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的一個早晨,野生動物愛好者羅伯特·福勒穿過他位于英國約克郡的花園。此刻是早晨8點多,對很多人來說也許時辰尚早,但居住在這個花園里的一位勤勞的“伶鼬女士”已經離開自己的暖巢外出覓食了。
伶鼬是鼬科(Mustelidae)家族中體型最小的成員(這個食肉類的家族中包括白鼬、貂、水獺、獾和貂熊等多種我們比較熟悉的動物)。但即使伶鼬們身材纖小,卻也和鼬科家族的其他成員們一樣,具有食物鏈中一個捕食者應有的全部身體特征以及兇殘本性。如果田鼠會做噩夢的話,這個噩夢的主角一定非伶鼬莫屬。
讓我們試著假設自己是一只田鼠,當看到一只“殺手”伶鼬施展快如閃電般的身手,在眨眼之間就已經潛入到你最安全的藏身之處時,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這種纖巧身姿的“殺手”學名中含有一個拉丁文單詞Mustela,這是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因為它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一只刺向老鼠的長矛”。
作為一名以野生動物為創作主題的畫家和一個野生動物愛好者,羅伯特深深沉迷于奇幻而美麗的動物世界之中。為了更好地觀察野生動物,他將自己的藝術才能充分發揮了出來,為它們打造出多種多樣的生活環境。并根據自己創造的這些獨特場景,繪制了很多知名的畫作,例如:在舊的防風燈中筑巢的家燕,從一截中空的圓木中露出身影的獾,以及從人造樹洞中窺視的灰林鸮……這些畫作讓更多人看到了人類生活與動物生活的完美融合。但在羅伯特曾經觀察的所有野生動物中,他對伶鼬的迷戀絕對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生物。因此,他與妻子維多利亞在位于英國約克郡的大型家庭花園中也親手為野生伶鼬們打造出了一個堪稱完美的自然家園——“伶鼬小鎮”。
羅伯特對伶鼬的觀察,始于在2015年冬天造訪他家花園的“一位女士”。羅伯特在偶然間發現這只雌性伶鼬后,便立即著手打造了一個巢箱,因為伶鼬喜歡利用田鼠等其他嚙齒動物的巢穴來作為自己的居所。羅伯特在制作好巢箱的主體之后,就將它套在田鼠的巢上,讓其沾染上真實的田鼠氣息,再將其安置在自己的花園中。然后,他又在里面放了一只老鼠尸體做食餌,并架好觀察用的攝像機。果然,這些精心的準備成功地吸引了這只雌鼬的再次到來,并開始頻繁光臨這個花園。
伶鼬并不像其他很多食肉動物那樣藏匿于人跡罕至之地。不論是在英國、歐洲又或是北美洲,在落滿樹葉的村鎮或是城區內的花園都有可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但即便有很多這樣的相遇機會,動物學家們對伶鼬的觀察研究卻非常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們纖小的體型和出人意料的速度,讓我們往往難以發現它們的身影。為此,羅伯特設計了一個巧妙的方法。他在那只死鼠誘餌上栓了一個小鈴鐺,并在這只雌鼬經常造訪的路線上安裝了一個家庭安全系統中會用到的運動傳感器。當伶鼬路過時,傳感器就可以在屋子中發出蜂鳴聲。這樣,羅伯特便知道,這只伶鼬又回來了。后來,羅伯特還學會了依靠花園中鳥類的“警報聲”,大體推測小伶鼬們是否又到來了。這些鳥在面對不同的捕食者時會發出不同的叫聲。例如,當發現一個地面上的捕食者時,它們的叫聲會比看到一只燕隼盤旋在空中時的叫聲“輕柔”許多。
然而,羅伯特并沒有止步于僅依靠這一個小巢穴來歡迎伶鼬,他開始陸陸續續地在花園中設置了各種適合伶鼬居住的窩巢,并且在高高的木樁上架設了各種取食盒。這樣,伶鼬就可以施展它們卓絕的攀爬能力,通過一些盤繞的樹枝靈巧地爬上去覓食。羅伯特充分利用了自家花園中的植物生境,全力為它們營造出自然的環境,從而吸引了更多的伶鼬們來此“安居樂業”。現在,在這個“伶鼬小鎮”中,不但許多位置都設有巢箱,而且這些巢箱間還用樹干、籬笆以及一些特殊搭建的石墻相互連通。整個花園中還遍布攝像裝置,可以將拍攝到的各種畫面傳送到羅伯特家中的監控屏幕中。此外,還有一面磚墻特地從花園延伸至房屋處,在這面磚墻處還有2個精心準備的隱蔽處,這樣羅伯特就可以蹲在這兩個隱蔽點,親眼觀察他所鐘愛的小伶鼬們的一舉一動。更為有趣的是,這兩個隱蔽點之間還用一根寬1米、長6米的大管子連通,這樣羅伯特就可以在這兩個隱蔽點之間移動,而不會驚擾到那些他正在觀察的小動物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