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梅++鄢恒珍
摘 要:高校專業評估已成為高校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踐課程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徑。筆者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以專業評估為契機,從實驗中心建設、實驗課程體系、實驗室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了綜合改革,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目的,著力于培養適用當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專業評估 實驗教學 實驗室開放 實驗室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158-02
2011年教育部把“學科專業評估”作為我國高校本科教學自我評估制度的重要內容,2012年把“專業認證與評估”作為我國教學評估制度的四大內容之一[1]。目前,許多高校以專業評估為契機,以評促建,更好地進行專業發展。專業評估的特點是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將學生學習內容與未來職業聯系,強調學生最終質量和能力的培養[2,3]。從普通高等院校來看,本科教育的學術性不如研究生教育強,應用性又比高職教育弱,在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當代社會,本科院校就業率逐年下降。如何提高本科生就業率,首先需要對現有教學體制進行調整,尤其是對專業實驗部分進行改革,以適應用人單位對本科畢業生就業的需求[4]。
以專業評估為契機,筆者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從實驗室環境、實驗教學體系、實驗室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改革。文章在涉取實驗室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驗室的現狀,對如何加強實驗室管理進行了認真研究和探索。
1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的構建
筆者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隸屬是市政與測繪工程學院,原實驗室僅有水力學實驗室、泵站實驗室、建筑給排水綜合實驗室、水處理實驗室等7間實驗室,無水質檢測等精密實驗儀器,實驗室條件簡陋,無通風系統,實驗管理人員少。
現根據專業評估的要求,對實驗條件進行了建設。改革后已初步構建市政實驗中心,實驗室專職人員由原來的1人變成3人,新增技術維修人員1人。增設水分析化學實驗室、水處理微生物學實驗室、水質檢測室、開放性實驗室、水處理模擬實驗室等實驗分室,實驗室總面積達1 230 m2;新增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全自動孔隙及比表面積分析儀、紫外分光光度計等水質檢測設備,更換并增加了現有的水力學、水處理實驗技術等教學儀器設備的臺套數;設計并建設了實驗室通風系統。在逐步完善實驗條件的同時,市政實驗中心形成了統一管理制度,逐漸成為專業技能培訓、實驗教學和畢業設計相結合的基地,為保障學校的實驗教學質量、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科研水平提供了有利的資源[5]。
2 實驗課程體系的設置
原實驗課程體系僅限于實驗課程需要,實驗項目單一,演示性實驗人數過多,課時較短,達不到教學目的。為迎接住建部評估,根據專業自身的發展,結合專業課程實驗的特點,構建多層次的實驗教學系統,旨在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綜合創新素質。首先以專業評估為依據,對實驗過程中每組學生人數進行了嚴格的規定:驗證性實驗每組學生人數不超過4人,演示性實驗每組學生不超過10人。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更新,將常規的水質監測項目和水質分析實驗融入水處理實驗項目中去,如水分析化學實驗中增加了校園池塘水水質指標——高錳酸鉀鹽指數、pH值、溶解氧的測定。增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如水處理實驗技術增加綜合性實驗項目,由老師提供理論指導,學生分組自行設計水處理的正交實驗,并自行組織時間完成實驗過程,最終提交一份包含實驗設計過程的完整實驗報告[6]。
根據更新后的實驗項目,經教研室和實驗室討論,對相關實驗大綱進行修訂,規定實驗課程的性質、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時安排、實驗教材及相關的參考書籍等,再由專業負責人進行審核批準后執行,并隨時更新,不斷改進,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3 實驗室管理制度的完善
原實驗室由于實驗室人員較少,實驗房間較多,缺乏管理制度,實驗室得不到良好的管理,存在以下問題:耗材賬目不清,耗材領用無登記,藥劑使用量無記錄;實驗室鑰匙未統一管理,進出人流量大,存在很大安全隱患;無儀器借用制度,學生借用儀器沒有專人指導培訓,儀器損壞率高;實驗儀器隨處堆放,無專人管理和檢修[7]。現實驗室建設期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實驗室進行了改革。
3.1 強化實驗室管理
實驗室管理工作涉及面廣、綜合性強,且較復雜繁瑣。針對現有實驗室的特點,修訂和完善了原有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包括實驗室教學人員的崗位職責、儀器采購、實驗耗材管理、實驗教學管理、資料管理、儀器維修、儀器報廢、實驗室借用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任務分工,責任到人,做到實驗室有人管、有人做、有章循。
3.2 開放性實驗室的建設
實驗室開放的目的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是提高實驗室資源共享的需要[8,9]。改變傳統的實驗課教學方式,把固定時間、固定班級、固定內容的實驗課程,改變為在某一預約的時間段內,實驗室全天開放管理,上班時間實驗室管理人員值班,晚上和周末由老師選派的學生值班,做到實驗室時時有人,實驗儀器隨時借用,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度,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與熱情。同時,學有余力而且有興趣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增加教學計劃之外的實驗項目[10,11]。除學校的開放性實驗項目、創新實驗項目、競賽類項目以外,學院設立開放性實驗基金,鼓勵有科研興趣的學生積極參與實驗項目,通過查閱資料和老師指導,獨立完成實驗項目,并評選出前幾名,給予獎勵,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3.3 完善考核制度
以往的實驗項目都是依附于理論課程,實驗成績所占比重小,不足以引起學生的重視[12]。根據專業評估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應改變傳統的計分方式,提高課程實驗所占的分數比例,獨立實驗課程的評定應該將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相結合,考核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實驗報告,還應該包括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創新能力、實驗設計是否合理、實驗操作是否規范等,以此來調動學生實驗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4 結語
以專業評估為契機,以市政實驗中心作為載體,通過整合學院的教學和科研資源,對實驗室進行統一管理,改革了實驗室課程體系的編排,更新了實驗大綱、實驗教材,增加了設計類、綜合類實驗項目,建立了實驗室管理體系,充分開放實驗室現有資源,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科研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已初步在2013級、2014級、2015級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進行了應用,得到了較好的反響。通過實驗室環境的改善,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增加了實驗室的開放率和實驗儀器的使用率,促進了專業的建設,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長印.我國高校專業評估研究綜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6):115-121.
[2] 曾濤濤,謝水波,周書葵,等.淺析以專業評估為契機的全面發展戰略[J].中國西部科技,2015,14(7):123-125.
[3] 林建.高校科研型實驗室開放模式下安全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0):299-303.
[4] 趙秀麗,劉海燕,張麗,等.從畢業生就業看地方高校工科專業實驗改革[J].廣州化工,2014,42(11):233-234.
[5] 聶麗君,殷旭東,黃梅,等.基于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的給水排水工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1(147):33-35.
[6] 戴紅玲,胡鋒平,李歡歡,等.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5):163-165.
[7] 張純,汪彩文.給水排水工程專業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的建設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4,41(16):232-233.
[8] 錢小明.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3,30(11):40-43.
[9] 何炎明,戚康標,王宏斌,等.實驗室全開放模式下安全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2,29(5):213-216.
[10] 榮華偉,錢小明,錢靜珠.關于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4,31(12):233-236.
[11] 彭儒武,徐海花.高校實驗室開放與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3,16(1):129-132.
[12] 王志勇,邱戰洪,胡夢嬌,等.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創新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2,29(5):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