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敏
近日,王大媽的過敏性鼻炎復發,準備去藥店買抗過敏藥。由于王大媽平日患有冠心病,因此,當她聽說第1代抗過敏藥如苯海拉明可能會引起心臟毒性反應時,就在店員的推薦下買了第2代抗組胺藥,即息斯敏,每次1片(10毫克),睡前服用。
王大媽在第3次服藥后不久,突然感到胸悶、心悸,自己摸脈搏發現脈率快且不整齊,立即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就診。心電圖檢查結果為早搏、室性心動過速。醫生綜合分析認為,王大媽的這種心律失常可能是與息斯敏的不良反應有關,立即停用息斯敏,開給抗心律失常藥。王大媽照辦了,第2天就感到氣順多了,不胸悶了,也不心慌了。
雖然息斯敏屬于第2代抗組胺藥,也會如同第1代的苯海拉明那樣,具有潛在心臟毒性反應。不過,這兩代抗過敏藥的心臟毒性反應在表現形式、輕重程度及發生機理等方面有所不同。
第1代抗過敏藥主要有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等,常見不良反應是嗜睡、頭痛和體重增加。少見但嚴重的不良反應是心臟毒性反應,主要表現為QT間期延長和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其病情程度較為嚴重,有致命的危險。第1代抗過敏藥引起心臟毒性的作用機制主要是在藥物劑量過大時對心肌鉀通道形成阻斷作用。
第2代抗過敏藥有阿伐斯汀、阿司咪哩、西替利嗪(息斯敏)、氮革斯汀特、非那丁及氯雷他定等。第2代抗過敏藥的不良反應較少,癥狀較輕,很少出現心臟毒性反應。一般是以早搏和室上性心動過速多見,也有心搏突停,室性纖顫,QT間期延長,尖端扭轉型心律不齊和心房纖顫等個案報道。第2代抗過敏藥引起心臟毒性反應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阻斷心肌復極化過程中的一個或多個鉀離子通道。
因此,無論是使用第1代抗過敏藥還是使用第2代抗組胺藥,都要警惕可能出現的心臟毒性反應,用藥過程中出現心律失常應慮及心臟毒性反應,及時停藥并糾正心律失常。為避免發生心臟毒性反應,患者在使用抗過敏藥方面應當遵守以下4點用藥原則:⑴最好是在醫生處方指導下合理用藥,避免超劑量或大劑量用藥,切忌隨意加量或增加次數。⑵避免與干擾肝臟酶代謝系統的藥物合用,如抗真菌藥如斯皮仁諾、酮康唑等;大環內酯藥如紅霉素、嚴迪等。⑶心臟病人或正在服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服用抗過敏藥期間要注意監測脈搏、心跳,注意其頻率和節律,如果有頻率或節律的紊亂,應及時停藥并進行心電圖檢查。⑷肝功能障礙及過敏者禁用抗過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