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友
摘 要:銀杏,屬仁杏科、銀杏屬,是裸子植物銀杏綱中唯一存活下來的樹種,也是果樹中壽命最長的樹種之一,喜酸性和中性壤土。銀杏樹樹姿挺拔、形態婀娜秀麗,秋季樹葉一片金黃,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多少年以來,一直是公園、機關單位、學校和路邊綠化等優先考慮的樹種之一。銀杏,是中國所特有樹種,據史料記載,我國栽植銀杏歷史悠久,從漢代開始就有種植記載。由于銀杏生長比較緩慢,結果晚,結果壽命長,可達3 000年以上,被譽為樹中活化石,因此又有公孫樹美譽之稱。銀杏樹的種植方法主要有播種育苗、利用萌蘗繁殖苗木、嫁接繁殖、苗木移植、扦插育苗等。近年來銀杏種植面積擴大,病蟲害也不斷發生,其中,銀杏葉片早期出現的大面積枯黃落葉,就給果農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根據調查、觀察,發生銀杏葉片泛黃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主要有土壤選擇問題,土壤中缺乏鉀、鈣等微量元素問題,育苗密度問題以及管理問題等,都可造成銀杏葉片早期出現的大面積枯黃落葉,該文提出了一些解決的辦法,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銀杏樹 種植方法 葉面枯黃原因 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S6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127-02
銀杏,屬仁杏科、銀杏屬,是裸子植物銀杏綱中唯一存活下來的樹種,也是果樹中壽命最長的樹種之一,喜酸性和中性壤土。銀杏樹樹姿挺拔、形態婀娜秀麗,秋季樹葉一片金黃,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多少年以來,一直是公園、機關單位、學校和路邊綠化等優先考慮的樹種之一。銀杏,是中國所特有樹種,據史料記載,我國栽植銀杏歷史悠久,從漢代開始就有種植記載。由于銀杏生長比較緩慢,結果晚,結果壽命長,可達3 000年以上,被譽為樹中活化石。銀杏樹的生長周期比較慢,開花結果較晚。采用種子自然繁殖播種的銀杏樹苗,一般情況下要20年才能開花結果,結果周期能達到3 000年以上,因此,民間又叫公孫樹。
1 播種育苗
在自然播種繁殖的條件下,用種子繁殖的銀杏樹苗,樹的主干生長較快,分枝少,樹冠高大,樹形漂亮。用人工方法繁育栽植時,要選擇80年左右樹齡的母樹,采摘的種子要顆粒飽滿為最好,然后把種子去皮,放在陰涼處陰干備用。北方在春季播種育苗,南方在秋季播種育苗最好。苗床要選擇透水性好、有機質豐富的沙質土壤播種。
2 繁殖階段
萌蘗繁殖苗木。在春季2、3月銀杏發芽時,利用萌蘗繁殖銀杏苗木。其方法是從壯齡雌株母樹根蘗苗中,選取直徑1~4 cm萌枝條,在挖取時要做到基部半邊帶根的萌枝條,然后栽在苗圃里。栽植深度要適當,過深和過淺都不易成活,在不很干旱的情況下可不澆水或者少澆水。采用這種方法繁殖的銀杏樹,大概10年左右即可開花結果。如果用樹干基部萌蘗分株繁殖,再經過一次嫁接后,3~4年便可開花結果。
3 嫁接繁殖
采用嫁接繁殖時,接穗要選擇盛果期健壯的枝條,然后嫁接在實生苗上。選擇的接穗不同,直接影響到樹冠的發育及銀杏產量。嫁接時在1個砧木上接2~3個接穗,等接穗成活后,接穗上生長較旺的為骨干枝,由于骨干枝長勢較強,可生成1~2個主枝,這些主枝上再抽生枝條,形成多個向外擴張的分枝群和樹冠。在嫁接時是采用高干還是低干嫁接,可以根據情況而定,各有利弊。一般來說高干嫁接先端枝條多,基部抽枝少,但結果晚;采用低干嫁接,樹冠長勢好,且基部抽生枝多,結果早產量高。
4 入土生根
采用扦插育苗,可在每年5~6月份進行,從盛果期樹上選采當年生軟枝或短技,剪成10~15 cm長,上面要留3~4葉,下切口削成馬耳狀斜面,基部放水中2 h后,然后扦插在透水性好、有機質豐富的蛭石沙床上,并定時向扦插枝上噴霧水,以保持葉片不干為準,45~60 d后就會有新生根長出。
5 生長過程
