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琳
摘 要:新時期,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也同樣帶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此背景下,計算機技術普及,信息化時代來臨。當前,計算機被廣泛應用在各領域的社會活動中,人們對于計算機的依賴性也更高,不管是在生活方面還是辦公與生產方面,都要有計算機作為輔助工具。由此可見,計算機的產生與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方便,也改變了生活與工作的方式。其中,臺式計算機是計算機最普遍的類型,而組裝和維修對其性能以及使用效果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為此,文章將臺式計算機作為研究對象,闡述了組裝和維修的相關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臺式計算機 組裝 維修方式 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014-02
計算機是當前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計算機能夠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源內容,為日常辦公與學習提供保障。其中,計算機組裝和維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臺式計算機,是其使用的重點。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計算機的維修問題也會隨之突顯出來,最常見的就是軟硬件故障與病毒的防護等。同時,計算機的組裝和維修工作會對其使用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維修方案的科學化制定能夠為計算機運行的穩定性提供保障,也是應用計算機的重要前提。為此,對于計算機組裝和維修方式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計算機概述
計算機也被稱之為電腦,屬于電子計算機器,計算速度極快,實現邏輯與數值計算的同步性,最重要的是其儲存記憶的功能十分強大,能夠針對具體程序對信息內容進行自動化與高速化的處理,在當前智能電子設備中占據重要地位。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軟件系統與硬件系統,如果計算機內部不具備安裝軟件,則被稱之為裸機[1]。根據實際用途與性能進行劃分,主要有網絡計算機、微型計算機、臺式計算機與個人計算機等多種類型。
國際范圍內的第一臺計算機于1946年被發明出來,被稱為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而其發明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彈道進行計算。也正是在計算機問世以后,全球范圍內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其中,計算機技術也實現了飛速發展,在長期研究與實踐過程中,電子管計算機已經向著晶體管方向發展,而實際應用的領域也更加廣泛,不僅在科學研究計算中出現,同時也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娛樂中。為此,計算機逐漸成為社會生活當中辦公與娛樂的必要工具。與此同時,在對國家綜合實力衡量的過程中,計算機產業的發展水平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而目前,計算機也將智能化、模型化以及自動化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2 關于臺式計算機的組裝問題分析
所謂的臺式計算機也是現代計算機中的一種,也被稱之為桌上型的計算機。這種計算機最主要的優點就是價格合理,且具有一定的耐用性。與相同價位的筆記本相對比,其性價比要更高一些,且具體配置要高于筆記本,所蘊含的功能也十分強大,具有良好的散熱性。另外,臺式計算機的硬件不容易受到損壞,而且在更換方面,價格也更經濟。但是,其體積較大,十分笨重,在耗電量方面要遠遠超出筆記本。對于臺式計算機的組裝,具體指的就是將臺式計算機所需具備的兼容配件進行選擇,并且將不會出現沖突的配件安裝起來,最終形成臺式計算機。
其中,臺式計算機的組裝配件主要有主板、硬盤、CPU、光驅、內存與顯示器等。臺式機組裝的過程具有明顯的復雜性與專業性特點,而且會涉及到與計算機相關的網絡知識與計算機硬件及軟件知識等。為此,在計算機組裝前,要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專業知識,而最重要的知識內容就是故障的處理、軟件與系統的安裝以及硬件結構多個方面。其中,在組裝臺式計算機之前,應當把具體的需求狀況作為參考依據,根據實際情況來采購配件。值得注意的是,選購配件的時候一定要提高對性價比的重視程度[2]。在購買機箱的時候,需要確保其結構的合理化,且機箱內部的電源需要滿足計算機實際運行的具體需求。另外,在選擇主板方面,應當重視和其他配件之間的兼容效果。基于此,臺式計算機組裝并不僅僅指的就是配件的購買,同時還要有螺絲刀、尖嘴鉗以及鑷子等多個工具。在實際組裝的時候,在機箱內部安裝電源,而主板的安裝同樣要安裝在機箱的內部,但是必須要確保固定的效果。在安裝臺式計算機主板前,應該事先把其他io的配件安裝于主板之上,特別是內存條或者是顯卡等相關配件。與此同時,在安裝CPU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CPU被插入到主板的處理器插座當中,應及時涂抹散熱硅脂,對散熱風扇進行有效的安裝。在對臺式計算機顯卡安裝的時候,其總線插槽要選擇合理,隨后需要將內存條安裝好,最后對驅動器進行安裝。當完成計算機配件安裝工作以后,針對不同配件之間連線與連接的正確性進行嚴格檢查,在確定指示燈與電源開關線正常的情況下,將機箱蓋改好。對顯示器、音響和鍵盤鼠標等外接的硬件設備也要及時地安裝。在臺式計算機所有部件安裝完成后,仍然要對各接線檢查。在試運行中如果屏幕的顯示正常,就可以對系統進行初始設置,并且將操作系統與驅動程序及時安裝,針對所有配件的運行狀態予以確認。
3 臺式計算機維修方式的相關闡述
在臺式計算機使用的過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即便計算機硬件已經取得了極快的發展,使其技術含量不斷提高,但同樣也增加了維修的難度。一旦計算機發生故障,會對其使用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必須要合理制定出維修方案,有效增強維修的效率,確保計算機運行的正常性。
臺式計算機最常見的故障就是軟件和硬件這兩種,在維修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將故障的范圍擴大,并且在維修之前應當對裝機單與具體的配置進行詳細地核對與確認。
在維修硬件故障之前,應對附近設備的異常狀況進行詳細的觀察,對電源的環境進行全面檢查,以保證對電源狀態進行有效的掌握。在開箱以后應當對機箱內部的溫度、濕度以及清潔度進行檢查,若灰塵量過多,必須要及時清除。隨后,需要對配件與接線的設置以及溫度等展開嚴格審查,確保連接的準確性,一旦發現連接錯誤亦或是斷針的問題,一定要全面考慮多種因素來確定故障的具體類型[3]。在確認的過程中,應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實時觀察,對原始的安裝狀態進行詳細的記錄,并注重配件狀態的查看。
在出現軟件故障的時候,則需要對系統加載軟件或者是軟件之間的不匹配情況進行分析與確認。其中,一定要對配件驅動安裝詳細地查看,檢查其兼容效果,并對BIOS的狀態予以確定。
針對臺式計算機維修工作,最關鍵的就是要始終遵循基本性原則,要全面思考再采取維修措施,首先維修軟件而后對硬件進行維修。其中,間隔法、比較法以及綜合法和替換法等都是臺式計算機主要的維修方式。但是在實際維修的過程中,還需要將計算機故障的具體表現作為重要參考依據,正確地選擇維修的方法。而最小系統法是解決軟件故障最常見的方法,對于硬件故障,最好使用替換方法。
4 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在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作用逐漸突顯出來。其中,計算機組裝對計算機的性能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裝機方面要保證配件選擇的合理性,以有效提高配件的性價比。而計算機的維修工作可以及時消除其故障,使得計算機的運行處于正常狀態,制定最佳維修方案,選擇最理想的維修方法,為臺式計算機的使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瑞鋒.臺式計算機的組裝與維修方案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5(10):142.
[2] 何祖順.計算機技術基礎講座(連載二):第二講計算機硬件組裝與配置[J].印刷世界,2011(9):32-35.
[3] 何祖順.第二講 計算機硬件組裝與配置[J].印刷世界,2011(1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