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維鷺
人們在整理采購的食品時會發現,有些食品的保質期很短,只有一個多月,而有些食品的保質期卻長達兩三年,從而擔心食品保質期太長,是不是因為廠家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劑,是否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那么,食品保質期長,究竟是不是“壞事”呢?
很多食品的保質期“超長”
“我年前買的一種午餐肉罐頭一直沒吃,前幾天準備打開時發現其保質期竟然長達3年。”市民高先生向筆者反映說,“擔心里面會不會放了很多防腐劑,吃了怕對身體不好。”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高先生反映的保質期“超長”的類似問題并不少見。記者隨后在多家超市發現,包括罐頭食品、塑料袋真空包裝食品以及一些堅果、干貨、飲料等,保質期短則18個月,長則36個月,有的甚至長達5年,和一些保質期以“天”為單位的新鮮食品相比,確實顯得“超長”。但是仔細查看食品成分時記者發現,并不是所有保質期長的食品均含有防腐劑。
什么是防腐劑
防腐劑并非是隨著現代科學才出現的產品,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簡單的防腐劑就是鹽。用鹽腌制是有效的防腐手段。但這種方法除不適合所有食品外,還有提升高血壓甚至癌癥發病率的重大嫌疑。因此隨著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應用更廣、對人體傷害更小的現代防腐劑出現了。
能用來抑制細菌生長的防腐劑種類有很多。其中有一些經過驗證,發現效果不好或者安全性差的已經被逐步淘汰,比如苯甲酸鹽類以及食鹽。但也有一些防腐劑經過驗證,發現對人體的毒性非常小、防腐效果也不錯,因此成為目前防腐劑中比較常用的類型,例如檸檬酸鈉、山梨酸鉀。
保質期長,不一定是壞事
記者采訪相關業內人士了解到,包裝食品保質期的長短,并不完全取決于防腐劑的多少,而是和食品的生產、罐裝工藝以及包裝材料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罐頭食品由于生產中先進的殺菌工藝和良好的密封性,能保存較長時期,而且很多保質期達到3年的罐頭食品并未添加防腐劑。另外,像抽真空的塑料包裝食品,也能夠在不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輕松保存18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相反,有些食品保質期只有幾個月甚至更短,但還是添加了防腐劑。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正規廠家生產的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食品中,包括防腐劑在內的各類食品添加劑的含量均是安全的。
保質期內也要多留意
此外,業內人士還提醒消費者,即使那些保質期較長的食品,在保存時也應多留意,以免其“提前”變質。首先要注意存放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均不能過高,應該按照食品包裝上印制的存儲條件來保存。其次,食品打開包裝接觸空氣后,一般就不能再按照包裝上的保質期來計算了,更應注意保存的環境,并且盡快食用。例如有些牛奶、飲料等,保質期可能是幾個月,但打開后卻只能保存24小時或48小時。另外有些肉類制品在冷藏和冷凍的條件下,保質期的長短也有所不同,消費者得仔細查看包裝說明。
(摘自《山西工人報》2017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