由于銀杏樹生長周期長,根扎得比較深,春秋兩季都可以進行移栽。在人工栽植時,要選擇土質肥沃、易排澇和陽光充足肥沃壤土、黃松土、沙質壤上。樹干直徑在5厘米以下的銀杏樹可以裸根種植,當年是緩苗期,生長較慢。樹干直徑在6厘米以上時,就要帶土栽植了,這樣當年就能生長,栽好后要用水漫灌,以保證成活率。移植大樹時,可先在坑中放滿水,待水滲完后,將大樹移植入坑中,然后夯實,讓坑中的水返上來滋潤根部就可。
6 苗木的管理
由于銀杏樹喜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的肥沃土壤,種植后需要繼續加強管理。為保持樹根周圍土壤疏松,每年秋冬季都要深挖松土一次,并同時要對銀杏樹追施有機肥。天旱時要及時澆水,雨季時要及時排澇。當地溫在6 ℃以上時,銀杏樹根系就開始生長。由于長江以南地區氣溫較高,深挖松土可在1月份左右進行。銀杏樹比較好管理,化肥什么時間都可以施用,但是有機肥最好在9~10月份進行。施用有機肥時,挖開土面淺埋,也可在深挖時同步進行,把有機肥呈放射形或環形施入深溝填埋。由于銀杏株距較大,可間種作物。要選擇吸肥過少,不帶來嚴重病蟲害的植物種植。銀杏在土壤有機質不足時,常常會誘發嚴重的線蟲危害。也可在銀杏林地間種綠肥,但以不能影響到銀杏正常生長為。如果在銀杏樹生長較慢時,一年抽梢一次就行。當枝條年生長量不足40 cm,或者銀杏的花芽即俗稱為鈴枝的短枝部位形成時,可不做修剪或輕修剪。但是,銀杏嫁接苗如果嚴重偏冠,將影響樹形的美觀和產量,人們可以采取立支柱,或適當打除頂心的辦法予以解決,并同時多施肥料。采用人工授粉可提高銀杏產量。在已經配置授粉雄樹的銀杏果用林,最好也要實施人工授粉。在采集時要選取雄蕊轉黃的雄花,放在陰涼處干燥,將銀杏種子中的花粉篩出吸干后,在常溫下能放15 d以上。人工授粉時,可將花粉混成水液,噴霧授粉。
7 銀杏葉片枯黃失綠的原因及防治
近年來,銀杏葉片大面積早期失綠枯黃,導致落葉,給苗圃和果農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筆者根據調查發現,發生銀杏葉片泛黃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一是土壤選擇不當。土壤過于板結、貧瘠和缺乏微量元素。土壤中缺乏鉀、鈣等元素時,可導致銀杏樹的根系生長發育差,造成苗勢或樹勢生長弱,導致銀杏葉片發黃。二是銀杏樹種在低洼地帶時,由于長時間的積水或土壤里水分過大時,又不能夠及時排澇。銀杏樹的肉質根系,因窒息而嚴重生長不良乃至腐爛,葉片慢慢變黃。三是育苗密度過大,株距行距過小,既無法進行人工松土除草,又不能施用滅草劑,銀杏幼苗被雜草擠壓,通透性受到影響,悶熱潮濕的環境,導致的銀杏葉片變黃。四是肥害,在降雨前后用化肥過量。在降雨前施肥,化肥灑落在葉面或分枝處,又未降雨或者雨量不大,化肥無法稀釋,灼傷枝葉而使葉片黃化。在降雨后施肥,為使幼苗或幼樹加速生長,在溝施或穴施時化肥過量,因滲透壓作用植株失水而導致植株死亡或葉片黃化。筆者認為,在管理過程中,一是要根據銀杏樹的大小,按技術要求科學施肥;二是可以在土壤中灌水或用清水噴霧,以減少肥害。一旦發生肥害,要對灼傷枝做短截處理。另外,還有因施用除草劑和殺菌、殺蟲劑的濃度過高引起的藥害以及栽植季節和栽植技術不當等原因均可造成葉面枯黃。
參考文獻
[1] 梁立興,李虹,李少能,等.我國銀杏葉產品開發的現狀和前景[J].林業科技通訊,1999(10):5-9.
[2] 張琳,湯先鋒,孫光天.銀杏葉的采收與貯藏[J].現代農業科技,2011(24):239,241.
[3] 曹福亮,陳懷亞,銀杏綜合研究及開發利用進展[C]//全國第十七次銀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4] 馬兆蘭,楊豐波,單晶晶,等.不同肥料配方對銀杏葉片葉綠素及含水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1(2):68-70.
[5] 徐文鐸,付士磊,何興元,等.大氣CO2和O3濃度升高對銀杏構件生長的影響[J].生態學雜志,2008(10):1669-1674.
[6] 劉德先.銀杏葉面增產素及銀杏專用肥問世[J].農業知識,1997(6):42.
[7] 江德安,徐東生.銀杏不同品種光合作用的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06(1):96-99.
[8] 郭國輝.銀杏在園林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