的安全性非常恐懼,其實大可不必。因為臨床上給兒童選用的通常是弱、中效糖皮質激素制劑,且皮膚科醫生會詳細告知用藥量及用藥時間,盡量避免長期、大量使用,家長應嚴格遵照醫囑執行。另外,對于濕疹治療期的孩子,還建議持續使用潤膚霜,且用量要足。只要皮膚沒有裂縫,恢復屏障功能,過敏反應就會減輕直到消除。
最后,針對濕疹寶寶的敏感皮膚,正確的皮膚護理非常重要。除了在干燥季節加強潤膚以外,還要注意寶寶的洗浴習慣,保證適宜的水溫,最好別超過39℃,每1~2日洗浴1次,每次時間控制在5~10分鐘,選擇低敏無刺激的沐浴露,沐浴結束后,用柔軟、吸水性好的紗布或純棉浴巾擦干寶寶的身體,然后即刻全身涂沫潤膚劑。寶寶的衣物宜選擇寬松些的純棉衣料,不要穿得過多,室內溫度以20℃~24℃,濕度以40%~60%為宜。希望家長和醫生們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好濕疹,讓寶寶的皮膚更健康、更漂亮。
(摘自《人口導報》2017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