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不僅要使用社交媒體,更要積極參與其中,人才爭奪戰持續升溫,從上至下推廣企業文化會對求職者產生深遠影響。
CEO個人聲譽能直接影響求職者的從業決定
萬博宣偉發布的最新系列調查報告——《讓CEO社交化:互動參與篇》。該系列報告始發于2010年,是最早對CEO網絡社交狀況進行研究的調查。此次發布的報告顯示,大部分美國上市公司(92%)、私營公司(76%)以及硅谷頂尖公司(86%)的CEO均有涉足社交媒體,或者在其企業網站發布相關信息,但參與活躍程度有待提高。
萬博宣偉全球CEO Andy Polansky 表示:“鑒于企業聲譽與CEO的個人言行密切相關,我們致力于深入了解CEO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和其他數字平臺進行溝通、傾聽并做出回應。”
在這份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萬博宣偉調查了任職于財富500強的美國上市公司、私營公司以及硅谷頂尖公司的CEO參與的線上活動。調查涉及三個層面:1.CEO在公司網站或社交網絡的公開曝光活動;2.CEO過去12個月在相應平臺上的內容發布;3.CEO過去12個月的社交媒體參與活躍度。報告將參與活躍度定義為CEO和網絡訪問者之間的公開對話,包括回復評論或加入討論,如調查中一位CEO頻繁回復網民對其在Facebook發布內容的評論,甚至親自回應客戶投訴,并提供電子郵箱以便跟進。
CEO涉足社交媒體,卻并未積極參與其中
自2010年首次調查以來,此次發布的報告除了調查CEO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還首次分析了CEO的參與活躍度。盡管上市公司、私營公司以及硅谷公司的CEO普遍使用社交媒體,但他們并沒有深入利用這些平臺。只有不到38%的上市公司和私營公司CEO在過去一年里發過帖子。相比較而言,硅谷公司CEO的發帖率(41%)稍高。而過去一年的參與活躍度總體較低,上市公司和私營公司CEO中分別只有22%和34%曾通過社交媒體與網友互動,而硅谷公司CEO的參與活躍度較高(39%)。
萬博宣偉首席聲譽策略官Leslie Gaines-Ross表示:“當談及CEO的網絡社交時,參與互動是新的體現。CEO在線發布內容并與利益相關方互動,會給對話增添個性魅力,并體現透明度和親近感,從而與利益相關者構建虛擬空間的聯系,實現個人形象和聲譽的美化。如今,通過社交媒體參與互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因此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此次調查還包括其它一些重要發現:
公司網站是上市及私營公司CEO曝光的主要平臺:公司網站是上市公司和私營公司CEO曝光的首選平臺——90%上市公司的CEO及66%私營公司的CEO在其公司網站上除了個人簡介之外還發布其他信息。盡管社交媒體是硅谷CEO的首選曝光平臺,他們也會在公司網站上發布個人相關信息(65%)。大約十分之一的上市公司(8%)、私營公司(10%)和硅谷公司的CEO(8%)在公司網站擁有專欄頁面,或者在頁面上集中發布CEO的相關信息,包括圖片、視頻和講話。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CEO(34%)在人才招聘頁面有相關信息,這是私營公司(10%)和硅谷公司CEO(10%)的三倍。
硅谷CEO在社交媒體平臺曝光方面走在前列:社交媒體是硅谷CEO(71%)曝光的首選平臺,遠遠超過上市公司(50%)和私營公司CEO(59%)。然而,在社交媒體的互動參與方面,硅谷CEO相對于上市公司和私營公司來說,并不具備同樣的優勢(分別為39%、22%和34%)。
公司在YouTube上發布的視頻多種多樣。調查發現,視頻包括重新編輯的CEO演講和電視采訪片段、一對一訪談以及CEO的公開講話等,涉及的話題包括消費者洞察、公司新聞、市場預測和行業前景展望。
CEO參與社交媒體的八條建議
關于CEO如何成為通過講故事來提高公司聲譽的高手,萬博宣偉在數字化和社交媒體策略方面給出如下建議:1. 即刻融入社交媒體;2. 利用在公司網站人才招聘頁面發布CEO信息招賢納士;3. 整合CEO溝通傳播渠道;4. 充分利用視頻傳播方式;5. 在社交媒體上定期以CEO名義撰寫和發布內容;6. 在社交媒體上不僅要露出,更要活躍起來;7. 發出真誠可信的聲音,與網民拉近距離;8. 時刻保持對風險的洞察。