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劍飛
【摘要】 在對LTE對承載網需求和IP RAN的組網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集合IP RAN介入光纜網的優化原則,提出了幾種IP RAN介入光纜網的優化方式,以此來提升接入光纜的業務承載能力和IP RAN的網絡安全性。本文對IP RAN接入光纜網優化的原則與方式進行分析。
【關鍵詞】 IP RAN 光纜網 優化原則 方式
目前在無線數據流量使用不斷增長的情況下,LTE的規模部署原先是采用MSTP來對數據流量業務進行承載,但是由于所采取的方式的影響,雖然業務的支撐性表現良好,但是在承載IP RAN化業務的過程中出現效率過低和業務擴展性較差的問題,在各個集團公司對MSTP建設進行嚴格控制之后,目前IP RAN已經成為大多數運營商承載業務的原則,在IP RAN的建設階段,需要結合IP RAN接入光纜網優化的原則,采取合適的方式來提高接入光纜網的多業務承載能力。
一、IP RAN接入光纜網的優化原則
1、首先是前瞻性、獨立性和整體性原則。在IP RAN接入光纜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保證新建的光纜網具有綜合承載的開放性,實現一張網綜合承載的思路,保證業務量的不斷提升。借助ODN網中的已有資源,結合其他光纜網的實際特點,來對IP RAN接入光纜網進行建設,在這樣的過程中能夠實現重復建設,減少建設成本;在另外一個方面,單路基站傳輸節點需要根據“光纜路由最短”為原則,接入相應的DP點,并且利用主干線路的共享光纖來建設ODN光纜,這樣才能實現接入光纜網的物理雙路由[1]。
2、對IP RAN組網接入光纜結構進行優化,提升網絡健壯性。IP RAN接入光纜網需要結合光纜優化改造成本和保證網絡安全性的基礎上來進行優化,選擇成本較低同時優化效果較好的光纜結構優化模式。在另外一方面,針對業務量較大或者覆蓋重點的IP RAN接入節點,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采用雙規成環的結構來對接入光纜進行優化,所謂雙規就是雙歸屬,PTN接入環與匯聚環相連時,如果接入環只掛接在一個匯聚節點下,就叫單規,如果掛在兩個匯聚節點下就叫雙規;對于已經成環但是光纜線路長度較長的IP RAN接入點,需要進行進出局光纜路優化。
3、充分利用OTN的已有資源,擴大光纜的建設規模。根據造價最低原則,在光纜線路短缺的地區,可以利用OTN資源,來選擇適合的建設方案。在IP RAN組網中,對于超過10km的中繼GE鏈路,需要結合OTN的實際承載能力和條件,選擇擴容OTN波道來進行光纜網承載;針對業務量較大的OTN共址,在采用相應的結構進行組網優化改造的過程中,可以利用OTN的原有資源,來對其它組網鏈路進行承載[2]。
二、IP RAN接入光纜網的優化方式
1、IP RAN接入光纜網的單規成環優化模式。首先是根據就近原則連接ODN,這樣的優化模式適用于ODN網絡已經完全部署的情況下,利用ODN的網絡資源來進行優化,根據IP RAN接入光纜網的位置和ODN網絡的地理位置來選擇接入方式,在接入ODN網絡之后,跳通ODN網絡中的主干線路和配線光纜,形成一種環形單歸組網;另外一種方式是建立相鄰的ODN網格聯系,這種模式同樣是利用ODN的網絡資源,根據單規成環的優化方式,結合ODN網絡的實際位置,打通DP配線層網格間和FP的主干層網格間光路,根據配線層光纜的配纖方式,選擇12芯的光纜。
2、IP RAN接入光纜網的雙規成環優化模式。針對業務量較大,同時安全級別較高的基站傳輸節點,可以采用這種優化方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原有ODN網絡資源的地理位置需要處于兩個傳輸匯聚節點之間,IP RAN接入光纜網以鏈形的方式接入ODN,在進行雙規成環優化的過程中,需要根據ODN網的位置來打通FP點和DP點之間的聯系,建設相應的FP主干層優化光纜。
3、以成環基站進出局光纜雙路由改造優化方式。針對已經成環但是其中光纜與路由之間的距離超過200m的基站傳輸節點,或者是已經成環但是出局光纜為單路由的基站傳輸節點,可以利用ODN的原有網絡資源,實現出局路由的優化。其主要優化方式體現在以下方面:基站的各個傳輸節點以環形單歸的方式圍繞在機房周圍,在進行出局雙路由改造優化的過程中,結合路由分離和距離最短的優化原則,新建的光纜線路需要根據ODN的實際位置,來對其節點進行連接,利用ODN的網絡資源來進行優化,這樣的優化模式利用雙路由的改造優勢,在降低優化成本的基礎上,實現網絡資源的最大化利用[3]。
結束語:在IP RAN接入光纜網的過程中,大部分可以利用ODN的網絡資源,結合ODN的實際地理位置來進行不同方式的優化,在另外一個方面,IP RAN接入光纜網的廣泛應用,人們對網絡安全性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而根據相應優化原則選擇的IP RAN接入光纜網優化方式的選擇,能夠在提高業務量的同時提高網絡安全性,減少建設成本,實現網絡建設的快速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蔡勇. 接入光纜網對IP RAN承載的建設探討[J]. 信息通信, 2013(3):221-222.
[2]張瑩瑩. IP RAN配套接入光纜優化思路[J]. 信息通信, 2014(12):171-173.
[3]易升海, 鄭玉波, 肖智. IP RAN接入層網絡優化分析[J]. 通信與信息技術, 2016(6):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